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特应性皮炎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遗传过敏素质相关的皮肤病,具有慢性、复发性及炎症性的特点,一般10~20%的婴儿都会患上此症状。该炎症的发病机制和病因都非常的复杂,甚至涉及到免疫、环境及遗传等多方面因素,对婴儿的皮肤屏障功能造成严重的削弱及破坏影响。具体表现为婴儿表皮总丝聚蛋白开始减少或缺失情况,这是婴儿发病的主要因素。该炎症发病的主要特征是出现慢性湿疹样皮炎、皮肤剧烈瘙痒、干燥等,并且保持一种反复发作的情况。文章主要针对婴儿特应性皮炎的发病特点进行分析,并未此简述相应的护理对策以供参考。

  • 标签: 婴儿 特应性皮炎 发病特点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特点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患有咳嗽变异性哮喘的48例患儿,对其发病特点进行观察,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常见的发病时间在春季以及夜间,采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儿的病情。

  • 标签: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发病特点 针对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新生儿比理性黄疸的发病原因和临床的特点进行探讨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病理性黄疸新生儿163例,分析患者发病的原因和临床所表现出的症状,以及对接受治疗收到的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在经过治疗后发现,胆红素功能过低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因胆红素含量过多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8.95%,因胆汁排放异常而致病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1.25%。结论对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这一疾病,应该做到及时发现及时送医,这样可以使患者的治愈率有着十分明显的提高,同时不会给患者留下后遗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病理性黄疸 新生儿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的临床发病特点及治疗手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0月在本院确诊的45例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患者资料,研究患者的临床表现,并采用实验室分析、内镜检查的方式了解患者的发病特点。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实施针对性治疗,评价临床治疗的效果。结果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多为阵发性腹痛。血常规检查嗜酸粒细胞上升44例,所占比例为97.78%;腹水检查10例存在腹水,所占比例为22.22%。其中少量腹水5例,所占比例为50%;中量腹水2例,所占比例为20%;大量腹水3例,所占比例为30%。45例患者接受胃镜检查中,内镜检查主要表现为黏膜红斑,黏膜斑片状充血、糜烂以及息肉等。组织学表现为黏膜慢性炎,间质内嗜酸粒细胞浸润。接受对症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所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多具有腹痛、恶心等临床症状,通过血常规与内镜检查的方式有效判断患者的症状发展情况,并采用针对性的治疗方式,快速改善嗜酸粒细胞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嗜酸粒细胞性胃肠炎 临床发病特点 治疗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天出生及发病时的五运六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时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时及发病时的司天分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脾胃病先天出生及后天罹患的运气模式均为寒湿。

  • 标签: 脾胃病 五运六气 司天
  • 简介:摘要目的心房颤动是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现今研究支持其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近年来研究表明,除电重构以外,结构重构在心房颤动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中也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综合近几年研究进展,从细胞内钙超载,心房壁牵张,纤维化变性以及炎症因素4个方面对心房颤动中结构重构的几种主要机制予以综述。

  • 标签: 心房颤动 结构重构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因、发病率和病原学特点及具体治疗方法。方法将本院2015年3月-2017年4月间收治的70例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主要病因为微生物感染,发病率约为28.5%。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结论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病率较高,多因微生物感染所引起,临床治疗主要以抗生素为主,为提高临床该病症的治疗效果,降低耐药率,应提高抗生素使用的合理性。

  • 标签: 成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病因 发病率 病原学特点 治疗
  • 简介:(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人民医院山东日照276807)摘要本研究从消化道肿瘤的发病机制进行分析,并根据最新的文献总结出促使消化道肿瘤发病的基因以及基于此的基因治疗策略。

  • 标签: 消化道肿瘤 发病机制 治疗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门诊常见阴道炎患者的季节性发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了笔者门诊期间17274人次阴道分泌物的检查结果。结果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本地区最常见的阴道炎,其发病可能与本地区气温、湿度的季节性特点有关。

  • 标签: 阴道炎 季节性
  • 简介:摘要目前,口腔疾病已经成为一种普发性病症,尤其是牙周病,对口腔的危害极大,不但危害我们的牙齿,且会对全身健康造成影响。所以人们必须重视口腔卫生,对牙周病做好防范措施。本文针对牙周病进行了原因的分析,并探讨其防范措施。

  • 标签: 牙周病 发病原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颅内感染是常见的颅脑外伤后引起的并发症之一。由于外伤、手术等情况导致脑部密闭保护环境被破坏时,颅内感染的几率就会增加,此时亦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静脉给予抗菌药物也很难到达病所。因此,一旦发生颅内感染,治疗非常困难,治疗费用极其昂贵,病死率高,而且颅内感染常与脑积水、脑脓肿等同时存在,并相互促进而快速发展,往往造成严重的后果。本文就将颅内感染的最新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做一综述。

