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受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干预提供依据。方法纳入符合CCMD-3诊断标准的老年抑郁症患者和正常对照各32例,收集其一般人口学数据。采用Stroop色词测验测试两组的反应抑制能力,采用HAMD问卷评估两组的抑郁严重程度。采用t检验或卡方检验对两组资料进行对比,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影响老年抑郁症反应抑制能力的因素。结果两组一般人口学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老年抑郁症组的HAMD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211.304,P=0.000)。在Stroop色词测验方面,两组在A卡(单纯颜色)、B卡(字与色同)方面的表现无明显差异(P分别为0.663和0.641),老年抑郁症组完成C卡(字与色不同)的反应用时显著高于对照组(t=4.883,P=0.030)。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性别、家族精神病史、HAMD评分是影响老年抑郁症的反应抑制能力的关键因素(P分别为0.004,0.000和0.003)。结论老年抑郁症患者的反应抑制能力可能受抑郁情绪的影响,受损更严重。通过对情绪的干预,可以达到改善反应抑制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反应抑制 抑郁症 HAMD Stroop测验
  • 简介:摘要布鲁氏菌病(简称为布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人畜共患传染病,家畜中牛、羊、猪经常发生感染,而以牛羊的布病对人和畜牧业危害最大。本文分析了石嘴山市布病的疫情现状,分析疫情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 标签: 布鲁氏菌病 危害 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枝莲多糖季胺碱对食管癌EC9706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MTT法检测SBPS(3个浓度100、200、300txg,/m1)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的作用。结论SBPS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 标签: 半枝莲多糖季胺碱 EC9706 协同抗肿瘤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的毒性及其分泌的HBsAg、HBeAg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比色法观察受试药物对细胞的毒性,运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试验检测药物对细胞分泌的HBsAg和HBeAg的影响。结果土贝母冷浸液低于32?g/mL浓度对细胞无明显毒性作用。16?g/mL和8?g/mL的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均有抑制作用,对HBeAg的作用强于对HBsAg的作用,抑制作用在2d时效果最好且抑制率高于阳性药物对照拉米夫定组,但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抑制作用反而减弱。结论土贝母冷浸液对HepG22.2.15细胞分泌的HBsAg、HBeAg具有抑制作用。

  • 标签: 乙型肝炎病毒 HepG22.2.15细胞 土贝母
  • 简介:摘要为落实坚决惩治腐败,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的总要求,进一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暨行业作风建设,加强廉政廉洁风险控,实现不正之风预防关口的前移,中央纪委《关于加强廉政风险控的指导意见》精神、原卫生部《关于加强公立医疗机构廉洁风险控的指导意见》、《江苏省卫生厅关于推进公立医院廉洁风险控试点实施方案》等都对廉洁风险控工作都提出了具体要求,规定了标准原则、划出了路径流程。但是,如何让廉洁风险控工作在医疗机构落地生根,发挥应用的预防、约束、规范和监督作用却没有千篇一律、固化成文的模式或途径,需要我们不断领悟、敢于摸索、勇于实践,形成符合实际、有效管用、科学合理的长效机制和工作常态,真正将廉洁风险控理念融入到日常管理工作,让廉洁风险控举措成为制度规范。

  • 标签: 党风廉政建设 惩治腐败 制度规范
  • 简介:摘要分析石嘴山市狂犬病控工作现状,阐述薄弱环节;结合狂犬病控措施,提出狂犬病控主要策略为规范犬只管理,提高犬只免疫接种率;规范暴露后预防处置,提高免疫接种率;加强健康教育。

  • 标签: 狂犬病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有关麻疹的临床特点以及控策略。方法收集我县2008年1月~2014年12月确诊的24例麻疹患者病例资料,对所有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所采取的相关防控策略及效果进行分析。结果24例麻疹病例中,患者主要是婴幼儿及成人,病例均属散发病例,一年四季发生,没有明显季节性,患者中有相当一部分为流动人口。麻疹患者均有发热和皮疹等症状,部分患者有肺炎、心肌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根据麻疹的临床特点及流行牲做好相关的预防措施,对传染源进行及时隔离治疗,对病家病周易感人群做好疫苗应急接种工作,能够有效控制疫情。

  • 标签: 麻疹 临床特点 防控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的药物作用及严重和难治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应用。结果磷酸二酯酶抑制剂长期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加剧疾病的进展和激发严重的心律失常。结论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应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及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COS),尤其是心脏手术后。

  • 标签: 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药物作用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常见职业危害原因,提出有效的控措施。方法通过临床观察与分析,总结出影响手术室护士的常见职业危险因素,针对这些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控措施。结论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督促护士认真执行,有效减少手术室感染与危害,保障手术室护士的身心健康。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控措施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是对人类身体健康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高、感染率高、有强烈的传染性,死亡率高等特点。而且结核杆菌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导致呼吸道发生感染。尤其在我国,肺结核的患病人群较多,对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是需要重点防护的一种传染病,为了有效的避免及降低结核病的(发病率),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此次研究就我国结核病防治医合作策略实施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为日后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更多依据。

  • 标签: 结核病防治 医防合作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除了和对照组进行一样的护理外,要进行进一步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有着积极的影响,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干预对白血病骨髓抑制期患者肛周感染发热的影响的积极的,应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值得广泛推行。

