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患者诊中运用急诊预检诊标准的效果。方法对本科室实施急诊的100例患者(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间收治)进行研究,按随机数表分组常规组(n=50)、干预组(n=50),常规组实施常规诊,干预组分诊中运用急诊预检诊标准,分析总结两种诊方式的运用效果。结果干预组患者诊评估时间、就诊至实施救治时间、候诊期间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及家属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在患者诊中运用急诊预检诊标准可改善诊效率,提升患者及家属满意度。

  • 标签: 分诊 急诊预检分诊标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荡石胶囊是由苘麻子、石韦、海浮石、蛤壳、茯苓、小蓟、玄明粉、牛膝、甘草一共9味中药材采用现代化技术制备而成的复方中药制剂。具有清热利尿,通淋排石之功效,临床上主要用于肾结石、输尿管、膀胱等泌尿系统结石的治疗,且取得较好疗效。本文就其药物组方入手,对其方剂中的组成成分逐一进行方,以期为临床医生在临床治疗时使用该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荡石胶囊 泌尿结石 方解
  • 简介:摘要婴幼儿在冬春季节时常容易感冒,而婴幼儿在感冒后家长一般会十着急,采取用药治疗,但是长期使用药物会导致婴幼儿的身体抵抗力下降,还会使得婴幼儿的抗药性增加,无法有效地预防疾病,除此之外,用药治疗虽然婴幼儿的感冒症状会有所缓解,会有所退热,但是婴幼儿的咳嗽症状往往消退困难,无法根治。但是在日常生活中,就有一些生活方法可以有效地“搞定”小儿咳嗽,每天10钟,便可以有效地缓解小儿咳嗽,还可以预防小儿咳嗽的情况。

  • 标签: 10分钟 小儿咳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为了能够较好的满足人们对药品的需求,因此绝大部分医院将药品拆销售,但在销售过程中逐渐发现一些药物(口服类药物、注射剂液等)在进行拆后很难达到原先的保管要求,因此如何进行门诊药房拆药品调配的管理则成为当今医学界一个重大难题。对此本文主要从拆药品管理存在的问题、解决措施等角度进行综合性分析。

  • 标签: 门诊药房 药品调配 拆零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分诊准确率。方法病人来急诊室就诊时,诊护士要先观察病情轻、重、缓、急。通过望、闻、问、切进行诊,迅速决定是否需要立即抢救,由哪科医生参加抢救。结果诊准确率95%。结论提高急诊诊准确性为需要急救患者提供绿色通道,对提高急救成功率,挽救病人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病人 分诊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肌瘤患者的中医证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的证论治的方法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子宫肌瘤患者,瘀血证22例,寒湿凝结9例,痰瘀互结9例,经治疗有效22例,改善1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5%。结论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程,酌情攻补,或先攻后补,或先补后攻,或攻补兼施。若以血瘀为主,当破血逐瘀,兼理气行滞;痰瘀为患,当导痰消积,软坚散结;兼寒者,散寒祛瘀;夹热者,则宜养阴清热,活血行瘀。

  • 标签: 子宫肌瘤 中医辩证 分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腕管综合症切开松术后护理措施及护理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5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28例腕管综合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接受切开腕管松懈术治疗,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分析患者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观察组满意率为92.86%,对照组满意率为71.43%,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腕管综合症切开松术后给予综合护理,可有效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腕管综合症 切开松解术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内科临床护理中实施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同年11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内科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护理)与观察组(风险管理)。对比护理人员风险预防能力变化情况及研究期间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人员在实施风险管理后风险预防能力明显提升;观察组中各项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项对比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内科住院患者加强风险管理可显著提升护理人员风险预防能力,降低各类风险事件发生率。

  • 标签: 内科护理 风险管理 风险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做好门诊诊护理质量管理的体会评估。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1月在我院门诊诊收治的病患116例,同时于2017年12月落实门诊诊护理治疗管理方法。将诊护理质量管理前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对照组,同时将诊护理质量管理后的116例病患资料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组,最后统计各组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同时护理管理前后对所有病患发放调查问卷,统计护理干预效果情况,并且展开组间对比。结果根据本次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对比两组不良护理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情况可知,研究组不良事件出现概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对比护理干预效果方面,研究组的综合护理满意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做好门诊诊护理质量管理工作可以有效降低门诊诊护理流程中不良事件产生,提升护理干预效果,存在一定的临床推广意义。

