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63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院前急救中急性脑血管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病情判断以危为主,0.49%的患者现场死亡,99.51%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2~2014年安阳文峰区乙肝流行特征。方法对文峰区2012~2014年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报告的乙肝病例数据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历年发病率最高的地区是中华路办事处;2012年为475.03/10万;发病的主要年龄段是20~60岁年龄段,2012年占发病总数比例为77.62%。结论我区发病率逐渐下降,但是仍然较高,相关部门应当从农民此类人群、预防接种等方面进行预防。

  • 标签: 安阳市文峰区 乙肝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龄和体重对贵阳居民骨密度的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1月1日~2015年9月30日在我院体检中心行骨密度检测的贵阳籍常住居民8107例,采用美国Prodigy数字化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检测体检者腰椎正位骨密度(g/cm2),记录体检者年龄和体重。结果男性、女性骨密度均呈随年龄增长而降低趋势,75~80岁组骨密度与其他年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女性骨密度呈随体重增加而升高趋势。40~组骨密度与其他体重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较大、体重较小的人群,应定期检测骨密度,以便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骨质疏松。

  • 标签: 年龄 体重 贵阳市居民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治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长治城区400名常住居民进行传染病健康素养问卷调查,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长治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的比例为16.1%;18~35岁年龄组、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和脑力劳动者倾向于具有较高的传染性健康素养(P<0.001)。结论长治城区居民传染病健康素养水平有待加强,应重点关注老年人和文化程度较低人群的传染病防治健康教育。

  • 标签: 城区居民 传染病健康素养 现况调查 长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科护士睡眠质量状况与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措施改善护士睡眠状况及身心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及自编调查问卷和护士压力源量表,对我市2家精神专科医院80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量表评定结果显示81名精神科护士中有22%存在睡眠问题。精神科护士PSQI平均得分显著高于一般人群。PSQI得分随着年龄及值夜班年限的增长而增高(P﹤0.05);有睡眠障碍组工作压力源各因子及工作总压力显著增高(P﹤0.05)。结论精神科护士的睡眠质量,与工作年限、夜班时间、精神科工作的特殊性等有关。精神科护士应适时进行心理减压,科学安排班次,减少或避免睡眠障碍的发生,保持身心健康。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睡眠质量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岳阳地区2013年麻疹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一般人群麻疹免疫水平,探讨麻疹控制策略。方法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岳阳地区2013年出现麻疹流行趋势,共报告麻疹病例284例,发病率4.95/10万,比2012年上升了7000%;发病集中在3~6月份,在发病人群以18岁以上成人和<4岁婴幼儿多见;报告病例中达到麻疹减毒活疫苗(MV)接种月龄(>8月龄)者195例,其中有MV免疫接种史的占9.85%,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祥的分别占79.22%,11.26%。结论发病年龄出现双向位移,婴幼儿和成人,特别是流动儿童已经成为麻疹发病重点人群。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控制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青岛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工作,观察最终结果,为碘缺乏所导致的疾病治疗、预防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针对青岛市北区,开展大面积的碘盐监测。结果经过统计,青岛市北区2011年监测结果合格样本为284份,2012年为283份,2013年为271份,2014年为207份,2015年为282份。在监测结果合格率方面,2011年合格率为99.00%,2012年为95.00%,2013年为95.42%,2014年为92.8%,2015年为97.9%。2015年与往年相比,组间差异显著,临床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青岛市北区于2011年~2015年开展碘盐监测后,发现从2011年~2014年,碘盐监测合格率表现为下降趋势。于2015年,碘盐监测结果表现为回升。青岛市北区的碘盐监测情况仍不容忽视,应根据监测结果,各个相关部门需积极的投入到碘盐的销售、加工、生产工作中,提高居民对碘盐的重视和知识灌输,确保居民的碘元素含量,减少碘缺乏所导致疾病的患者。日后,需进一步加强对碘盐的控制,加强碘盐的覆盖率。

  • 标签: 碘盐 监测 青岛
  • 简介:摘要分析2010~2014年铜川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状况,发现消毒效果不足之处,提出问题。方法对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室内空气、使用中的消毒液、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医疗污水等消毒效果进行采样监测。结果5年共采样辖区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样品1265份,合格1229份,总合格率为97.15%。各年度合格率为95.49%、96.86%、98.10%、98.46%、97.07%。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使用中的消毒液、医疗污水的总合格率为93.80%、98.63%、98.96%、99.41%、90.24%、66.67%。结论铜川医疗机构消毒效果总体效果良好,各年度各项目均无差异,医疗污水消毒效果较差,应加强医疗污水消毒及管理工作。

  • 标签: 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该地区不同人群的献血动机。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1668名献血者进行献血动机调查。结果该地区献血人群主要有10种不同的献血动机。结论通过对不同人群献血动机的调查分析,制定相应的招募策略,能及时、有效的招募献血者,缓解血液的供需矛盾。

  • 标签: 无偿献血 不同人群 献血动机 分析与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院前急救急性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23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院前急救中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以女性为主,病情判断以危为主,5.93%的患者现场死亡,94.07%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起病急、病情危重、死亡率高,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得到早期诊治,尽量减少毒物的吸收,尽快促进毒物的排泄,尽早使中毒症状缓解,减少患者死亡率。

  • 标签: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硚口区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趋势,为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有关妇幼卫生计划、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硚口区2010~2014年三网监测的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硚口区儿童死亡、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动态变化。结果硚口区三网监测指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呈波浪式下降的趋势,孕产妇死亡率稳定在20/10万左右,新生儿出生缺陷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硚口区三网监测指标总体呈向好转趋势,需落实新生儿出生缺陷监测措施,加强孕前、孕期保健、早期筛查、诊断,可降低出生缺陷发生。

