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高职院新生作为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学习心理方面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从高职院新生所特有的学习背景入手,分析了常见学习心理问题及其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切实可行的调适途径。

  • 标签: 高职院 学习心理 学习背景 新生 大学生 特殊群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入科导航在儿内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方法我院自2018.7起实施入科导航带教干预,将该时间段内儿内科护理实习生共41名纳入研究对象,评价实习生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带教老师对导航工作满意度。结果41名实习生中,非常满意占33例(80.49%)、较满意占7例(17.07%)、不满意占1例(2.44%);满意度为97.56%。23名带教老师中,非常满意占19例(82.61%)、较满意占4例(17.39%),满意度为100%。结论在儿内科护理带教中增加入科导航教学方法,可有效提高实习生与带教老师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 标签: 入科导航 护理 带教 实习 儿内科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计算机导航系统辅助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方法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制造出个性化的假体,选取15例患恶性骨肿瘤的患者临床资料,经CT扫描后,导入计算机导航系统,术前为15例患者实施解剖重建,确定肿瘤范围,设计标记肿瘤外科边界,根据术中导航引导完成肿瘤切除。结果15例骨肿瘤患者均根据术前设计实施手术,经计算机导航系统指引将骨肿瘤切除,观察肿瘤标本外科切除边界良好,确认切刮边界充足。结论计算机导航已广泛应用于各领域,医学领域中将计算机导航应用于骨肿瘤切除与重建,可以准确判断肿瘤的切除边界,有效提高手术精确度,为重建创造更好的条件,利于顺利完成手术。

  • 标签: 计算机导航 骨肿瘤 切除 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7年2月—2018年6月,行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龄28~71岁,平均46岁。左侧14例,右侧10例。肾上腺皮质腺瘤19例,嗜铬细胞瘤2例,囊肿2例,髓质脂肪瘤1例。肿瘤直径1.2~5.8cm,平均3.1cm。结果24例手术均成功完成。手术时间平均43(24~6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31(5~120)ml。无术中并发症。术后第1d均下床活动。术后1~4d拔除引流管,术后住院时间平均2~6天,平均4天。术后24例获随访3~13个月,经B超、CT等复查,无复发及其它并发症。结论人工标记导航后腹腔镜下肾上腺切除术,相对于常规后腹腔镜手术,可更直接到达目标器官,个性化设计后腹腔操作术野,减少到达目标器官过程中对后腹腔内组织的分离操作,可以减少对其损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肾上腺 腹膜后腔 腹腔镜手术 导航
  • 简介:摘要目的增加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痛苦,做好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护士技术水平及自我防护知识。方法通过相关知识的学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调整苄青霉素的注射过程中药液溶解、抽吸、排气方法,提高注射成功率。结果调整后的注射技巧,大大提高了注射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及心理负担。结论通过临床实践和相关内容学习,改进了注射技巧,减轻患者痛苦,避免医疗资源浪费,达到患者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治疗急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急性鼻窦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莫西沙进行治疗,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高于对照组的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低于对照组的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莫西沙对急性鼻窦炎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患者的疗效疗效得到显著改善,明显缩短治疗时间和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急性鼻窦炎 莫西沙星 阿莫西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司帕沙在临床应用中光毒性发生的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归纳、总结。结果司帕沙在临床应用中光毒性发生的情况较多。结论临床医生在关注司帕沙药物作用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其光毒性的发生,医生和药师在患者用药前应特别交代用药期间及停药后3~5d内须严格避光(紫外线、日光及自然光),合理应用,提高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司帕沙星 光毒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莫西沙诱导尖端扭转型室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近10年有关莫西沙致TDP的病例报道进行分析。结果当患者具有在使用莫西沙时导致QT间期异常延长的因素时使用莫西沙易发生TDP。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莫西沙诱导TDP的不良反应。

  • 标签: 莫西沙星 尖端扭转型室速(TDP) 不良反应 (ADR)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讨论实施莫西沙的治疗效果,为日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与指导。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成人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的入选年份,均集中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患者总计160例。在分组研究中,应用抽签的方法,将160例患者随机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和对照组。针对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常规药物治疗;针对观察组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应用莫西沙完成,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经过临床统计,观察组退热率高于对照组明显,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人支原体肺炎是比较常见的肺炎类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对患者实施莫西沙治疗,可帮助患者更好的达到退热效果,减少并发症的概率。

