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以大学生为被试,用英文单词作为实验材料,采用加工分离实验范式计算出在不同的加工深度条件下有意识提取的贡献率以及无意识提取的贡献率。该实验的结果表明(1)在深加工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高于浅加工条件下的回忆正确率。(2)无意识提取成绩不受加工深度的影响,而有意识提取成绩要受到加工深度的影响。

  • 标签: 内隐记忆 外显记忆 加工深度 加工分离程序
  • 简介:摘要本文就对酸枣仁炮制加工方法及其伪品的性状鉴别做一简要综述,为其以后深入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酸枣仁 炮制加工 伪品 性状鉴别
  • 简介:摘要本文研究目的在于找出人类的各个感受器接收的信息、自身脑思维语信息,在大脑内如何进一步加工、整合各个信息成为相互关联的神经信息,并构成新的神经信息网络。研究中,通过对各感官神经信息、中枢神经信息的相互协调运作,作为研究入手点,发现在大脑中存在重要生理机制环节----神经结点。各神经信息,在神经结点为生理基础,建立起神经网络。神经结点是大脑记忆、大脑运转、运作的基础环节,它是构成大脑精神活动基本的生理基础。

  • 标签: 神经结点 神经网络 神经回路
  • 简介:摘要目的对特质性焦虑个体认知加工过程的本质展开探索。方法研究小组自2016年5月—8月于本市各个大学校园筛选出共计4617名符合正态分布的样本群体,最终确定特质性焦虑被实者376名。采用sMRI技术与Resting-statefMRI技术考察分析特质性焦虑个体不确定加工相关的大脑结构形态学特点与自发神经活动水平;结果特质性焦虑男性被实者焦虑平均分数为(40.74±6.17)分低于女性被实者(48.13±7.62)分(t=2.247,P=0.018);特质性焦虑分数与大脑右侧枕中回存在明显的负相关性(P<0.05);大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辅助性运动区的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正相关性明显,大脑左侧小脑与丘脑低频振幅波幅与特质性焦虑评分负相关性明显(P<0.05)。结论特质性焦虑个体进一步产生可能与大脑右侧枕中灰质皮层体积下降有关,特质性焦虑个体对关系信息的过度敏感及情绪情感信息及其感觉信息整合加工失调、紊乱是导致特质性焦虑个体异于正常控组个体大脑自发活动基线水平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

  • 标签: 特质性焦虑个体 大脑基础 不确定加工 神经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和评价血液透析中心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按照透析液的相关规范要求,建立质量控制小组,制定管理计划,措施落实到人,强化工作细节,加强督查,详细记录透析液监测结果,对异常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并持续改进。比较管理前后透析液内毒素及细菌菌落水平及透析患者C反应蛋白的高低。结果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后,透析液内毒素含量较管理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液细菌菌落和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降低。结论加强透析液细节管理,可以明显降低内毒素,细菌菌落及C反应蛋白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 标签: 透析液 内毒素 细菌菌落数 细节管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手法改进我科住院病人口服药延迟发放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病房口服药发放过程中的缺陷进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落实实施。结果药品延迟发放的件数由活动前的每周57件降低到活动后的每周25件。结论品管圈手法的运用可改进病房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减少隐患,提高病人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降低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诊断准确度,探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超敏CRP在疾病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5.4~2016.4期间48例经诊断为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为观察组,同时随机选取48例入院健康检查正常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抽取静脉血,对血液中超敏CRP、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进行检测。结果未治疗时对照组中性粒细胞比率、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水平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指标水平均有明显改善,两组指标水平比较差别无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小儿患者诊断中,对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比率及超敏CRP水平进行检查,能有效诊断患者疾病情况,同时反映反映患者恢复情况。

  • 标签: 疾病诊断 呼吸道感染 小儿 血常规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在尿沉渣检查中能看到其有形成分如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管型、细菌、精子及析出的结晶物质等,对于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的判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全自动尿沉渣检测 检测项目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孕妇在产前行免疫项目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探究。方法选择2015年5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8例预产期妇女,利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行常规产前检查,观察组59例,在观察组的基础上予以免疫项目检查,将两组妇女的高危妊娠发生状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妇女均出现了高危妊娠状况,观察组依据免疫检验结果及时实施了干预,最终观察组出现高危妊娠的概率为6.78%,远低于对照组的23.73%,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产前进行免疫项目检查,可以及早发现导致高危妊娠的因素,并能够及时实施干预、控制,从而减少对母婴的危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产前检查 免疫项目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溶血现象对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的健康体检者50例,抽取其静脉血分为两份,其中一份做溶血处理(观察组),另一份做正常血液标本(对照组),对比两份标本的各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测结果。结果两份标本的尿酸(UA)、血肌酐(Cr)、尿素氮(BUN)、甘油三酯(TG)等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钾离子(K+)、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CHOL)、总蛋白(TP)显著较高,空腹血糖值(GLU)、碱性磷酸酶(ALP)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溶血现象会影响到临床生化检验项目的检查结果,检验人员必须做好措施防止标本溶血发生,若出现溶血情况,必须及时补救或重新抽血以防误诊。

