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伸肌腱止点撕脱后垂畸形患者的手术意愿及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方法以2015年9月—2018年4月在我院就诊的伸肌腱止点撕脱后垂畸形患者148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48例患者接受手术118例(79.7%),30例(20.3%)患者拒绝手术;(2)通过比较发现影响患者手术意愿的因素有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伸肌腱止点撕脱引起垂畸形的了解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有关(P<0.05),且通过组内比较发现知识水平越高及收入水平越高的患者越愿意接受手术治疗(P<0.05)。结论伸肌腱止点撕脱导致垂畸形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更多,年龄、知识水平、收入水平、婚姻状况、工作性质、对疾病及对手术知识的了解等因素影响患者对手术的选择。

  • 标签: 指伸肌腱 垂指畸形 手术意愿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原因,制定和采取预防措施。方法对我院2449例剖宫产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探讨。结果2008~2009年我院住院分娩总人数为2993例,其中剖宫产2449例,剖宫产率为81.82%。剖宫产征顺位前5位为社会因素、梗阻性分娩、疤痕子宫、头盆不称、胎膜早破。结论严格掌握剖宫产征,制定和采取相应对策,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指征剖宫产率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吻合动脉在末节断指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13年-2015年(每年选取50例)使用单纯吻合动脉的方法末节断指再植的150例(156)的病例进行回顾与分析。所有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动脉端端吻合,对于缺损较多的患者要采用对侧动脉移植后的方法进行端端吻合,并且要尽量对优势侧动脉进行吻合,之后要进行甲床放血,维持2~5d后,建立有效循环。手术结束后,要对再植的成活率进行统计分析,患者出院之后,至少要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患者的再植的恢复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6中,成活146,失败10,成活率为93.6%,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12个月的随访,患生长良好,甲床毛细血管充盈且正常,腹饱满,指甲的后外形与健侧相比并未明显的异常,皮色及皮温正常,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恢复良好。成活率与失败率对比P<0.05,在统计学上具有意义。结论采用单纯吻合动脉对末节断指进行再植,有很高的成活率,不影响外观、感觉能力以及运动功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单纯吻合指动脉 末节断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终末期患者营养治疗的征和对策。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肿瘤终末期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抗肿瘤治疗,根据肿瘤的类型选择对应的放化疗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营养治疗,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对照组的总发生率为35.00%,观察组的总发生率为1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终末期患者给予营养治疗,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患者的痛苦体验,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终末期 营养治疗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
  • 简介:摘要正畸矫治设计主要根据患者的主诉、错牙合类型、错牙合形成的机制以及矫治时患者的生长发育潜力等因素而制定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错牙合畸形,在中国、日本、韩国人群Ⅲ类错牙合畸形发病率为4%~14%1。成人生长发育已基本停止,所以其治疗方案的制定有别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高峰期的青少年。本文主要针对近年来骨性Ⅲ类患者的手术征的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为临床医生在制定矫治方案时提供参考。

  • 标签: 骨性Ⅲ类 手术指征 正畸-正颌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率逐年升高的主要因素,探讨合理降低剖宫产率的可行措施。方法对我院近4年(2012-2015年)所有剖宫产病例的手术征构成及主要顺位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剖宫产占分娩总数的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2.剖宫产各因素所占的比例发生了变化,瘢痕子宫、妊娠合并症、社会因素剖宫产率上升。结论目前剖宫产手术征已超过单纯医学征的范围1,因此提高对剖宫产的认识,加强孕妇围产期保健和监护,鼓励阴道分娩,正确把握剖宫产征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骨骺损伤中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7月—2017年3月诊治的骨骺损伤患儿共计86例为研究样本,患儿均以早期切开手术解剖复位后,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固定。结果手术后4周以X线片进行复查,86例患儿中优43例,良41例差2例,本次治疗的有效率为97.67%。结论在小儿骨骺损伤中以微型掌骨钢板进行固定治疗可达到比较好的解剖复位效果,有助于促进患儿关节活动度恢复,该治疗方案疗效确切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骨骺损伤 儿童 钢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非征剖宫产对泌乳二期延迟的影响。方法以40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阴道分娩组)以及400例非征剖宫产产妇(剖宫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放射免疫法对产妇产前及产后24h、48h、96h的血清垂体泌乳素(PRL)水平进行检测,观察产后乳母泌乳始动时间并对比分析。结果剖宫产组和阴道分娩组在产前以及产后96h的血清PRL水平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产后24h以及48h阴道分娩组产妇的血清PRL水平显著高于剖宫产组,且其泌乳始动时间显著短于剖宫产组,P均<0.05,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非征剖宫产可对产妇分娩后泌乳二期产生显著的延迟作用,临床应积极倡导自然分娩方式,以保证新生儿的母乳喂养。

  • 标签: 非指征剖宫产 泌乳二期 延迟
  • 简介:摘要目的以总体重、去脂体重以及体表面积为参数,计算超重病患上腹CT增强中所需碘含量,对比增强后图像质量以及强化效果,并分析增强后肝脏每克碘CT变化值与体参数的相关性。方法选取90个身高体重指数大于24的超重病患,随机分配为三组总体重组、去脂体重组以及体表面积组。结果三组所得图像均能满足诊断要求。在造影剂总量方面,TBW组明显多于LBW组(P<0.001)以及BSA组(P<0.001),而LBW以及BSA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410);强化效果显示,TBW过度强化数量明显高于LBW(P<0.001)以及BSA组(P<0.001)。结论在腹部增强扫描方案中,使用LBW或BSA体参数来设定扫描方案,既可以有效满足诊断要求,又可以根据病患个体差异性制定更好的扫描方案。

