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分子标志为前列腺灰区诊断可参考的重要指标之一,对诊断准确率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PCa3、hK2以及CTCS三方面出发,简要介绍了前列腺灰区诊断的血液分子标志。基于此,对前列腺灰区诊断的尿液相关分子标志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阐述了组织分子标志诊断在灰区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前列腺灰区诊断 分子标志物 血液 尿液 组织
  • 简介:摘要通过分析高分辨磁共振(HR-MRI)确诊的1例自发性大脑前动脉夹层致青年卒中的临床诊疗情况及影像资料,探讨HR-MRI诊断夹层动脉瘤的可行性。

  • 标签: 动脉夹层 高分辨磁共振 脑血管造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64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于2016年3月—2018年3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接受治疗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4例,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阿托品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9.38%(3/32),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37.50%(12/32),P<0.05;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接受盐酸戊乙奎醚治疗,可以快速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有机磷农药中毒 阿托品 盐酸戊乙奎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式低分子肝素注射方法对冠脉综合症患者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6月期间我院心内科采用低分子肝素注射抗凝的冠脉综合症患者70例,采用自身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改进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注射方法,改进组采用改良式注射方法。观察两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结果改进组皮下出血和疼痛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脉综合症患者采用改良式皮下注射方法,可帮助缓解皮下出血情况和减少疼痛发生。

  • 标签: 注射方法 低分子肝素 冠脉综合症 皮下出血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特点,以期为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肺炎提供一定参考。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确诊的支原体肺炎患儿243例,所有患儿均行肺部高分辨率CT检查。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师,对病变的形态、分布特点及肺实质和纵膈胸膜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各年龄段患儿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67.1%、51.4%,散在斑片状影占62.9%,磨玻璃样改变、树芽征均占27.1%;≥3岁患儿病变特点以支气管壁增厚、充气为主,占70.5%,肺实变占52.6%,树芽征、散在斑片状影分别占38.7%、35.8%。在疾病早期病程的第3~4d,多出现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等影像学改变,病程的第5~6d,多出现支气管壁增厚,散在斑片状影多在病程的1周左右出现,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出现时间较晚,多在病程的第10d左右。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高分辨率CT影像学显示其病变位置分布多为单侧,右侧居多,均以下肺分布为主,病变特点主要有支气管壁增厚、充气、树芽征、磨玻璃样改变、散在斑块影、肺实变等。

  • 标签: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农药中毒的抢救与护理。方法抽取中大岭南医院急诊科2015年3月—2017年3月10例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病例进行讨论分析总结,结果根据病情程度给予催吐、导泄、洗胃、解毒等对应的抢救及护理措施后,有7例患者治愈出院、1例患者自动出院、2例患者经抢救后无效死亡;结论早期诊断明确、迅速清除毒物、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严密观察病情的变化及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农药中毒 抢救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对肺结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1例肺结节患者分别予以常规与局部CT靶扫描,并采取512矩阵及超高分辨率1024矩阵重建,对比两种方式下患者病灶分叶、毛刺、肿块密度以及邻近胸膜改变情况,并对病灶形态重建和观察局部支气管改变情况。结果两种方式下结节病灶分叶深浅对比存在差异,但通过弧度对比划分分叶深浅并无明显差异;51例动态增强扫描CT值测量两种方式无明显差异;应用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更接近术后病理形态与有助于对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结论采取超高分辨率CT靶扫描诊断肺结节,其对肺小结节的立体形态、局部支气管病变的显示较常规高分辨率扫描更清晰,应用该法有助于对肺微小结节与局灶磨玻璃影的定性诊断。

  • 标签: 超高分辨率 CT靶扫描 肺结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则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评分均改善明显,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同时,两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冠心病患者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生活质量 综合护理干预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优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7年12月300例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治疗时间和护理模式,将300例患者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病例均给予洗胃、补液、解毒剂、促进毒物排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给予优化护理模式。观察比较2组病例有效抢救时间、用药时间、48h内抢救成功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发生率、死亡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有效抢救时间和用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48h内抢救成功率和护理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ODS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优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减少重要器官损害,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 标签: 重度有机磷中毒 急救护理 优化护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将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应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中的有效性。方法本次所选80例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入我院治疗的时间均是2017年07月份—2018年07月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的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进出急诊室的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而言,时间明显要比对照组短,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与对照组相比,成功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组间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将护理流程优化措施应用于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急救中能够缩短患者急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应用。