  • 标签: 溶血现象 生化检验项目 影响效果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生化检验工作中溶血现象会带来的不利影响及其防范措施。方法筛选38例因健康体检、于2015年11月—2016年11月进入我院的受检对象,提取其血样标本后,将其置入两个相同试管内,使A试管内样品处于溶血状态,B试管内正常样品则予以妥善管理,对其展开检验,观察其检验结果。结果A组ALT值(59.49±3.20)U/L,B组(43.06±2.40)U/L,(P<0.05);给予两组样品各检验指标展开比较,(P<0.05)。结论生化检验工作中,如果有溶血样本出现,就会对检验结果精准性带来不利影响,所以要重视防范工作。

  • 标签: 生化检验 精准性 溶血标本 防范措施 不良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200例观察对象,一组为肝硬化患者作为观察组,一组为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观察对象检验结果。结果观察组AFU、ADA、GLDH、PAB、NAG、LAP、ASTm,与对照组相比,AFU、ADA、GLDH、NAG、LAP、ASTm均高于对照组,但PAB检测结果有所降低,P<0.05。结论生化检验项目在肝硬化患者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值得研究。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肝硬化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在国外项目工程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了影响国外项目工程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并提出了缓解心理压力的对策与建议。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采集血液标本中高脂血标本是常见的类型,虽然其并不会对所有检查项目都造成干扰,但其对临床一些检验项目如生化检验、血凝检验、放射免疫检验等的检验造成干扰,从而影响其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不利于指导临床疾病诊疗。本文在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注意事项的基础上,分析高血脂标本产生的原因,并总结高脂血标本对临床某些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同时提出应对和消除这种干扰的措施,从而期望减少临床高脂血标本及其对临床检验项目的干扰,提高检验项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便能很好的指导临床疾病诊疗。

  • 标签: 高脂血标本 临床检验 干扰 消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体检者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和对策。方法对2500份体检报告进行体检项目漏检统计,同时,通过电话采访或网络咨询的方式了解漏检者出现体检项目漏检的原因。结果通过对2500份体检报告进行体检项目漏检统计和分析可知,总共有893份体检报告存在漏检项目,占到总数的35.72%(893/2500)。在所有漏检项目中心电图漏检的概率最大,达到22.51%;大便常规漏检的概率最小,为5.82%,得出以下漏检原因体检意识薄弱、轻视手工检、害怕查出问题、工作忙怕麻烦体检服务不满意,体检意识薄弱的总人数达到了236(名),占到总数的26.43%。结论为了减少或者是避免出现漏检的情况,应当重点做好以下内容第一,加强对体检重要性的宣传;第二,对体检者的个人隐私给予必要的保护;第三,优化医院的体检环境;第四,优化体检流程设计为工作繁忙者提供人性化的体检服务。

  • 标签: 健康体检 体检项目 漏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化检验项目在诊断肝硬化疾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检验的35例健康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甲组;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乙组。对这35例健康者与35例肝硬化疾病患者进行检验,观察并分析两组受检者的检验结果。结果经过检验后,甲组健康者的AST值、TBIL值、ALB值、CRP值、ACE值均低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甲组健康者的A/G比值高于乙组患者,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肝硬化疾病进行生化检验项目检测,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是否患有该疾病,以及观察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为肝硬化疾病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利于患者及时治疗。推广使用的价值较大。

  • 标签: 生化检验项目 诊断 肝硬化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的影响,及其效果分析。方法在国内外标本溶血对生化检验结果影响的研究基础上,分析影响,及其效果。结果标本溶血前后,ALT、AST、LDH、CHOL检验值高于溶血前,ALP、GLU低于溶血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溶血前后BUN、CREA检验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本溶血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标本溶血现象。

  • 标签: 标本溶血 生化检验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路感染诊断中尿常规检测项目的应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120例观察对象(2015年10月17日到2017年3月17日期间),其依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员)、观察组(尿路感染者),各60例,对比两组联合检测及单项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WBC>25个/uL为75.00%、NIT阳性率为58.33%、LEU阳性率为81.67%、三项并联阳性率为75.00%、三项串联阳性率为46.67%,均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对尿路感染患者采取尿常规检测,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对提高临床诊断符合率具有重要作用,值得研究。

  • 标签: 尿路感染 诊断 尿常规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686”项目的实施探讨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项目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重要性及对社会的稳定性。方法从我省呼市地区纳入管理的患者中随机抽取200例患者其中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外10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随访调查结果分析和肇事肇祸量表评定了解患者的病情复发和肇事肇祸倾向。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复发率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康复期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和管理有利于提高家属和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从而降低复发率,肇事肇祸倾向也明显降低从而增加了社会的稳定性。

  • 标签: 重性精神精神疾病 &ldquo 686&rdquo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