  • 标签: 门诊分诊 护理质量管理 临床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急诊预检诊管理,合理分级分区急救资源,保障患者安全,提高急诊急救效率。方法根据患者病情按照急诊预检诊标准,1、2级危重病人立即送红区抢救,3级急症病人及时诊治,4级病人候诊。结论采用分级分区管理后,提高了急诊预检诊的准确率,优化了就诊流程,实现了急重优先,提高了急诊急救效率。

  • 标签: 急诊预检分诊 分级分区管理 提高急诊急救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闭合骨折手术后证型的分布,探索闭术后症候型辨证标准。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已出院闭合骨折手术病人,随机抽取500份病历做回顾性研究。对其术后病程记录的症候信息进行归纳、分析。结果闭合骨折术后证型可分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血亏虚、湿热内蕴4种最常见类型。结论闭合骨折术后辩证可规范为以上四种类型。

  • 标签: 骨折 外科手术 围手术期 症候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诊预检诊现存问题及其应对措施。方法对照组取我院2015年3月12日至2016年3月8日112例急诊患者,以2016年3月10日至2017年3月15日我院112例急诊患者为观察组。分析对照组急诊预检诊问题,并分析、制定改善措施,于观察组中实施。分析对照组急诊预检诊问题发生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满意度。结果等待时间过长所占比例最大,数据为86.61%,其次是诊准确率较低(67.86%);观察组总满意概率为98.21%,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P值小于0.05。结论在急诊预检诊中存在问题较多,采取针对性改进措施,可保证医院良性发展,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对策 问题 急诊预检分诊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百忧治疗卒中后抑郁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7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以口服脑复康进行治疗,研究组以口服百忧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后,研究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存在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卒中后抑郁患者给予百忧治疗,治疗效果突出,不仅能有效的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还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百忧解 卒中后抑郁 脑复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门诊预检诊退换号问题发生原因,总结改进对策。方法2015年1月-2015年3月,医院门诊预检诊退换号2671例次,占8.80%(2671/30340),前瞻性分析,分析科室、时间分布。在发现退换号后,指导患者对象填写调查表格,综合分析记录在案的退换号原因,统计分析换号原因。结果外科占10.33%(285/2759),内科8.65%(2386/275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整体上看当日门诊患者人数越多,退换号率越高,最高日退换号率13.35%(126/944);从具体的原因来看,从高到低分别为候诊时间过长20.74%、人员失误18.57%、改换专家号17.00%、预检诊失误13.85%、未预检9.40%、信息差错9.21%、医生临时未到7.00%,其它中包括接诊医师建议转号、医保原因更换、复诊医师未接诊、病情变化等。结论门诊预检诊退换号原因较复杂,需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引导,使了解挂号的流程、提高自助终端使用效率、鼓励预约、对停留者提供心理支持、规范专家号的管理,规范管理,提高信息通畅率,提高预见分诊能力。

  • 标签: 门诊 预检分诊 退换号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科急诊分级诊标准的建立以及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3月~2016年03月收治的就诊患儿122例作为本次对比实验观察对象;观察组61例以及对照组61例就诊患儿对比分组依据为干预模式的不同;观察组临床创建急诊分级诊标准之后要求患儿进行临床医师的选择;对照组患儿进行临床医师的选择;通过对比患儿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以突出创建急诊分级诊标准的临床价值。结果在预诊迎接以及诊流程等诸多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就诊患儿(P<0.05)。结论医院在开展诊工作的过程中,有效创建急诊分级诊标准,针对急诊护理服务流程可以做到有效优化,可以将患者临床就医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在将医患关系以及护患关系改善方面也可以发挥显著效果,最终可以将出现医疗风险的概率显著降低。

  • 标签: 儿科 急诊分级分诊标准 实践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