  • 标签: 白血病 骨髓抑制期 肛周感染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德福韦酯联合扶正化瘀胶囊对HBV的抑制及其所致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复制HBV携带小鼠模型,采用扶正化瘀胶囊单独及联合阿德福韦酯干预,利用荧光定量检测小鼠血清HBVDNA,ELISA检测血清HBsAg、HBeAg水平。复制HBV小鼠肝损伤模型,对比扶正化瘀胶囊和甘利欣对该模型血清ALT、AST及肝脏HE染色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Blot检测与免疫炎症反应相关的肝组织FOXP3、IL-23、IL-17A表达。结果HBV携带小鼠血清中HBVDNA、HBsAg、HBeAg水平在扶正化瘀胶囊单独作用及联合阿德福韦酯后明显下降。扶正化瘀胶囊及甘利欣能有效降低HBV诱导肝损伤后ALT、AST的升高。在HE染色中扶正化瘀组较模型组病变程度减轻,可见肝脏充血,局部有炎症细胞浸润,但坏死较模型组减轻。通过WesternBlot检测发现扶正化瘀胶囊可以使该模型FOXP3、IL-23、IL-17A表达减少。结论扶正化瘀联合阿德福韦酯具有良好的抗HBV的作用。扶正化瘀同时能逆转HBV所致肝损伤,其作用有可能与抑制FOXP3、IL-23、IL-17A表达有关。

  • 标签: 扶正化瘀 阿德福韦酯 乙型肝炎病毒 FOXP3 IL-23 IL-17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猴头菇(HEM)是否能够下调NF-κB的活化水平。方法将实验用小鼠分为两组,1组为空白对照,1组以强饲法接受乙醇(5g/kg每12小时)3次。剩余3组在摄入酒精前同样以强饲法分别摄入猴头菇(100mg/kg,300mg/kg,500mg/kg)。处理完成后分别检测NF-κB的活化水平。结果不同浓度(100,300,and500μM)的HEM提取物能够减少NF-κB活化水平,表明HEM能够抑制NF-κB的生成,进而干预细胞炎症反应过程。结论猴头菇(HEM)能够抑制NF-κB的活化水平,并因此而减轻酒精对肝细胞的损害作用。

  • 标签: 猴头菇NF-&kappa B 酒精性肝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病防治医合作新模式的运作与管理。方法自2001-2010年建立市、镇(乡)、村三级医疗网,将区县医院纳入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形成定点医院诊断治疗、疾控中心监督管理的新型医合作新模式,配合定点医院经济补偿、培训和督导、信息系统、宣传教育等措施。统计2001-2010年期间结核病初诊患者就诊情况、涂阳患者检出情况、转诊情况、追踪情况、新涂阳病人发现率、治疗转归情况。结果2001-2010年9月共接待初诊患者8327例,就诊5193例,转诊2892例。门诊共查痰24981片数,涂阳患者1461例;追踪1165例病人,追踪到位943例,追踪到位率80.94%,结门诊计划完成数为2336例,实际完成数为2834例,完成率为121.3%。新涂阳病人发现297例,新涂阳病人发现率为85.68%。涂阳病人治愈率96.36%,初治涂阴病人完成治疗率98.19%、总体治疗成功率97.26%,丢失率1.67%、失败率0.68%。结论结核病防治医合作新模式应将结核病诊疗定点单位转移至县区医院,建立三级医疗网络,同时做好信息系统建设、人才培训、宣传教育、政府领导及支持等配套制度和保障措施,可充分发挥医疗资源的作用,增强结核病防治。

  • 标签: 结核病 医防合作新模式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以社区青少年牙工作为核心,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为依托,开展青少年口腔病防治结合的新型社区医学模式。方法由牙医、护士、牙员组成检查小组,采用《上海市社区口腔预防保健记录卡》,为辖区内某校六年级全体学生开展检查。检查结果规范记录,由牙医给出诊疗意见,方案反馈给学生,最后进行临床干预。结果289名受检者8092颗牙齿得到了检查,共查出浅中龋336颗,大面积龋83颗,牙外伤12颗,畸形中央尖17颗,乳牙滞留321颗,错合畸形75人。龋均1.49,无龋率46%,患龋率54%,大面积龋率20%,大面积龋均0.3。结论新模式中学校检查发现青少年口腔疾病流行病学新特点,医院应用改良非创伤性修复治疗复杂龋病,效果确切。

  • 标签: 牙防工作 龋病 社区医学模式 大面积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控工作中健康教育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社区居民400例,调查其对慢性病知识的认知和不良生活习惯,并对慢性病的认知程度和不良的生活习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和加强健康教育。分别比较健康教育前后居民对于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和行为危险因素。结果与健康教育前比较,进行健康教育后可提高居民对于慢性病知识的知晓率以及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能力,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社区居民进行健康教育,有利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控,并实现其应用价值,应加强在社区里健康教育的推广。

  • 标签: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教育 防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实施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分为4组,分别对其实施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见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结果所有患者均取得了较好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对并发症患者实施针对性治疗后均痊愈。结论使用莫沙必利联合4种常用质子泵抑制剂对胃食管反流病患者治疗,在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上较高,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莫沙必利 质子泵抑制剂 胃食管反流病 疗效和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54例,DHS组50例,其中PFNA组治疗方式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DHS组则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随访期间,按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达92.2%,DHS组优良率达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手术方式更优,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中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股骨近端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收治的高龄股骨转子骨折患者分为PFNA组和DHS组,PFNA组54例,DHS组50例,其中PFNA组治疗方式为股骨近端旋髓内钉内固定,DHS组则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分别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包括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长、手术并发症和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在随访期间,按Harris标准进行髋关节功能评分,PFNA组优良率达92.2%,DHS组优良率达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采用股骨近端旋髓内钉的手术方式更优,能显著减少患者创伤和术中出血,提高治疗效果,利于患肢功能恢复。

  • 标签: 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 动力髋螺钉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