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产物的理化性质。方法对苦参提取产物的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提取物粒径、提取物吸湿率以及临界相对湿度进行测定,并分析比较。结果电导率、渗透压、Zeta电位、提取液粒径、提取物接触角具有显著性差异,且提取物临界相对湿度常压提取物小于减压提取物。结论理化性质的差异直观地体现出了,苦参常压与减压提取工艺存在的差别。

  • 标签: 苦参 常压提取 减压提取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6年5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47例乳腺肿块患者为观察对象,所有观察对象均采取超声及CT检查,并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比单一超声诊断结果与超声联合CT诊断结果。结果超声联合CT检查良性肿块检出率为95.65%,恶性肿块检出率为100.00%,诊断符合率为97.87%,单一超声检查肿块检出率为73.91%,恶性肿块检出率为83.33%,诊断符合率为78.72%,对比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与单一超声检查相对比,超声联合CT诊断乳腺肿块性质的临床效果更优。

  • 标签: 超声 CT 乳腺肿块性质 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简单分析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犯罪主观心理,阐述了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司法鉴定,针对一例具体的案例展开了深入的研究,结合本次研究,发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议看法,希望可以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起到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提高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司法鉴定有效性。

  • 标签: 反社会型 人格障碍 司法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我国精神病的司法鉴定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2月—2017年2月期间受理的42例精神病司法鉴定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具体的鉴定现状以及鉴定所特点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本次研究中刑事案件占据比例最多为17例(40.5%),在疾病诊断构成方向又以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病最多,有16例(38.09%)。结论借助于本研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就我国司法鉴定所的特点进行有效的反映,其也能够为我国司法精神病鉴定工作的进一步推行提供足够多的参考。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状况分析
  • 简介:(江苏南通市第四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5)摘要目的探讨精神发育迟滞者的涉案特征,有效预防犯罪。方法对近三年以来有关精神发育迟滞的司法鉴定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18—45岁者共72例,占67.94%;小学文化及文盲95例,占89,62%;农民及无业者93例,占87.74%;涉案人员男女性别比例相当;女性涉案者以被性侵害及盗窃居多,被性侵害有40例(占总案例的37.74%)、盗窃4例;男性涉案者以盗窃及强奸居多。盗窃案男性27例(占总案例的25.47%),强奸7例。结论显示农村人口、低文化、无业的青壮年精神发育迟滞者构成了司法精神病学鉴定的主体,其中以被性侵害案占首位,盗窃案居第二位。提示全社会对精神发育迟滞患者要齐抓共管,加强道德教育和监管,以减少违法犯罪及防止性侵害行为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司法精神病学 预防犯罪
  • 简介:(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精神三科云南昆明650311)摘要目的了解旅途性精神病的病因及临床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疗方案和防范措施。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关于旅途性精神病诊断标准的病例采取回顾性研究。结果旅途性精神病多发生在平时很少出行的人起病急,有被害妄想并且意识清晰度降低,病程短,预后好。结论旅途性精神病与旅途的应激环境有关,支持疗法及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 标签: 旅途性精神病 回顾性研究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在综合医院儿科护理中的应用。方法本课题研究共有875例小儿内科患儿被入选为研究对象,患儿均为曾于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期间在本院儿科住院诊治,将入选患儿样本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性护理方式,观察组则根据预先选择的儿童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来进行监测和管理,随后对比、观察和记录两组患儿的口服药物服药延迟率、平均住院日、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患儿口服药物服药延迟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日指标数据得到显著下降,并发症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指标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综合医院儿科的护理过程中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护理敏感性质量指标管理措施,能够有效地提升护理质量,同时对预防相关疾病并发症及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现实指导意义。

  • 标签: 综合医院儿科 护理质量 护理敏感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否认作案者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将2012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共受理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39例否认犯罪事件案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案例的犯罪类型、否认犯罪事件时间、医学诊断、责任能力评定、否认犯罪事件的原因。结果有61.54%的案例是在归案时承认,但在司法鉴定时否认;医学诊断有79.49%的否认作案者具备一定的责任能力;否认作案的原因58.97%是为了逃避或推诿责任,有38.46%是受到精神类疾病影响。结论否认作案者有着较为特殊的犯罪学特征。

  • 标签: 犯罪 司法精神医学鉴定 建议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市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鉴定案例的特点。方法统计2009年8月-2016年8月某市要求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司法鉴定案例,对其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60例涉嫌刑事类案件的案例,有484例为涉及刑事责任能力评定的案例;55例为无精神病者,61例为躁狂发作者,87例为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227例为精神分裂症患者;51例为刑事责任不予评定,221例为无刑事责任能力,96例为限定刑事责任能力,116例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结论相关部位要将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工作大力加强,患者家属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管理,最大程度上避免发生精神病患者刑事案件。

  • 标签: 精神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鉴定案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疾病司法鉴定中刑事责任能力评定与精神疾病的关联性。方法对2014年1月-2016年12月60名法医精神病司法鉴定刑事案件中的刑事责任能力评定案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男性精神疾病患者出现违法犯罪的比重更高,无业人员比重更高,低受教育水平比重更高,未婚比重更高。结论精神病刑事责任能力大多没有现实动机,致人死亡可能性大。相关部门应该尽早发现这类患者,尽早实施治疗,减少对社会的危害。

  • 标签: 精神疾病 司法鉴定 刑事责任能力 精神疾病 关联性
  • 简介:摘要从近年的具体时间分析来看,医疗纠纷事件在不断的增加,尤其是因患者死亡而引起的医疗纠纷影响在不断的加强。从客观角度做分析部分医疗实践中的患者死亡,这与患者自身的身体状况有着显著的联系,但是一旦患者死亡,家属会将责任推向医护人员,这不仅导致了医疗纠纷,也打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这对于医护人员的工作实践来讲是十分不利的。针对此类情况,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了法医可以参加医疗事故的鉴定。从实绩分析来看,法医病理学尸检能够准确的分析和判断死因,这可以为医疗纠纷的有效解决提供帮助。基于此,本文就法医病理学尸检在医疗纠纷与医学司法鉴定中的作用和地位做讨论分析,旨在指导实际工作。

  • 标签: 法医病理学 尸检 医疗纠纷 司法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