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规则抗体筛查对临床输血安全的作用。方法择取2015年1月—2018年8月于我院预输血者56例,借助不规则抗体筛查的方式,对不规则抗体检出率、特异性予以统计。结果56例患者中,可知不规则抗体阳性检出为6例,占比为10.71%;不规则抗体阴性检出50例,占比为89.29%。另外,6例不规则抗体阳性患者中,抗-D型为1例、抗-DC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e型为1例、抗-M型为2例。结论输血前不规则抗体筛查,能够精准把控患者输血需求,以便在输注适合血液的前提下,保证其输血安全。

  • 标签: 不规则抗体 筛查 输血安全 检出率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妇产科妇女阴道不规则出血的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对临床经验进行总结,便于指导我们今后的临床工作。方法对我科就诊的阴道不规则出血病人98人采用中成药益母草膏口服治疗进行分析,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为49人。两组病人均采取常规妇科检查,对阴道出血的病因及时明确,对于需要宫颈刮片的病人及时给于宫颈刮片检查、宫腔镜、阴道镜等检查器械的检查,必须止血及时、及时运用抗菌药物抗炎治疗,及时制定完善有效的方案并严格按照治疗方案、按照治疗疗程进行治疗。治疗组病人在上述止血、抗炎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益母草膏治疗,1个月为一个治疗周期,连续治疗3个周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治愈19人,有效25人,无效5人,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治愈l4人,有效20人,无效15人,总有效率为70.0%。治疗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阴道不规则出血的临床治疗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中成药益母草膏进行治疗,治疗方便、临床治疗效果好。

  • 标签: 阴道 不规则出血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输血前进行不规则抗体检验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就诊且需要输血的100例患者,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经100例患者不规则抗体检验结果研究证实,不规则抗体患者有5例,阳性率为5%。结论患者在输血治疗之前接受不规则抗体检验,能够提高其输血的安全性,同样也降低了发生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几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输血 不规则抗体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成都北部地区18678例Rh-CDE血型及23592例不规则抗体,探讨其在临床输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本院2016年2月至2016年7月住院及门诊患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对其进行Rh-CDE血型鉴定和抗体筛查。结果Rh-CDE血型样本中检测出其CDE抗原有双群或弱阳性现象,成都北部地区人去抗筛阳性率为0.47%。结论对患者进行常规Rh-CDE同型配合相合输血及不规则抗体筛查,有效预防迟发型输血溶血反应,提高输血治疗的安全性,有利于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Rh-CDE血型鉴定 不规则抗体筛查 安全输血
  • 简介: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发展,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成为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在医学检验教学中,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的实施对于改进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检验医学教学的现状出发,对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法在检验医学教学中的运用方法和意义进行了简单探讨,以期能够对检验医学教学方法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借鉴。

  • 标签: 主体性引导互动教学 检验医学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治疗及预后。方法纳入2016年6月—2017年4月90例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以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单一止血芳酸片治疗,观察组则给予宫环养血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控制率;不规则阴道出血停止时间;干预前后患者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维持时间;药物不良反应率。结果观察组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控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规则阴道出血停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维持时间相近,P>0.05;干预后观察组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维持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药物不良反应率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宫环养血颗粒治疗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维持时间,加速月经周期、月经量、经期维持时间达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放环后不规则阴道出血 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使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方法来看护急诊科危重患者的其临床抢救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医院接受诊治的106例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本次分析探究的主要对象,并且把所有的患者随机的分配到两组,常规抢救组中的53例患者仅使用常规化传统的方法来进行看护,而实验抢救组中的53例患者则在常规化传统的护理方法基础之上联合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看护。两种护理方法实施结束之后对两组患者的抢救效果、焦虑自评量表的评分情况以及抢救之后患者的生活品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实验抢救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概率(92.45%)显著高于常规抢救组患者的抢救有效概率(71.70%),在两组患者的临床抢救信息方面,实验抢救组患者在实施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方法之后其生活品质以及心理状态明显得到了提高,且患者对抢救结果也比较满意。以上数据经过检验皆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科危重患者作为当前医学史上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使用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护理方法来抢救患有急诊科危重患者,能够显著的提升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个人的生活品质,临床效果明显。

  • 标签: 急诊科危重患者 整体性护理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规则抗结核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患者选用降血糖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用抗结核与降血糖联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通过研究发现观察组理疗后患者的血糖降低比对照组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存在明显差异,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可见,给予老年糖尿病合并肺结核患者选用抗结核早期规则治疗,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血糖,临床治疗效果最佳。

  • 标签: 糖尿病合并肺结核 抗结核 降血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2日—2017年5月22日期间我院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100例患者(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对照组的50例患者进行干扰素栓治疗,观察组的50例患者进行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复发率(4.00%)、治疗后12个月复发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转阴率(94.00%)、总有效率(96.00%)高于对照组(P<0.05),转阴时间(5.53±1.87)、治疗时间(7.46±1.32)均短于对照组(P<0.05)(P<0.05)。结论对衣原体、支原体性宫颈炎患者实施干扰素栓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干扰素栓 阿奇霉素 衣原体 支原体 宫颈炎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术中不同方式止血(缝合、双极电凝)影响卵巢良性肿瘤患者机体性激素、卵巢功能的具体情况。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卵巢良性肿瘤的60例患者(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随后采取等量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分为两组,即缝合组与双极电凝组,每组各30例。其中缝合组患者在手术过程中采取缝合的方法,而双极电凝组患者则在手术的过程中采取双极电凝的方法。结果双极电凝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优于缝合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缝合组患者的性激素水平以及窦状卵泡数目等情况显著优于双极电凝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组止血方法更具优势,在手术中医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最合适的止血方法。

  • 标签: 止血 缝合 双极电凝 性激素 卵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