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卒中患者进行居家护理的可行。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脑卒中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居家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日常生活能力等评分。结果所有患者在出院后1个月焦虑与抑郁程度得到改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观察组患者出院后SAS、SDS与AD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脑卒中患者采取居家护理可明显提高护理满意度,且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居家护理 脑卒中 可行性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病人施行优质护理干预的可行。方法收取我院6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并将胆总管结石患者分为两组,收取时间为2015年8月-2016年5月期间,观察组患者使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胆总管结石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病人施行优质护理干预具有可行,能有效减少胆总管结石患者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可行性 优质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脑中风施行中医护理服务的可行进行研究。方法通过收集2013年3月2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红篮球抽取法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施行中医护理服务和常规护理。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3.33%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IHSS评分、ADL评分及MMSE评分分别为(5.13±1.04)分、(79.03±8.52)分和(26.47±0.83)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脑中风施行中医护理服务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急性 脑中风 中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循证护理服务用于2型糖尿病病人中的效果。方法抽选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收治时间均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采取计算机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给予患者常规护理(对照组)与循证护理(观察组),比较上述两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与肌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均低于对照组,其肌酐水平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及肌酐水平,具有较高的可行,值得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 循证护理 血糖水平 肌酐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炎穿孔感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可行。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4年4月-2016年2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阑尾炎穿孔感染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循证组。常规组行常规护理;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对护理服务整体质量的满意度;(2)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疼痛护理质量;(3)并发症发生率。结果(1)循证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整体质量的满意度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循证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活动护理、疼痛护理质量显著比常规组好,P<0.05;(3)循证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阑尾炎穿孔感染患者实施循证护理的可行高,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阑尾炎穿孔感染患者 循证护理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实施一般护理,观察组实施系统的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的心理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负面心理情绪的改善极为有利,而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疗效的提升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 标签: 急性心肌梗塞 心理状态 心理护理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障碍的应用与可行。方法择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90例精神障碍伴顽固头痛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信封随机分组方案,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两组患者均采取基础止痛药物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56%与77.78%,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精神障碍伴发顽固头痛患者采取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方案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精神障碍 顽固性头痛 经颅磁刺激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神经外科监护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可行。方法病例资料来源于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就诊的100例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随机将100例患者分为PN组和EN组。PN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治疗;EN组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1)胃排空恢复时间、神经外科监护时间。(2)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和死亡发生率;(3)干预前和干预后患者血清白蛋白、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的差异。结果(1)EN组对比PN组胃排空恢复时间、神经外科监护时间更短,P<0.05;(2)EN组对比PN组肺部感染、电解质紊乱和死亡发生率更低,P<0.05;(3)干预前两组血清白蛋白、血糖和谷丙转氨酶相似,P>0.05;干预后EN组对比PN组血清白蛋白、血糖和谷丙转氨酶改善更显着,P<0.05。结论神经外科脑出血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可行高,可有效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和肝功能等,减少不良事件发生,缩短住院时间,对患者预后有益,值得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 脑出血患者 肠内营养支持治疗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儿科收治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220例,根据患儿的就诊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麻黄汤进行增减味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第6个月对患儿的复发情况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82.7%,观察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咳嗽缓解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第6个月的复发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医结合方法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临床症状与西药治疗比较时间明显缩短,且减少了不良反应率和临床复发率,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技术在临床应用的可行。方法将60例高度怀疑颅脑病变的儿童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剂量(120kV、200~300mA)和低剂量(120kV、90-150mA)进行64排螺旋CT扫描,分析两组受检者的图像质量和诊断价值评估,同时记录两组患者所接受的辐射剂量值。结果结果显示常规剂量图像质量略高于低剂量组,低剂量组图像比常规组图像颗粒略增粗,但不影响诊断质量。低剂量组所接受的辐射剂量远低于常规剂量组。结论儿童低剂量头颅CT扫描不仅可以明确胸部病变的诊断,而且能降低受检者所接受的射线辐射剂量。

