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关于儿童期的界定,生理学界大致有4种看法:始于出生时、始于概念(怀孕母亲对儿童的概念)、始于胎动初觉、始于婴儿期结束后。广义的界定,泛指法定成人年龄以下;心理学界将下限界定在儿童期或少年期[1]。教育辞典、当代西方心理学新词典则指出儿童期一般为6~12岁之间,又称学龄初期或小学期。由此可见,儿童期广义上是个体从出生到青春期,狭义上指6~12岁之间。

  • 标签: 教育辞典 人格教育 童期 西方心理学 理学界 元认知意识
  • 简介:摘要每个人都有性格的不同侧面,不同侧面的性格也可以用不同的形象来表达。将护士性格中职业角色化的照料者子人格在工作时进行调用和培养,可以使护士在护理工作中更舒适、自然地以照料者身份给予患者治疗和护理,是既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又可以提升护士心理成长和心理健康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调用 培养 照料者 子人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职学生的主观幸福感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提高在校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自填式问卷调查方法对某市3所高职院校1039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总体幸福感量表、艾森克人格量表;结果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5.21±10.38)分。主观幸福感与内外向呈正相关,与神经质、精神质呈负相关;结论高职学生主观幸福感基本上处于全国平均水平。人格神经质对主观幸福感影响最大,其次是内外向和精神质。

  • 标签: 高职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的人格特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采用总体主观幸福感量表(GWB)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Q—RSC)对30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总体幸福感与神经质因子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因子呈现显著的正相关,总体幸福感虽然与精神质因子存在负相关,但相关并不显著。因此,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内外向和神经质因子与主观幸福感关系最为密切,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

  • 标签: 大学生 主观幸福感 人格特征
  • 简介:乐商是近几年积极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一个新视角,影响到个体健康水平、婚姻质量、事业发展、收入水平等方面。本研究采用大学生乐商量表与大五人格量表对493名在校本科生进行测量,通过统计分析探讨人格特质与乐商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乐商水平较高,不存在年级、性别差异;2大学生大五人格各维度与乐商各维度具有相关关系;3大学生大五人格中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3个维度对乐商总分具有较高的预测力;神经质、外倾性、开放性、宜人性对乐商各维度均有较大影响力。

  • 标签: 大学生 人格特质 乐商
  • 简介:探讨高职高专学生自我控制、人格特质与手机依赖的关系。采用手机成瘾倾向量表、大学生自我控制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专科学校966名学生施测。结果显示:1高职高专学生手机依赖得分为(41±11)分,与理论均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4,P〉0.05);2手机依赖高分组与低分组在神经质(t=6.621,P〈0.01)和精神质(t=2.223,P〈0.05)维度、自我控制总分(t=5.342,P〈0.01)及冲动控制(t=3.282,P〈0.01)、抵制诱惑(t=2.645,P〈0.01)和专注工作(t=2.438,P〈0.01)维度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的影响中起中介效应。说明手机依赖与自我控制呈负相关、与人格特质呈正相关,自我控制在人格特质对人机依赖影响中起中介效应。

  • 标签: 人格特质 自我控制 手机依赖 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