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4月到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100例,所有患者都给予常规X线造影数字化X线诊断,观察与记录不同方法对于骨折的发现情况。结果在100例患者中,常规X线造影显示骨折92例,而数字化X线显示骨折100例,为此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X线技术诊断肋骨骨折具有很好的显示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X线减影 肋骨骨折 常规X线造影 显示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观察品管圈应用于降低造影血管外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在我院放射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活动实施前一年造影血管外渗率和患者满意度作为对照组,将活动实施后一年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造影血管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放射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进行检查时造影剂的血管外渗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影像学检查的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造影剂 血管外渗 活动效果
  • 简介:摘要在临床治疗的正畸患者中安氏二类错合占据了很大的比例,因此,这一类错合也引起了医生的注意。我们发现,具有协调的咬合与骨骼形态关系的患者,他们大多数上颌与下颌骨基本是同时发育的,正是这种相互作用形成了更协调和漂亮的侧貌。然而,存在二类错合的患者,通常表现出前后向咬合的不调,伴有或不伴有上下颌骨的不协调。研究发现,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错合患者,其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通过临床治疗达到影响上下颌骨相对生长速率快慢的程度。本文将阐述关于II类错合的骨骼发育、头测量及病因的一些相关问题。

  • 标签: 安氏II类 牙弓形态 头影测量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比较60名冠心病患者分别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后的阳性率对比。结果60例患者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在累及1条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大体相当;而在累及2条及以上患者阳性率较低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可以用作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科学性筛选的评价依据,从而有利于对于冠心病等诊断的前移,在注重治疗的同时注重预防,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及分析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2月进行诊断的9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甲状腺超声造影与细针穿刺细胞学的方法进行检测,然后以最终病理检查结果为准对单纯超声造影和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的正确诊断率进行统计及比较,并比较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对良性及恶性病灶的正确诊断率均高于单纯超声造影的检查结果,且其特异度、敏感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高于单纯超声造影,P均<0.05,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中的诊断价值相对更高,故认为联合检查更为适用于本类患者的诊断。

  • 标签: 甲状腺造影联合穿刺 甲状腺结节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肿瘤实时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对50例女性乳腺肿瘤患者(共56个病灶,其中16个良性,40个恶性)进行实时超声造影检查,评估造影增强模式,记录各项参数。对切除标本进行VEGF免疫组化染色并评分,分析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VEGF表达的相关性。结果强化程度、增强方式与VEGF表达显著相关(P<0.05)。尤其是高增强、周边放射状增强均多见于VEGF高表达组。恶性组的达峰时间增快,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较良性组增高(P<0.05)。结论乳腺肿瘤超声造影增强模式与VEGF表达具有良好相关性,两者综合评价乳腺肿瘤不仅能帮助鉴别肿瘤良恶性,还能为临床早期诊断、治疗、判断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 标签: 超声造影检查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引导肝细胞癌穿刺活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9月我院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检查患者812例,所有患者均进行了肝穿刺活检术,取出标本后送病理检查。结果CT诊断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361例,进行超声造影引导下经皮肝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确诊病例为510例,根据穿刺术后的病理结果可知,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的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明显高于CT诊断,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诊断肝细胞癌的临床确诊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辛伐他汀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时对其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将住院部收治的40例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作为对象,所有患者均行辛伐他汀治疗,根据剂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行小剂量治疗,观察组行大剂量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脑血管储备能力的变化。结果两组患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χ2=15.6078,脑血管储备能力比较t=6.2610,屏气指数比较t=5.670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辛伐他汀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治疗疗效理想,值得在临床开展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缺血性脑血管 脑血管储备能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法舒地尔治疗微血管心绞痛疗效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1月~2015年10月的194例微血管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97例,给予法舒地尔联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97例,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评价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内皮素-1(ET-1)与一氧化氮(NO)浓度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治疗后ET-1浓度明显低于治疗前,NO浓度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法舒地尔通过影响ET-1与NO的表达从而对微血管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起到改善作用,对缓解心绞痛症状有明显的益处。

  • 标签: 微血管心绞痛 法舒地尔 血管内皮功能
  • 简介:摘要在心血管临床治疗过程中,药物疗法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治疗手段,与手术治疗相比,药物治疗是对患者进行长期维持的一种方法。现如今,心血管患者数量越来越多,而且往往一旦发病就比较严重。因此,医师对患者的用药也至关重要,药物都有正反两面的作用,不仅仅是有治疗的作用,也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尤其是当用药出现误区时,给患者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因此,在临床用药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遵照用药标准进行合理用药。目前,国内在临床用药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选取我院479例心血管患者对他们的用药情况作了分析,并得出了一定的结论,最后根据实例分析得出在心血管临床用药过程中存在的误区,并根据误区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 标签: 心血管 临床用药 误区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血管穿刺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四医院干部科室2010~2014年小血管静脉输液的患者2000例采用传统的穿刺方法进行穿刺的对照组和改良式的穿刺方法的实验组两组。实验组采用小的进针角度,缓慢的穿刺速度进行穿刺,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静脉穿刺方法进行穿刺,比对两组患者穿刺的成功率。结果实验组的患者有效率为95%,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为70%。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的穿刺方法,可有效的增加患者穿刺的成功率,减轻患者的承受多次穿刺的痛苦,减轻科室耗材,优化护士的工作量,和谐护患关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肝血管瘤的中远期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胆介入治疗中心15例患者接受TAE治疗肝血管瘤,术后定期随访,观察肿瘤缩小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15例肝血管瘤患者肝内血管瘤均明显缩小,WHO实体瘤疗效可达有效(CR+PR)。结论经导管动脉灌注栓塞术(TAE)治疗肝血管瘤效果明显,安全有效,中远期效果显著。

  • 标签: 肝血管瘤 介入治疗 平阳霉素 碘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同时探讨降低血管危象发生率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断指再植术进行治疗的68例患者,分析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原因,并随机将患者平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疼痛、心理、体位等均为导致断指再植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接受相应护理服务后,观察组术后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再植指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比较均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正确认识导致断指再植术后患者出现血管危象的主要原因,然后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促进血管危象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断指再植术 血管危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氯吡格雷药物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和心绞痛发作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7.7%,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为每周(2.3±0.8)次,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心绞痛发作频率为每次(4.7±1.4)次,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在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血管内科 急性心绞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院前急救在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救治中的方法及效果,研究如何形成科学、规范、及时有效的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前急救的方法,尽量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为急性脑血管意外院内进一步诊治争取时间、创造条件。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院前急救急性脑血管意外6397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院前急救中急性脑血管以男性为主,中老年居多,病情判断以危为主,0.49%的患者现场死亡,99.51%的患者均能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安全及时转运到医院进一步治疗。结论充分的急救准备、合理的调度、科学、规范、及时的现场救治、安全及时的转运,并与院内急救紧密衔接才能使急性脑血管意外患者得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减少患者的病残和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急性脑血管意外 院前急救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肝血管瘤的发病情况,探讨肝血管瘤的超声表现。方法对3186名高校教职工(男性1716例,女性1470例)进行彩超检查,对检出的肝血管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出肝血管瘤146例,总检出率为4.58%,其中男性71例,占本性别组总人数的4.14%,女性75例,占本性别组总人数的5.10%。结论超声检查是检查肝血管瘤的首选方法。

  • 标签: 肝血管瘤 超声 性别 病变大小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60例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的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患者给予一般干预方法治疗,观察组的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患者服用脑安胶囊治疗。结果观察组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患者治疗后的脑血管功能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安胶囊治疗高血压脑血管功能异常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安胶囊 高血压脑血管 功能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