  • 标签: 体指参数 多层螺旋CT 造影剂 肝脏 身高体重指数
  • 简介:目的对照研究在自生训练和暗示温升高的过程中,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的变化情况。方法根据受暗示性高低,将被试进行匹配,分为:受暗示、自生训辣组和对照组。每组12人。分别测量每组被试的基线生理指标和训辣中及训练后的生理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手指温度、心率、T波幅度变化都不显着,受暗示组在受暗示后与基线比较,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T波幅度下降显着(P<0.05),心率变化不显着;自生训练组在训练后与基钱比较,T波幅度显着升高(P<0.05),手指温度升高接近显着水平,心率无显着变化;受暗示组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被试的受暗示性呈显着正相关(P<0.05)。结论自生训练组的升温幅度与受暗示性则无顾着相关;自生训辣组和受暗示组的手指温度升高幅度与基线温度均呈显着负相关。

  • 标签: 手指 心率 T波 对照组 暗示性 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电击伤致双手多坏死复杂皮瓣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总结临床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分析1例被高压电击伤致全身多处,双前臂严重烧伤,双手多坏死的患者,行双手腹股沟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成效。结果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后皮瓣成活,康复出院。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床上训练,取得患者积极主动配合,术后患肢严格的体位管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对皮瓣成活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双手多指坏死 皮瓣移植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因素的影响,大城市剖宫产率居高不下。我院增设孕产期心理门诊,掌握每位孕妇的心理特点,做好心理疏导,让产妇达到最佳心身状态;帮助产妇适应新的社会角色和生活环境,解除紧张、恐惧心理,减轻疼痛;最终对其生产方式给予心理干预,降低未具征的剖宫产率。二胎政策的开放,人们对顺利生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减轻疼痛、保证母婴安全。因此对未具剖宫产征的产妇进行产式干预,亦对二次生育的顺利进行做好了铺垫。

  • 标签: 心理门诊 未具剖宫产指征 产式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喉佐治婴幼儿鹅口疮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3月因鹅口疮在我院儿科就诊的患儿76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两组均给予2.5%碳酸氢钠清洁后,用制霉菌素粉末涂口腔3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开喉喷雾剂(儿童型)口腔喷药一周,两组治疗3天后评价疗效并随访3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5%,复发率为17.5%,对照组总有效率76%,复发率32%,两组有效率比均有显著差异(χ2=4.82,P<0.05)。结论开喉喷雾剂治疗婴幼儿鹅口疮具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婴幼儿易于接受等优点,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的疗法。

  • 标签: 婴幼儿鹅口疮 开喉剑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口腔溃疡的治疗现状,联合治疗方案(蒙脱石散+开喉)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到我院进行治疗的90例口腔溃疡患儿。将全部患儿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采用蒙脱石散进行治疗;观察组45例,采用联合治疗方案(蒙脱石散+开喉)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经过联合治疗(蒙脱石散+开喉)后,有效率为95.56%;高于采用蒙脱石散单独治疗的对照组患儿(8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蒙脱石散单独治疗相比,联合治疗(蒙脱石散+开喉)的治疗效果更加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儿的疼痛、红肿等症状,加快溃疡面的愈合,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蒙脱石散 开喉剑 小儿口腔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从我院中选取2015年9月到2017年8月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90例,运用随机数表的方法将对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对照组突发性耳聋患者采用地塞米松,而在观察组中,则采用甲泼尼龙对突发性耳聋患者进行治疗。最终,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观察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达到了88.89%,而在对照组中,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效率则达到了84.44%,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不良反应之间,同样存在差异,但数据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患者中分别采用地塞米松与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最终均达到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甲泼尼龙的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地塞米松的治疗效果,具有更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地塞米松 甲泼尼龙 突发性耳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生物应力刺激法防治足、踝部损伤制动后局部骨质疏松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来我院就诊的30例骨科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17例)与对照组(13例)。观察组使用生物应力刺激法进行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3d,8周,以及12周后的骨密度加以对比。结果治疗3d与治疗8周后,两组患者骨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2周,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者的骨密度更接近于正常水平,组间数据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使用外固定术的踝部/足部骨折韧带受损者,使用踩顶床头或者多次叩击足部的方式,在防治患侧跟骨骨质疏松方面疗效显著,全面提升患者的生活品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生物应力 踝部损伤 骨质疏松 骨密度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胸腔镜经突下肋弓下切口行胸腺肿瘤切除术时,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的止血策略,探讨生物夹及镜下缝合在该术式中血管出血时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8年8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胸外科行胸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其中出现无名静脉损伤出血20例,根据损伤部位不同,分别有左无名静脉损伤8例,左无名静脉与上腔静脉移行交汇部损伤12例。血管均为部分血管壁损伤未完全离断,据术中情况采取生物夹夹闭和缝线缝合方法止血。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21岁~72岁。体重48kg~75kg。结果术中无扩大切口,无中转纵劈胸骨,术后无二次开胸止血,手术止血时间10~60min,平均22min,手术时间50~175min,平均105min。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治疗效果满意。结论经突下及肋弓下切口行纵膈肿瘤切除术中,无名静脉损伤出血,生物夹及镜下缝合止血效果确切,安全,可行,远期效果有待观察。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语言沟通及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治疗影响。方法此研究中共90例研讨对象,此90例患者随机抽取于我院2015年3月-2016年5月收治的精神病患者内,按随机分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和45例研究组(语言沟通+心理护理),对比此两组护理方式对治疗的影响。结果对比其配合度,研究组(91.11%)高于对照组(77.78%),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等评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将心理护理和语言沟通护理方式应用到精神病患者中,可提升治疗疗效,协助其疾病恢复,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