  • 标签: 莫西沙星 成人 支原体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神经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5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其基础上加强细节护理。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生感染的数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采用细节护理能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降低感染率,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细节护理 神经外科 应用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运用双向考评机制+问卷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提升我院在临床带教的质量效果。方法对2017年5月—2018年4月共接收的283名实习生,采用双向评价(带教老师评价学生,学生评价带教老师)+问卷问卷调查的方法检验带教质量。结果能够及时发现问题,适当采取措施。结论双向考评机制+问卷在临床带教中的应用能够及时发现带教中的不足,不断纠正临床带教行为。

  • 标签: 双向考评机制 问卷星 护理教学
  • 简介:摘要在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年轻人中普及的今天,借助问卷平台能有效优化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流程,实现“无纸化”办公,节约能源,且避免了因时间紧、数据量大、统计繁琐、容易出错的问题,节约了人力、物力和纸张,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建设绿色、低碳、节约的管理理念。

  • 标签: 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 问卷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莫西沙的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莫西沙治疗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资料及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应用莫西沙患者中发生不良反应为26例(13.0%),其中过敏反应2例(1.0%),消化道反应12例(6.0%),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9例(4.5%),有心血管系统症状者1例(0.5%),有肝损害者1例(0.5%),有血液系统表现者1例(0.5%)。结论莫西沙在临床中的应用较为广泛,重视莫西沙不良反应的危害性,应加强对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的防治工作,进而提高合理用药水平。

  • 标签: 莫西沙星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苄青霉素肌肉注射方法的改进。方法选择2014年8月-2016年9月期间在我科接受苄青霉素肌肉注射的患儿1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83例,对照组83例,分别接受苄青霉素肌肉注射改进方法和常规注射法注射,比较两组患儿的一次注射成功率和视觉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注射失败5例,注射成功78例,成功率93.9%,疼痛评分2.3±0.6分;对照组患儿注射失败21例,注射成功62例,成功率74.6%,疼痛评分5.4±0.7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进苄青霉素肌肉注射法一次注射成功率更高,患儿痛感更轻,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苄星青霉素 肌肉注射 方法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莫西沙治疗成人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从2015年3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支原体肺炎患者根据数据随机表法,将支原体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有34例患者;对照组用阿奇霉素治疗,实验组用莫西沙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有效率为91.18%,显著的高于对照组(67.65%)(P<0.05)。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5.88%)显著的低于对照组(29.41%)(P<0.05)。结论莫西沙在成人支原体肺炎临床治疗中,临床效果较好,安全性较好,在临床中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成人支原体肺炎 莫西沙星 阿奇霉素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加替沙滴眼液在细菌性结膜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研究纳入标准以及排除标准的细菌性结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参与对象,共80例,以随机的方式分成对照组(n=40)以及实验组(n=40),患者均于2015年1月~12月在笔者医院进行治疗。对照组取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治疗,实验组取加替沙滴眼液治疗,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相应的治疗后得出实验组的总有效例数为38例,占95%,对照组的总有效例数为29例,占72.5%,两组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得出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治疗期间患者均有不良反应,以实验组不良反应率最低,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χ2检验得出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患者治愈后得出实验组治愈时间更短,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经T检验得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取加替沙滴眼液对细菌性结膜炎进行治疗,加快了病情的治愈且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加替沙星 滴眼液 细菌性结膜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莫西沙联合利福布丁治疗结核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68例结核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莫西沙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利福布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1.18%、70.56%,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莫西沙与利福布丁联合应用可有效提高结核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莫西沙星 利福布丁 结核病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早期梅毒患者施予苄青霉素的效果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11月—2017年9月收治的76例早期梅毒患者的资料,将其中接受阿奇霉素的38例作为A组,另外接受苄青霉素的38例作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的治疗疗效97.37%、皮疹消除时间(11.26±3.35)d好于A组患者81.58%、(17.83±4.98)d,P<0.05。结论苄青霉素在运用到对早期梅毒患者开展治疗后,能够较优地消灭梅毒螺旋体,促使患者的临床表现获得好转,值得全方位推行与运用。

  • 标签: 早期梅毒 治疗 影响 苄星青霉素
  • 简介:摘要郭伟教授认为扩张型心肌病的中医病机核心是本虚标实,心气不足为本病之基础,心脉不通为核心病机,瘀血痹阻是关键的病理环节,痰浊、水饮是主要病理产物。治疗上根据古代医家论述和多年临证经验,以益气养心活血通脉为大法,自拟益心汤,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中医 益气养心 活血通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