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是现代一种电子装置,能够代替患者受损病变的听觉器官,将声音转化为电信号传入人体内耳耳蜗中,对残余的听神经产生刺激,从而使大脑可以产生听觉。现在为了使这种装置可以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取得良好的疗效,现将人工耳蜗植入患者的健康教育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术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的护理。方法对术后患者通过严密的病情观察,切口引流管的护理,疼痛护理和并发症的预防以及早期功能锻炼,预防膝关节感染等护理措施,从而大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减少病人的痛苦,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功能。结果通过对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合理到位的护理措施,及充分做好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结论通过精心护理,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均在术后10天出院,现将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 标签: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早期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术前(2.05±0.95),术后3天(2.25±1.25),术后10天(5.25±1.65),术后14天(9.35±1.05)。Harris评分评定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前(23.45±9.5),术后2周(55.85±6.25),术后6周(69.75±12.05)。结论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康复采用早期康复训练,更好的恢复肢体功能并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早期康复训练 肢体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的护理结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6年10月,我院接收并给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实施救治的患者84例作为研究样本,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以往最常应用的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组则采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开展护理工作。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及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给予对应护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操作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对应数值,提升趋势显著(P<0.05)。结论对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方式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用人性化护理模式,护理结果显著,有助于缩短患者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操作时间,同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对护理模式的满意度。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对女性生殖健康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站2016年3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人工流产术患者200例患者,分析患者中出现生殖健康问题的比例,同时分析生殖疾病的原因。结果200例患者中发生生殖感染者为18例,占比9%;其中附件炎为3.5%,宫颈炎2%,阴道炎1.5%,盆腔炎为1.5%,其他为0.5%,其中有过人工流产史的患者要多于无人工流产史的疾病发生率。结论人工流产术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发生殖道感染,需要做好对应的健康知识宣教,做好避孕与生殖健康工作。

  • 标签: 人工流产 女性 生殖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超导可视人工流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6年10月间收治的240例要求行人工流产术的早孕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实施传统人工流产术,实验组实施超导可视的人工流产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实验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平均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平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于传统的无痛人工流产术,超导可视人工流产术克服了以往手术盲目性的特点,操作更加简单、直视,可快速寻找妊娠囊以降低宫腔内的操作次数,降低患者痛苦,同时还可以及时观察宫腔内是否有剩余残留物,降低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超导可视人工流产术 传统人工流产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卡孕栓在人工流产术前应用的效果。方法对早期妊娠的未产妇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术前1~2小时阴道后穹窿置卡孕栓1mg,对照组直接行人工流产术。对两组患者扩宫率、宫颈损伤、手术出血、人流综合征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宫颈软化松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卡孕栓对子宫颈有明显软化松弛作用,减少发生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几率,疼痛减轻,术中出血减少,手术时间缩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卡孕栓 人工流产术前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无痛人工流产与传统流产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传统流产与无痛人工流产的患者各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手术时间、宫颈松弛度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无痛人工流产组的患者在手术出血量方面与传统手术无明显差异(P>0.05),在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宫颈松弛度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低,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无痛人工流产 临床疗效 传统手术流产 术后并发症
  • 简介:摘要颅脑损伤患者因呼吸中枢抑制、咳嗽反射消失或减弱、合并颅底骨折致出血、脑脊液漏等原因,一般都需要建立人工气道。人工气道建立是颅脑损伤患者的抢救措施之一,对处于昏迷状态的颅脑损伤患者建立人工气道可便于他们的呼吸管理。人工气道的建立在保持气道通畅、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证充分供氧、纠正二氧化碳蓄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在人工气道建立后进行及时有效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保证成功抢救颅脑损伤患者的关键。因此,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应有效建立人工气道并做好人工气道建立后的护理。

