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检验心肌酶阳性的影响因素,评价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2016年1月—2017年6月,急诊科采样进行心肌酶检测10987例次。回顾性分析,将心肌酶检验结果阳性者纳入阳性组,余者纳入对照组。收集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因素分析。结果阳性2586例、阴性8401例。冠脉综合征OR=11.55,95%CI(1.8612~68.237)、慢性心力衰竭OR=1.765,95%CI(1.975~2.476)、水电解质紊乱OR=1.307,95%CI(1.486~3.576)、呼吸困难OR=1.196,95%CI(1.259~2.421)成为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诊检验心肌酶检测可作为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依据,但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干扰因素。

  • 标签: 心肌酶谱 急诊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宝石能CT是利用能理论的CT技术,它将CT从单一的CT值成像变成了不同keV下的CT值、多种基物质密度以及有效原子序数的多参数成像,是CT技术的重要变革,对肝脏肿瘤的诊疗起到重要的作用。本综述通过对近年来相关文献的查阅,阐述了能CT的原理,介绍了宝石能CT的优势,并通过肝脏肿瘤病灶的早期检出、在肝脏肿瘤病变的定性和鉴别中的应用、在肝脏肿瘤分期和预后评价中的作用三个方面分析了宝石能CT在肝脏肿瘤诊疗中的应用,展望了其未来发展的前景。

  • 标签: 宝石能谱CT 肝脏肿瘤 诊疗 应用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下床活动对头晕/眩晕疾病患者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经我院诊断的68例头晕/眩晕疾病患者为代表(2016年1月至2017年2月),经随机选择的方法划分为对照组(采取卧床休息)和研究组各34例(早期下床活动),对两组最终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体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6.7天,研究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为5.2天,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讨论针对患头晕/眩晕疾病病员采取早期下床活动,可缩短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显著减少住院天数,该方法值得推广。

  • 标签: 早期下床活动 头晕/眩晕疾病谱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窄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伐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窄中波紫外线照射联合伐昔洛韦口服;对照组单纯口服伐昔洛韦,疗程均为10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窄中波紫外线联合伐洛韦口服治疗带状疱疹,起效快,疗程短,症状改善明显,该方法对局部皮损的改善有良效。

  • 标签: 窄谱中波紫外线 伐昔洛韦 带状疱疹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心肌酶比较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30例抑郁症和30例躁狂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纳入的时间段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抑郁症患者为观察组,躁狂症患者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心肌酶五项进行检测分析,对比观察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差异。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磷酸肌酸激酶、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具有显著差异,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抑郁症与躁狂症患者的心肌酶有明显的差异,可以通过心肌酶中的数据来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分析,及时了解患病情况采取有效的预后措施,有益于提升抑郁症和躁狂症治疗工作的质量。

  • 标签: 抑郁症 躁狂症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试剂放置时间对心肌酶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40例需进行心肌酶检查的患者,同期选择1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均进行心肌酶检查,均在0小时,2小时,4小时,8小时,12小时测量心肌酶。结果随着检测时间的延长,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在各时间点的检查结果与0小时的检查结果相比,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试剂放置时间不超24小时对于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功酶、肌酸激酶的检查未见没有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检验中,可将试剂累积放置24小时。

  • 标签: 试剂放置时间 心肌酶谱 测定结果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2010年青云区手足口病住院病例疫情发病情况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方法使用“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及“手足口病个案调查表”对2010年青云区手足口病住院病例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青云区共报告手足口病住院病例95例,住院病例报告率23.84%,采集住院病例咽拭子23份,阳性率74%,其中EV71型、EV未分型、CoxA16型阳性率分别为48%、17%、8.7%,住院病例中3岁及以下婴幼儿85例,占89.5%,男性60例,占63%,散居75例,占79%,发病到就诊住院的时间中位数为2.63天,住院病例中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并有发热在38.5度以上的患者79例,占83.2%。结论手、足、口腔出现疱疹,并有发热在38.5度或以上,如病毒型为EV71型或EV未分型,家长对小孩的疾病又发现较晚的3岁及以下的男性散居婴幼儿极有可能发展为住院病例。

  • 标签: 手足口病 住院病例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银屑病采用窄中波紫外线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2013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则运用窄中波紫外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较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窄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可以获得满意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银屑病 窄谱中波紫外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能CT原子序数法在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术前对325例尿路结石患者行能CT检查,应用有效原子序数进行分析预测其成分;术后,使用红外线光谱法分析结石确定成分,进而验证能CT有效原子序数法的准确度。结果能CT原子序数法对泌尿系结石成分分析准确性很高,与红外线光谱法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可为在体结石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尿路结石 原子序数 红外线光谱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背景对宝石能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单能量成像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月1日—1月31日期间拟行冠状动脉CT成像患者50例,所有患者采用宝石能CT双能量扫描模式,扫描后原始数据均采用标准重建算法,传输至GEAW4.6工作站,采用GSIViewer软件,分别选取肌肉、脂肪及心肌为背景,测量冠状动脉左主干、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及右冠状动脉最佳单能量。结果肌肉、脂肪及心肌三种不同背景下冠状动脉最佳单能量在左主干(66.68±0.66VS68.76±2.18VS64.74±0.66)、左前降支(66.60±0.56VS68.86±2.02VS64.69±0.59)、左回旋支(66.48±0.65VS68.78±2.21VS64.83±0.64)及右冠状动脉(66.56±0.56VS68.88±2.09VS64.69±0.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01。结论肌肉、脂肪及心肌三种不同背景下,宝石能CT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单能有差异;冠状动脉最佳单能量在脂肪背景下稍高,心肌背景下稍低;背景对冠状动脉成像最佳单能量值有一定的影响。