  • 标签: 儿童 低剂量 头颅 CT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可行。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60例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产妇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取同期58例初产阴道分娩产妇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产妇产中出血量、分娩成功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及并发症。结果对照组中产妇产中出血量为(134.64±17.92)ml、分娩成功率为55.17%、新生儿Apgar评分为(9.01±0.57)分、新生儿窒息率为3.45%、并发症发生率为8.62%,观察组分别为(141.13±18.72)ml、51.67%、新生儿Apgar评分为(8.96±0.61)分、新生儿窒息率为5.00%、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是可行的。

  • 标签: 剖宫产 再次妊娠 阴道分娩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健康教育模式在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护理中的可行。方法选取我院60例消化内科住院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医护人员对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实验组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医护人员分别对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进行测评,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在护理前,两组患者在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而在对实验组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护理之后,患者的焦虑、抑郁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的评分都明显比对照组高,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化内科住院患者在对其实施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健康教育护理,可以明显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抑情况,进而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情,提升患者满意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消化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5月收治的80例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与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护理后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室护理安全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消毒隔离情况、手术器械准备情况和仪器设备使用情况、护理工作配合情况等不同项目评分方面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的临床可行较高,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还可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广泛推之。

  • 标签: 细节护理 手术室护理 安全性 临床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疗效及可行。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中随机选取73例并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的35例为对照组,六君子汤加减治疗的另38例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EFV1、FVC、EFV1/FVC优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君子汤加减治疗慢性阻塞肺疾病的临床疗效确切,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可推广。

  • 标签: 六君子汤加减 治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的可行及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6年8月收治的100例产妇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对照组进行无镇痛分娩,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进行镇痛分娩,对比两组分娩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3级与2级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级与0级疼痛率高于对照组,第一产程短于对照组。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具有较强的可行,能够减轻产妇疼痛,缩短第一产程,在临床上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腰硬联合麻醉 无痛分娩 可行性
  • 简介:目的分析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的可行以及其干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4月-2016年1月收治的行靶向治疗的癌症患者50例,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25例对照组患者和25例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标准护理方案和肿瘤护理计划;结果在自我护理能力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实验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病人靶向治疗活动中,实施肿瘤护理计划能让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以有效提升,让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癌症病人 靶向治疗 肿瘤护理计划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可行。方法收集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6月期间诊治的76例肺结核咯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数字随机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止血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止血起效所需时长。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止血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垂体后叶素治疗肺结核咯血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起效所需时间短,不良反应也比较少,存在治疗可行

  • 标签: 垂体后叶素 肺结核咯血 可行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中蒙医辩证疗法对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的可行以及安全。方法选择2013年08月~2015年08月慢性胆囊炎188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根据对慢性胆囊炎患者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法展开所有慢性胆囊炎患者的随机分组。临床采用中蒙医辩证治疗的方法对96例观察组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的方法对92例对照组慢性胆囊炎患者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慢性胆囊炎患者分别获得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慢性胆囊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88%),发现高于对照组(77.17%)极为明显(P<0.05)。结论针对慢性胆囊炎患者,临床采用中蒙医辩证治疗的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将胆囊炎患者的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凸显中蒙医辩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胆囊炎 中蒙医辩证 可行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列缺失患者行口腔种植修复与常规修复治疗的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接收的牙列缺失患者64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修复治疗,研究组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咀嚼功能评分、稳固功能评分、舒适度、美观度等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在牙列缺失患者中采用口腔种植修复治疗效果显著,且美观度、舒适度较高,有利于患者咀嚼功能及稳固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牙列缺失患者 口腔种植修复 常规修复治疗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的可行。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6年7月之间医治的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将其随机的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60例。均给予两组患者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治疗,而观察组则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将依达拉奉、血塞通结合进行治疗。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是83.3%,而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是91.7%,观察组(91.7%)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3.3%)的治疗有效率,组间对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都有降低(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高于对照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程度(P<0.05)。结论联合使用依达拉奉、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依达拉奉 血塞通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