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星形细胞的MRI诊断。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10月收治的颅内星形细胞患者30例MRI诊断表现进行分析。结果MRI显示星形细胞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右颞叶8例,左颞叶4例,脑干6例,小脑半球12例,平扫呈长T1长T2异常信号,强化扫描呈不同程度条、片状强化或无强化。对星形细胞定性准确性达85.8%以上。结论MRI平扫及增强是首选的检查方法,对于显示视神经情况及判断病变范围独具优势。

  • 标签: 颅内星形细胞瘤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小肠小淋巴细胞淋巴是一种低度恶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没有特征性的临床表现。目前最常用的分期系统参照Rai分期系统和Binet分期系统。早期患者可以放疗也可以“观察和等待”。晚期患者可选用化疗,年轻、预后差的患者可选择参加自体和异基因干细胞移植的临床研究。SLL的5年总体实际生存率是51%,无生存率是25%。总体中位生存率是7年。

  • 标签: 小肠肿瘤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Rai分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CT、MRI在诊断软骨母细胞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2014年6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6例软骨母细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CT、MRI两种诊断方法在软骨母细胞诊断价值。结果(1)两种检测方法各具特点;(2)CT对边界清晰伴边缘硬化与病灶内钙化检出率高于MRI,而关节积液、骨膜水肿及周围水肿的检出率低于MRI,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种检测手段在膨胀性病变的诊断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MRI在诊断软骨母细胞诊断中各具优势,为提高软骨母细胞诊断的准确率,应该而联合应用两种技术。

  • 标签: CT MRI 软骨母细胞瘤 临床价值 检出率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上,中枢神经细胞(CNC)是罕见的疾病类型,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我国医疗技术的进步,在现代医学中MRI检查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我国临床检查的水平,推动了我国医疗事业的良性发展。CNC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难度,而MRI的应用可以为医生的临床诊断提供良好的影像学支持,提高了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有利于提高患者对临床治疗的满意度。本文叙述了中枢神经细胞的病理特点以及神经影像特征以及诊断

  • 标签: 中枢神经细胞瘤(CNC) 神经影像 脑室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5年3月30例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其中骨巨细胞患者占15例,非骨巨细胞患者占15例,2组患者均给予增强对比剂,对比2组患者CT增强值的差异性。结果骨巨细胞患者增强后CT值以及CT增加值明显高于非骨巨细胞患者(P<0.05)。结论增强扫描CT值,可以有效提高骨巨细胞诊断率,值得在临床应用。

  • 标签: 增强扫描CT值 骨巨细胞瘤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增强扫描CT值在骨巨细胞诊断中的作用进行评价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获得明确诊断的溶骨性骨质破坏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病变情况分成骨巨细胞组和非骨巨细胞组,每组53例。对这两组患者展开CT增强扫描,并对两组患者病变增强后CT值以及CT值增加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发现,骨巨细胞组增强后CT值、CT值增加值均较非骨巨细胞组发生显著升高(P<0.05)。结论在骨巨细胞诊断过程中,增强CT扫描后的CT值以及CT值增加值可提高可靠的参考依据,临床价值显著,值得关注。

  • 标签: 增强CT扫描 骨巨细胞瘤 增强CT值 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MRI诊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72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患者,通过CT检查和MRI检查的方式,对其影像学特征、病理关系予以鉴别。结果CT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检出率为94.44%;MRI检查中,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检出率为91.67%。各数据对比相似(P>0.05)。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诊断中,CT检查和MRI检查均具有较高的检出率,还可通过对其影像学数据的分析,为后续诊疗工作的施行创造条件。

  • 标签: CT检查 MRI检查 中枢神经系统血管外皮细胞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淋巴管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到2017年9月共26例通过手术病理证实淋巴管患者。采用16排CT检查,先进行平扫在进行增强扫描,结果6例淋巴管发生病变位置左颈3例,颈部外侧区10例,右颈4例,颌下区3例,胸壁2例,腹膜后2例,盆腔2例,平均病灶大小为(9.26±0.11)cm。8例肿瘤为分叶状,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出现不同程度包绕或者压迫周边肌以及血管包绕的情况。8例为多囊性,形状不给做,长管状,类圆形,内部可观察到纤维分隔,边界清晰,囊腔大小不一。5例为单囊,形状为新月形、类圆形以及梭形的薄壁囊性病灶。囊内密度均匀2例,CT值在5~14Hu,2例囊内密度不均匀,1例为液-液平面,手术证实为实囊内有出血。结论对病灶的发生部位、多囊性、顺着疏松组织间隙生长等特点和CT影像学表现进行分析,从而可有效对淋巴管进行诊断和鉴别。

  • 标签: CT诊断 淋巴管瘤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节细胞胶质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1例节细胞胶质的临床资料、组织学形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进行复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临床上主要症状为难治性癫痫。镜下由肿瘤性胶质细胞和发育不良的节细胞构成。手术切除预后良好。结论节细胞胶质较少见,易于多种肿瘤混淆,根据其组织学特征并进行相应的免疫组化检测有助于鉴别。

