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防护的较好方法。所谓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对策。

  • 标签: 地震应急防护 防护原则
  • 简介:摘要重大自然灾害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损失,也给人们造成严重心理创伤,心理创伤若得不到及时有效干预,很难在短时间内脱离恐慌,回归正常状态,今后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会很高。如果处理不好,心理问题可能一直伴随他们终生,甚至导致精神疾病,给本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心理救援是一项系统工程,在灾后救援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作用。而我国、我省、在这方面的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完善的灾后心理救援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如何将整个救援工作规范化,实行统一的组织管理,规范的救援模式,形成救援的长效机制,使救援实施得到科学、长期、稳定的保障,对于今后在灾后开展及时、有效、持续的心理救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然灾害后 心理救援模式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以及相关干预措施。方法分析不同年龄层次儿童在地震后所表现的心理状态,对儿童的不良心理反应和由于心理产生的生理反应进行探讨,并研究有效的干预措施。结果地震对各个年龄层次儿童的心理影响不尽相同,理性分析儿童的心理情况,并用更加温和无害的方式选择合适的心理安慰、心理指导能够有效改善儿童的心理状态,保证其心理健康。结论地震容易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影响,很可能导致严重终生心理阴影,通过研究地震对儿童的心理影响,并提出针对的心理干预方式能够尽可能的消除心理问题、缓解其心理伤害,让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 标签: 地震 儿童心理影响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内血肿、斑块内新生血管成熟的影响状况。方法采用主动脉球囊中皮拉伤术和高脂饲料喂养复制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把实验中所纳入的90只兔分模型组30只,心脑血脉宁组30只,假手术组30只,时间为15周,处死后,在其腹主动脉给予苏木精-伊红染色处理,观察其新生血管构成,计算出斑块出血量,检测免疫组方式为源血小板生长因子表达。结果对比假手术组与模型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模型组与心脑血脉宁组PDGFR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脑血脉宁对兔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模型,斑块中血肿得到减少,对新生血管成熟有促进作用,机制可能和PDGFR表达上调存在关系。

  • 标签: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新生血管 心脑血脉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对地震灾害中被困人员采用获救后的抽样,采取问卷调查和心理访谈方法,对地震灾害中的被困人员心理进行分析,总结出被困人员在地震灾害中的心理规律,找出造成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依此救援人员对被困人员进行及时的心理干预,可以实现提高地震灾害中抢救被困人员效率的目的。

  • 标签: 地震灾害 被困人员 心理分析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群众的心理状况,并根据调查分析结果提供相应的心理救援服务。方法选取灾后255名受灾群众为研究样本,收回有效问卷255份。使用自编的个人基本信息表及基本心理状况访谈表了解基本信息。使用PCL问卷及简易应对方式问卷了解心理状况。结果参与问卷调查者均未筛查出PTSD,94.9%的受灾群众在灾后普遍采用了积极的应对方式。结论多样化以及长期持续的灾后心理援助对于改善受灾群众心理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地震灾区 心理状况 PCL问卷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 简介:了解地震灾区高三学生的焦虑程度及其影响的主要因素,为突发事件下对高中学生的心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焦虑自评量表、特质应对方式问卷,卡特尔16PF人格问卷等对宁强震区的在校高三学生进行调查。①震区高三学生的焦虑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健康人群(P〈0.01);②学生的焦虑水平与其人格、特质应对方式以及个人状况中的一些因素具有相关(P〈0.01);③16PF中的忧虑、特质应对方式中的消极应对因素以及个人状况中的生活状况是影响学生焦虑程度的3个主效应因素(P〈0.01)。由此可见,突发事件发生后,消除高中学生的焦虑状况应主要从消除其忧虑、消极应对方式以及改善其生活状况着手。

  • 标签: 焦虑 人格 生活质量 自然灾害
  • 简介:摘要目的旨在调查研究三年后汶川地震灾区初中生心理状况,对地震灾区初中生的中后期心理辅导,提供准确、有效的参考数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依从的影响因素,为改善其依从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8名维持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运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阅读、分析、提炼主题。结果通过访谈提炼为3个主题(1)患者自身因素的影响,包括患者对疾病的主观重视程度、认知程度及个人生活态度方面;(2)社会及家庭因素影响,包括患者面对的生活工作压力、家庭经济情况及家人的关怀支持情况;(3)医务人员对患者教育指导情况,包括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对患者的督导情况及与患者合作关系。结论为了提高血液透析患者规律透析的依从,应重视患者自身因素、社会及家庭因素及医务人员对患者的健康教育情况等对患者依从的影响。

  • 标签: 血液透析 患者依从性 质性研究 健康教育 规律透析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有关犯罪研究的回顾与评价,提出了对犯罪进行评估的新构想,方法釆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国内对犯罪抨估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人格特征(包含社会评价维度的人格特征)出发,提出从自我控制、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责任心四个堆度对犯罪进行评估,结论需要加强对犯罪抨估的本土化研究。

  • 标签: 犯罪性 人格 评估 构想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过敏鼻炎患者150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观察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7.3%,高于对照组的8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5.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氯雷他定治疗过敏鼻炎临床疗效确切,负面作用及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应用加以推广。

  • 标签: 地氯雷他定 过敏性鼻炎 安全性 有效性
  • 简介:摘要从外感邪气的性质、入侵肠道的位置、证侯表现、发病机理、治疗方药等方面,探讨外感与慢性功能便秘的内在联系。提出外感是慢性功能便秘的重要病因之一,与内伤因素同等重要,并对其证侯提出四组分类法,对便秘的诊疗有一定指导作用。

  • 标签: 慢性功能性便秘外感证侯分组
  • 简介:摘要一个因多门功课不及格求助的大学生,大学第一次洗澡被同学取笑阳痿导致不敢上课、不敢洗澡而患抑郁症不参加考试。通过心理咨询到医院确诊为隐匿阴茎,走出心理困惑。

  • 标签: 隐匿性阴茎 性教育 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变应真菌鼻窦炎(AFS)的临床病理。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1月至2016年11月耳鼻喉科收治的31例AFS患者临床、影像学资料作分析,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病例特征情况,术后治疗效果。结果AFS以烟色曲霉素感染与黄曲霉素感染为主要致病菌。通过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以好转或者痊愈,占100%的总有效率。结论变应真菌鼻窦炎的致病菌主要以烟色曲霉类为主,使用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最为满意,并且对患者预后康复有积极促进作用,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变应性 鼻窦炎 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难治胃溃疡治疗依从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8例难治胃溃疡患者,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纳入治疗依从单因素分析,进一步制定并落实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的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男性、年龄分布在30岁到39岁、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下、在农村居住、医疗选择自费支付、医患关系一般、疾病知识掌握一般、药物种类≥3种、存在药物不良反应、经济收入<1000元/月、病程≥12个月,和难治胃溃疡患者治疗的依从存在密切的联系。结论难治胃溃疡治疗依从因素因素较多,需采取有针对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

  • 标签: 难治性胃溃疡 治疗依从性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