  • 标签: 鞘内注射 颅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甲状腺疾病构成比率及发病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体检科进常规体检人员2342例,检查发现患甲状腺疾病且转介至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患者259例,调查甲状腺疾病构成比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回顾性分析甲状腺疾病发病相关因素。结果在甲状腺疾病中,甲状腺功能亢进102例(39.4%),甲状腺功能减低74例(28.6%),甲状腺结节63例(24.3%),其中甲状腺癌2例(0.7%),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6例(2.3%),亚急性甲状腺炎14例(5.4%)。甲状腺疾病与性别、年龄、饮食习惯、心理压力、烟酒嗜好、甲状腺疾病病史、收入水平、环境因素等方面具有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甲状腺疾病发病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女性、中青年、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频繁摄入高碘食品、心理压力大、有烟酒不良嗜好、高收入、长期接触理化污染环境是甲状腺疾病的易感人群,研究其相关因素对于甲状腺疾病的病因预防、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构成比率 相关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5年1月-2016年12月入院8~15岁的儿童1562例,根据患儿的年龄进行分组,年龄<10岁为一组,年龄10~13岁为一组,年龄>13岁为一组,将三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三组患儿数据对比,患儿随年龄的逐渐增加,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便会增加,而且随着儿童年龄的逐渐增加,单纯性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提高极为显著,三组患儿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躯体化障碍的发病几率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加,而家长的文化程度与对患儿的教育程度同样影响着儿童躯体化障碍发病几率。

  • 标签: 儿童躯体化障碍 发病情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AH)是一组以肺血管循环阻力进行性增加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且不明,患者往往出现明显症状才就诊,错失了治疗的最佳时机使得疗效不佳。本文主要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PAH的发病机制和治疗作以下综述。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环境污染对支气管哮喘发病的影响,逐年增加的发病人数要求宁东医院医务人员提高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诊断的警惕性和诊疗水平,规范疾病的诊疗措施。方法对2012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所有支气管哮喘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矿区化工企业、电厂等的开工建设,严重影响矿区的环境,病人数量逐年增加,基层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警惕性不高,存在严重的诊断不足,治疗方面不规范。结论加强宁东医院医务人员对支气管哮喘防治知识的学习,提高诊疗水平,向环保单位提出合理的建议,加强环保监测,要求企业做好环保防范。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环境保护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我市城区社区居民糖尿病的发生和控制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原则,在2013年8月~2015年8月对我市6个县的18个社区456489名常住居民进行血糖监测和糖尿病相关的问卷调查。结果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发病率为14.33%,其中男性患病率为13.67%,女性患病率为14.95%,61~74岁老年人糖尿病患病率为21.82%,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01),而初中文化水平糖尿病发病率为18.78%,显著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组(P<0.05);城市居民糖尿病控制率为35.23%,女性为38.02%,男性为3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我市城市居民糖尿病患病率较高,而控制率相对较低,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加大控制疾病的力度。

  • 标签: 糖尿病 发病 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揭开精神分裂症病因(发病机制)之谜。方法通过采用追溯病因法、反复思考法和不断认识法,对一例典型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的全过程进行了详细、反复和长期多年的分析和研究。结果经过研究,显示本病病因(发病机制)为患者由于性格上的弱点,又由于受到一些精神刺激的诱导,滑入了一个难于自拔的精神“陷阱”。该“陷阱”分为心理病因层和生物病因层。心理病因引发生物病因。心理病因决定能否发病和预防;生物病因决定能否根治。结论本研究已明确该病具有包括心理病因和生物病因的两个病因,即是一个双层的精神“陷阱”。揭示了引发本病的关键的假暗示机制和“倒刺”效应。本研究发现该病是可以预防的。发现并提出了预防和治疗该病的精神疫苗。本研究证明该病是不遗传的。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理病因(思维陷阱) 生物病因(大脑损伤) 可预防 不遗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广州海珠区首次脑梗死(CI)、脑出血(CH)患者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7年12月脑卒中首次发病患者经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就诊收入我区的90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病规律及相关因素进行探讨。其中CI860例,CH40例;昼夜按600~1200、1200~1800、18~000、000~600共4个时间段;发病季节根据广州市区的亚热带地区气候特点按一年四季进行分析。结果首次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显著高于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其中脑卒中男性患者明显高于女性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血性性脑卒中发生于600~1200时间段居多,显著高于其他间期(P<0.05),且以春冬两季相对高发,夏秋两季相对低发;出血性脑卒中发病时间段集中于1200~1800,但季节规律性不明显。结论广州海珠区脑卒中患者首次脑卒中发病具有昼夜和季节性规律,在脑卒中防治工作中要充分考虑其发病规律性,并结合亚热带地区的气候因素,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脑卒中 首次 发病规律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层医院妇科门诊女性生殖道疾病发病情况进行分析。方法笔者所在基层医院拟定于2015年10月面向辖区内已婚育龄妇女开展生殖疾病免费普查活动,暂定次年9月为本次普查工作截止时间。该时间段内参加免费生殖疾病检查与接受问卷调查的女性共计3039名。结果参加本次免费普查的育龄妇女中患病女性有1295名(42.6%)。553例(18.2%)患宫颈炎,386例(12.7%)患阴道炎,249例(8.2%)患子宫肌瘤,64例(2.1%)患盆腔炎,43例(1.4%)患外阴疾病。结论加强落实育龄妇女生殖道健康普查、普治工作是降低女性生殖道疾病患病率的主要着手点,结合女性生殖道感染相关因素制定可行性干预措施。

  • 标签: 基层地区 妇科门诊 生殖道疾病 发病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