  • 标签: 节细胞胶质瘤 鉴别诊断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成人小脑结核的影像学资料,探讨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分析、国内相关文献报道和本院病例小脑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结果MR平扫小脑内病灶T1WI序列呈低信号,T2WI稍高信号或者中心低信号,外周高信号,可见轻度水肿。增强扫描,病灶均匀强化或环状强化,水肿带不强化。结论成人小脑结核特征性表现与鉴别诊断,提高诊断水平,早发现,早治疗。

  • 标签: 颅内结核 多发小脑 结核瘤
  • 简介:(解放军第一五O中心医院外一科河南洛阳471031)摘要目的探讨功能性胰岛细胞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0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7例胰岛细胞临床资料。结果7例均行手术治疗,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结论功能性胰岛细胞首选治疗方法为手术切除。

  • 标签: 胰岛细胞瘤 功能性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硬化性肺泡细胞(PSP)的CT特征,提高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2017年21例经手术与病理证实的PSH临床资料和CT表现。其中女20例,男1例,年龄12~60岁,平均年龄44.9±11岁,均行胸部CT平扫及其中19例行增强扫描。结果19例表现为类圆形结节或肿块,其中17例为孤立灶,2例合并肺癌;另外2例,一例表现为不规则形软组织块影、另一例为片状实变影。PSP影像多以孤立病灶表现为主,边缘光滑整齐。病变直径8~56mm,平扫CT值(17Hu~49Hu,平均CT值约34Hu),增强扫描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大部分动脉期明显强化,净值(40~56Hu),个别早期轻度强化者,延迟期呈持续上升强化。结果中年女性,孤立的边缘光滑的类圆形或椭圆形结节或肿块,密度均匀或不均匀,增强后早期明显强化,延迟持续上升强化、强化时间长为PSP强化特征。结论硬化性肺泡细胞的CT表现有一定性别、年龄分布特点,CT扫描形态及增强检查能为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硬化性肺泡细胞瘤 影像诊断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胆管细胞癌超声声像图特征。方法对2014~2015年于我院行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癌的21例患者的超声声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患者均经术后病理证实为胆管细胞癌,术前行超声检查共检出胆管细胞癌19例(90.5%),漏诊2例;胆管细胞癌的超声声像特征为边缘不清晰形态不规则的单发实性肿块,经线不大,呈偏高或偏低的中等回声。结论运用超声检查诊断胆管细胞癌效果好,诊断符合率高,为胆管细胞癌的预防及治疗干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超声诊断 胆管细胞癌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细胞癌的CT影像诊断分析。方法对肝细胞癌患者40例CT诊断影像表现对临床诊断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肝细胞癌Ⅰ型15例,Ⅱ型14例,Ⅲ型11例。肿瘤病灶大小为2.20~24.5cm,I型病灶为圆膨胀型,轮廓较为光滑规整边缘清晰,外部包围致密增强带,Ⅱ型病灶形状不规则,膨胀趋势。结论进展程度诊断在定位,定性诊断确定之后,要进一步对肝内病变全貌及肝外病变情况全面了解,从而,综合判断肿瘤的进展程度,以确定适宜的治疗措施。

  • 标签: 肝细胞癌 CT 影像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腮腺腺淋巴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34例腮腺淋巴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在接受超声检查,并将诊断结果与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腮腺淋巴的声像图特征与超声诊断准确率。结果超声诊断出现2例误诊,准确率94.12%,误诊率5.88%结论超声诊断腮腺淋巴具有一定价值,虽然与病理学诊断仍有一定差距,但它能够直接指导临床医师的诊断与治疗。

  • 标签: 腮腺淋巴瘤 超声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论儿童髓母细胞患者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减少并发症,促进恢复。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2018年1月5年间儿童髓母细胞手术患儿,术前术后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总结护理经验。结论加强术前护理,为手术充分准备,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进行护理,是手术能否成功重要的保障,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关键环节,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童 髓母细胞瘤 颅内高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胸膜肺母细胞(PleurapulmonaryBlastoma,PPB)临床及病理学特点和影像诊断。方法对1例肺内数枚团状肿块患儿行肺叶切除术,免疫组化和病理学检查,对此病例进行学习讨论。结果2岁男孩手术见右肺三枚大小不等肿块,免疫组化标记检查确诊为PPB。结论PPB是罕见的肺间质恶性肿瘤,临床表现不典型,预后差,确诊需依靠病理及免疫组化相结合。

  • 标签: 儿童 PPB 病理表现 CT影像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周围型肺癌与结核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型肺癌患者20例(A组)和陈旧性肺结核合并结核患者20例(B组),40例患者均接受CT检查。在分析两组的CT征象后,将两组患者病灶发生部位和CT征象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病灶分布情况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病灶超过3cm、强化超过20Hu、不均匀强化、边缘清楚、边缘光滑、密度均匀以及胸膜增厚方面方面进行比较,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结论CT在陈旧性肺结核合并周围型肺癌和结核的征象存在重叠和一定的特征性,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这两种疾病时应综合评判患者的病灶界面和周围结构,促进鉴别诊断周围型肺癌与结核效果的提高。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结核瘤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