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搜集整理王阳明的著作以及心学的相关资料,根据心理学的原理,总结阳明心学的心理学体系感知觉观的理论及思想。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肿瘤住院患者对本院的护理服务质量感知现状。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18年3月期间接收的140例肿瘤住院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通过Servperf模型进行问卷调查,并对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感知现状进行分析。结果“对待每一位患者态度相同”和移情性中的“向其他患者推荐该医院”SQ>0,其它的9条项目SQ<0。而“病房环境安静舒适”、“进行护理、饮食介绍、用药指导”、“综合护理服务能力较好”的期望值和感知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调查肿瘤住院患者护理服务质量感知现状可知,影响性服务是对医院较为薄弱环节,因此护理人员要重视影响性服务。

  • 标签: 肿瘤 Servperf模型 护理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采用家庭功能评定(FAD),对宁波市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的30个抑郁症患者家庭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家庭功能的主要维度上,抑郁症患者家庭的家庭功能较正常被试家庭更不健康。患者父母相比对照组父母在角色、情感介入上知觉更消极。(2)对照组亲子间对家庭功能的知觉相比实验组有更好的一致性,而实验组亲子间尤其在家庭功能的沟通、情感反应上差异显著。

  • 标签: 家庭功能 抑郁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管理中负性领导行为与护士组织气氛感知的相关性。方法现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工作的护士共312名,以调查问卷等形式评价负性领导情况,并根据评分结果制定合理护理管理方案。结果负性领导行为和护士组织气氛感知存在一定的相关性,经对比统计学意义为P<0.05。结论在管理中常常出现负性领导行为现象,虽然负性领导行为的程度较低,但是对组织气氛方面均产生一定的影响。

  • 标签: 护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并且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86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案例。将这86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常规组。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给予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治疗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疼痛感无明显差异,分别为(7.97±0.54)、(7.41±0.14),数据达到统计学标准(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感受显著优于常规组,分别为(2.54±1.14)、(5.89±3.22),差异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阶段性疼痛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疼痛感知水平的影响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控制疼痛状况,值得推广普及。

  • 标签: 阶段性疼痛 晚期恶性肿瘤患者 疼痛感知水平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剖宫产术中进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是合并子宫肌瘤的50例剖宫产术患者,研究时间段为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选择随机分组方式,对照组25例患者仅进行剖宫产术,观察组25例患者进行剖宫产术合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对其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术后宫缩素使用剂量、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方面无差异性,P>0.05,只是观察组手术时间较对照组较长,P<0.05。结论剖宫产术与子宫肌瘤剔除术联合治疗安全可靠,对患者术后并发症无影响,建议施行。

  • 标签: 子宫肌瘤剔除术 剖宫产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消渴痹症中药汤剂沐足临床应用的护理要素及规范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消渴痹症患者60例,依据治疗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基础治疗组(n=30)和基础治疗联合中药汤剂沐足治疗组(联合治疗组,n=30)两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临床疗效。结果和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生存质量评分均显著较高(P<0.05);治疗后和基础治疗组相比,联合治疗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临床症状评分均显著较低(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较高(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6.7%(29/30)显著高于基础治疗组80.0%(24/30)(P<0.05)。结论消渴痹症中药汤剂沐足临床应用效果好。

  • 标签: 消渴痹症 中药汤剂沐足 护理要素 规范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以年龄为界点抑郁症临床特点与中医证候要素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于我院心理课科及精神科门诊就诊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组并采集相关信息,统计分析其临床特点与证候要素分布情况。结果各组患者HAMD总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病变部位为心,主要病性为阳郁。结论针对不同年龄抑郁患者临床应给与相应的治疗方案,以期为抑郁症“因人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的辨证治疗提供有力的借鉴。

  • 标签: 年龄 抑郁症 临床特点 证候要素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与家庭功能、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之间的关系。方法使用《青少年心理求助问卷》、《家庭功能评定》对84名青少年抑郁症患者进行测评。结果家庭功能与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负相关(r=-0.51,P<0.001),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正相关(r=0.70,P<0.001);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负相关(r=-0.65,P<0.001)。家庭功能既能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也能通过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间接影响青少年的专业心理求助意愿,其中介效应的点估计及区间估计值为0.300.13,0.44。结论亲子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与专业心理求助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 标签: 专业心理求助 青少年 抑郁症 家庭功能 抑郁症状感知时间差 中介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