  • 标签: 三网监测 5岁以下儿童 孕产妇 新生儿出生缺陷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无锡暗娼人群性病艾滋病知识、高危行为现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定额和方便抽样、滚雪球抽样方法,分别在无锡江阴、宜兴和崇安3个地区高、中、低档场所选择1625名暗娼人群,采用国家哨点监测问卷进行调查,同时采集血清进行血清学检测。结果1625名暗娼中,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80.43%。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比例为74.58%,最近3个月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50.22%,承认有吸毒史者占1.48%。梅毒感染率为2.95%,丙肝感染率为0.18%,未检出HIV阳性者。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娱乐所档次、暗娼文化程度、本地工作时间、前1个工作地点、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等因素与艾滋病知晓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1年内是否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VCT宣传、1年内是否接受过同伴教育与最近1次商业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有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无锡暗娼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较高,但高危行为仍然存在,干预工作应逐步从单一模式转向综合模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彭州乡镇及社区医务人员对营养标签的认知、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2个乡镇及社区472名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以自制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70.1%的调查对象知道食品营养标签名词,10.4%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组成部分,38.1%的调查对象能正确回答营养标签“1+4”内容,30.1%和34.5%的调查对象会和可能会看了营养标签后影响购买计划。54.9%的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有偶尔参考营养标签。调查对象在购买食品时最关注的食品标签是生产日期(56.4%),而最关注营养标签的仅占6.8%。最关注的产品是乳及乳制品(68.3%)。调查对象主要从电视(45.1%)和报刊杂志(44.7%)获得营养标签知识。结论调查对象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的认知率和关注度仍需大大提高,并且应提高对营养标签真正含义的了解。针对医务人员这一特殊群体,不仅应该从电视、书刊等途径来获得营养标签的知识,还应该更多的参与专题讲座和培训加大营养标签理念的灌输,使其成为广大群众的营养宣传好导师。

  • 标签: 医务人员 营养标签 调查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患者在出院后的护理需求增加,但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相对紧张,无法为出院患者提供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社区护理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满足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需求。社区家庭开展延续性护理可以将医院与社区卫生站工作联系在一起,以医院为中心,联合多个社区的服务模式,为居民提供从医院到社区的完整医疗服务。

  • 标签: 社区 延续护理 家居访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乌鲁木齐老年血管性痴呆发病的危险因素,为临床诊治、社区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在乌鲁木齐某三甲医院老年精神科入组例VD患者和84例非VD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单因素、多因素的分析方法来筛选可能影响VD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OR=3.346)、心脏疾病(OR=6.263)、糖尿病(OR=4.890)、体育运动(OR=2.946)、吸烟(OR=3.421)、抑郁症(OR=2.520)等因素均为血管性痴呆患病危险因素。结论影响老年血管性痴呆患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心脏疾病、糖尿病、体育运动、吸烟和抑郁症等因素,应针对这些可改变的因素进行早期预防和治疗。

  • 标签: 血管性痴呆 脑血管病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湖北省武汉桥口区托幼机构儿童乳牙龋齿的患病情况,研究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为托幼机构儿童口腔卫生保健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武汉桥口区65所有证园所的13177名儿童的乳牙患龋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湖北省武汉托幼机构儿童患龋人数5677例,患龋率达43.08%。结论湖北省武汉桥口区托幼机构儿童有较高的乳牙患龋率,因此早期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预防和保健的重要意义。

  • 标签: 龋齿 乳牙 患龋率 保健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柳州0~3岁婴幼儿血清25-羟维生素D的含量,了解本地区3岁以下儿童VitD缺乏情况,为儿童保健和疾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6月1602例在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0~3岁婴幼儿血清,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中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0~3岁婴幼儿25-(OH)D的平均水平为66.48±29.69nmol/L,缺乏308例,占19.2%,不足722例,占45.0%,充足569例,占35.5%,潜在VitD中毒3例,占0.18%,缺乏和不足占总人数的64.3%。结论柳州3岁以下儿童VitD不足或缺乏发生率较高,应加强该年龄段儿童VitD营养状况检测,对VitD缺乏和不足儿童根据25-(OH)D水平给予补充。

  • 标签: 25-(OH)D 儿童 营养状况 VitD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男性青年红细胞的各项指标,初步分析男性青年红细胞的正常参考值与地区饮食结构和环境的影响研究。方法挑选巴彦淖尔临河区18~25岁男性健康青年353人,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并对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红细胞平均压积等各项指标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青年红血球、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普遍偏高,而红细胞平均体积符合国家正常参考值。说明红血球、血红蛋白值的高低与当地环境和当地居民生活饮食习惯有关。结论红细胞压积增高与脑梗塞的面积有良好的相关性,压积增高引起的血流变学异常在该病的发生、发展中居有重要地位。对于正常参考值应用的建议,因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红细胞的压积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不同地区设定不同的正常参考值。

  • 标签: 红血球 血红蛋白 红细胞压积 红细胞平均体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初中生三年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变化,了解初中生对乙型肝炎的免疫力程度。方法选取2013~2015年三届初中生三年乙肝表面抗体连续三年跟踪检测。结果2009年本对8~15岁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后,乙肝表面抗体阳性率维持在54.9%,部分学生抗体随年龄增长而消失,部分学生随年龄增长而出现阳性。

  • 标签: 初中生 乙肝表面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