  • 标签: 有机磷 中毒 急诊 护理流程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54-2抢救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科2013年至2016年收治的9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微量泵定量泵入654-2抢救的护理进行总结。结果9例患者抢救成功6例,死亡3例,抢救成功率为66.7%。结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使用654-2药品抢救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654-2 抢救 有机磷农药中毒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效果,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0月—2017年5月收治的74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n=37)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n=37)采取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对比两组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恢复清醒时间、胆碱醋酶恢复活性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多器官衰竭、中毒性肝损害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恢复清醒、胆碱醋酶恢复活性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所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采取血液灌流、血液透析联合治疗并发症低且预后效果显著。

  • 标签: 重症患者 有机磷农药中毒 血液灌流 血液透析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救治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实践及经验,总结并探讨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救治难点与护理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2017年7月我科收治的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43例,针对抢救治疗过程中出现的胃管置入困难、洗胃不彻底、观察阿托品化指标不准确以及中间综合征、反跳等现象出现,危及患者生命,给予护理干预,以便更好的观察病情,提高抢救成功率。结果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严密观察病情,加强护理,尽早发现并发症,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使抢救成功率得到提高。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救治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308nm准分子光局部照射治疗白癜风疗效。方法以我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白癜风患者59例为观察对象,针对患者皮损位置,给予308m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观察分析不良反应及临床疗效。结果泛发型皮损治疗效果显著低于局限型及散在型(P<0.05),但白癜风总体有效率达90%以上,临床疗效显著。结论利用308nm准分子光照射治疗白癜风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较少,并不影响整个治疗过程。

  • 标签: 不良反应 308nm准分子光 白癜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流程在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抢救中的应用体会。方法以我院收治的8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单双尾号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分别给予常规急救护理与规范的急救护理流程,就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差异展开比较。结果比照两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实验组分别为100.0%、97.5%,对照组分别为82.5%、77.5%,可见实验组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工作总满意率均明显更高,差异运用统计学分析有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可使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的抢救过程科学化、规范化,显著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护理质量,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较为重大意义。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抢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9月—2017年9月收治的94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钙,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血浆粘度、D-二聚体水平、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母婴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低分子肝素钙的治疗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妊娠结局,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丹参注射液 低分子肝素钙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注射液应用护理改良方法在降低皮下出血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40例急性冠脉综合症患者,40例患者共注射注射低分子肝素242次,将40例患者随机分组,传统护理标记为对照组(n=20例,121次),改良护理标记为观察组(n=20例,121次),对比两组患者皮下出血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皮下出血发生率(7/121次)5.79%显著低于对照组(20/121次)16.52%(P<0.05)。结论改良护理加强了低分子肝素注射操作的规范性,提高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水平,优化了操作流程,加强注射安全监督管理,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有效提高临床低分子肝素注射质量,将皮下出血发生,提高注射安全性,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低分子肝素 注射 护理质量 改进 皮下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对减少急诊有机磷中毒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成两组,对其实施不同的护理管理方案。一组实施常规护理,另一组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结果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治愈率、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流程模式及自我防护措施可以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适合大力推广。

  • 标签: 急救护理流程 自我防护措施 急诊有机磷中毒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诊急救护理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7年12月诊治的30例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数字表达法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常规的处理、药物护理、生命体征监测;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健康宣教。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总满意度。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是8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是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急救护理后,对照组痊愈13例,痊愈率为90%;观察组痊愈14例,痊愈率为95%,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进行急诊、急救、健康宣教等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临床满意度,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 急诊急救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与常规乳腺肿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70例乳腺良性肿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术,观察组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比较两种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 常规乳腺肿物切除术 乳腺良性肿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