  • 标签: 背景 宝石能谱CT 冠状动脉成像 最佳单能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包头地区临床感染性疾病致病菌的检测与耐药性成因。方法对包头市6所医院感染性疾病致病菌检测并对细菌耐药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5272例临床科室送检标本中共分离出致病菌2184株,临床常见感染性致病菌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念珠菌、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革兰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红霉素的耐药率高达95%,因此这些药物已无法起到治疗作用,故无法应用于临床。而对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的耐药率为0,因此这两种药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起到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必须控制细菌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抗菌药物的科学应用。

  • 标签: 感染性 菌谱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辖区性病门诊就诊者艾滋病性病相关高危行为与性病感染情况。方法2011年4-7月,在青云区两个皮肤性病专科医院皮肤性病门诊对15岁以上男性就诊者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静脉血检测HIV抗体、梅毒抗体和丙肝抗体。结果400例就诊者平均年龄34.5岁,已婚者占80.3%,检出1例HIV抗体阳性,10例梅毒阳性,1例丙肝抗体阳性。30.1%的被调查者近3个月内与小姐发生性行为,17.1%的人有1个或多个非婚临时性伴。25.8%的调查者曾患过性病。结论性病发病趋于老龄化,性病门诊就诊者中普遍存在着多性伴等危险行为,与小姐发生性行为或有一些临时性伴可能是性病感染的危险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理护理在窄UVB治疗银屑病当中的效果以及心理健康影响进行探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间收治的8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样本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对窄UVB治疗银屑病患者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临床方面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在皮损面积评分方面出现了明显的差异。观察组患者在经过心理护理干预之后,窄UVB治疗银屑病的有效利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达到了90%,,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心理健康方面,观察组的焦虑以及抑郁评分都要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银屑病患者进行窄UVB治疗的过程中,采用心理护理的手段,能够有效的缓解患者的心理负担,减少由此带来的心理伤害,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升,为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提供可靠的保障,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 窄谱UVB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云区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流行特点,为制定重症手足口病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及SPSS软件对青云区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疫情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0年青云区重症手足口病报告7例(无死亡),重症病例发生率1.72%;男女性的重症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ⅹⅩ2=1.433,P>0.05);重症病例全部集中于4-9月份,以散居儿童为主(85.7%);发病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85.7%);临床表现以发热和手、足、口腔出现疱疹为主且伴有消化道症状如恶心、呕吐、食欲差等;重症患者EV71检出率为71.43%。结论2010年青云区重症手足口病主要发生在以散居为主的3岁以下儿童,春夏季节多发,应加强在流行季节的防控及3岁以下手足口病患儿的病原学监测,减少重症或死亡病例的发生。

  • 标签: 重症手足口病 流行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60例银屑病患者作为本次对比研究的观察对象,为所有患者制定光疗及药物联合治疗的方式,选用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结果经过联合治疗后,60例患者中明显治愈者达到8(13.33)例,治疗显效者36(60.00%)例,治疗有效者14(23.33%)例,治疗无效者2(3.34)例,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6.66%。结论卡泊三醇软膏联合窄中波紫外线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较为显著,可以降低光疗累积量,有效缩短病程时间,治疗有效率非常明显,保证患者的健康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

  • 标签: 银屑病 卡泊三醇软膏 紫外线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年南昌市青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传染病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南昌市青云区法定传染病疫情报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年青云区无甲类传染病报告;本年16种乙、丙类传染病病例报告总数为1557例,年发病率为612.14/十万,与去年比(+11.8%)。今年死亡2例,年病死率0.79/十万,去年死亡病例7例,年病死率2.77/十万,与去年比(-71.61%)。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5位的疾病依次为病毒性肝炎(158.44/十万)、肺结核(85.71/十万)、淋病(34.2/十万)、梅毒(29.88/十万)、痢疾(19.66/十万);丙类传染病发病居前3位的疾病依次为手足口病(159.23/十万)、其它感染性腹泻(61.33/十万)、急性出血性结膜炎(33.02/十万)。呼吸道传染病占甲乙发病数的26.07%、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甲乙发病数的65.71%、肠道传染病占甲乙发病数的7.74%。结论应加强对病毒性肝炎、肺结核、手足口病、艾滋病的预防控制工作,并要加强对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 标签: 传染病 流行病学 预防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窄UVB联合消斑透疹汤、氯雷他定片在玫瑰糠疹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6例采用消斑透疹汤、氯雷他定治疗玫瑰糠疹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照组,另取46例应用窄UVB与消斑透疹汤、氯雷他定治疗玫瑰糠疹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7%高于对照组84.7%(P<0.05)。结论玫瑰糠疹联合应用窄UVB与消斑透疹汤、氯雷他定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广泛应用与推广。

  • 标签: 窄谱UVB 消斑透疹汤 氯雷他定 玫瑰糠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对采用窄UVB治疗的银屑病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对于疗效以及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本院收治的银屑病患者共计60例,均接受窄UVB治疗,通过随机抽选方式将患者分成两个组别,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的3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心理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以及护理之后,两组皮损评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更大(P<0.05);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0%、70%,两组差异显著(P<0.05);心理状况方面,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接受窄UVB治疗的银屑病患者,通过加强心理护理,能够显著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升治疗依从性,对临床疗效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患者身心健康,值得进行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窄谱UVB 银屑病 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