  • 标签: 颅脑外伤 人工气道 建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流产并发症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采用人流手术的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在人工流产术中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类型和发生率,以及所采取的防治措施。结果人工流产综合征发生率显著多于子宫出血、子宫穿孔和人流不全等并发症(P<0.05);初次妊娠者的人工流产综合症发病率低于两次或两次以上妊娠者(P<0.05);妊娠时间>2月妊娠者的人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妊娠时间<2月的妊娠者(P<0.05)。结论人工流产综合症为人流术后发病率最高并发症,其发病率与妊娠次数和手术时的妊娠时间有关,妊娠次数多或者手术时妊娠时间>2月的并发症发病率高。

  • 标签: 人工流产 并发症 原因 防治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6月—12月期间于我院行重复人工流产的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给予试验组患者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并对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试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相比P<0.05。结论重复人工流产护理中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复人工流产 心理护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重复人工流产病人的影响。方法从我站选出重复人工流产病人54例,按照入站的先后顺序随机将病人分成两组,组一27例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组二27例为观察组,实施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SDS评分及疼痛程度,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护理干预后SDS评分及疼痛程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消除病人不良的心理状态,减轻病人疼痛,提供心理指导,加快病人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人工流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服务站及外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30例人工流产者,按患者住院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例。观察组实行产后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对照组实行常规处理,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人流后自觉实施避孕措施情况比较,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非意愿妊娠率分别为13.33%、33.3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计划生育服务干预应用于人工流产患者术后,可加强对避孕节育知情选择的认知度,使农村育龄妇女(年龄22~40岁)能在今后正确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避孕节育措施,从根本上控制人工流产率,降低非意愿妊娠率。

  • 标签: 人工流产 计划生育服务干预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优质护理运用于人工流产患者后对其意外妊娠的影响。方法将我站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行人工流产术患者设为对照组,术后进行普通人工流产术后护理,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行同样手术的7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进行优质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意外妊娠发生的概率、对避孕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掌握水平。结果手术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再次意外妊娠发生率为3.80%,明显低于对照组7.95%,观察组患者对避孕及生殖健康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率为97.47%,高于对照组88.6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运用于行人工流产术患者的术后护理中可以显著降低其后期发生意外妊娠的概率,并能增加患者对相关知识的了解,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优质护理 人工流产 意外妊娠
  • 简介:摘要意外怀孕而行人工流产,尤其是重复人工流产严重影响着广大育龄妇女的身心健康,其发生原因总体归结为未避孕或避孕失败。随着实践发展,法律及计划生育政策约束的逐渐减弱,避孕方式实行自我知情选择。PAC服务模式既尊重了患者的避孕知情选择,又能提高女性对人流危害及避孕知识的了解,增加自我避孕防范意识,提高正确避孕率,有效降低人工流产,避免重复流产。

  • 标签: 流产 关爱干预 重复人工流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干眼症治疗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的临床疗效。方法研究开展于2016年1月—2017年月,将在此期间收治的50例干眼症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予以人工泪液治疗,研究组患者予以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联合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经治疗取得的治疗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与泪液分泌量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对干眼症治疗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人工泪液联合治疗,疗效显著,适合眼科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干眼症 非甾体类抗炎药 人工泪液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应用于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98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且意识清醒患者列为观察对象,以随机分配原则分为两组(49例/组),机械通气脱机过程中采用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为观察组,统计两组患者的情绪焦虑、精神抑郁评分及脱机成功率。结果经统计显示,观察组焦虑情绪、精神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脱机成功率为87.76%(43/49)同样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35/49),P<0.05。结论人工气道机械通气患者脱机过程中,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人工气道机械通气 脱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组合型人工肾治疗透析患者抑郁症的疗效观察。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4月到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尿毒症患者60例,以入院顺序进行编号,双号为对照组进行单纯的血液透析治疗,单号为观察组进行进行组合人工肾(血液透析+血液灌流)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抑郁情况。结果进行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的抑郁情况,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对照组抑郁人数明显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患者的抑郁率(46%)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率(76%),差异明显,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组合型人工肾治疗透析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患者的抑郁情况大幅下降,值得推广。

  • 标签: 组合型人工肾治疗 透析患者 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的视觉功能。方法抽取至我院手术的单纯白内障患者给予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55例(80只眼),其中一组植入非球面多焦点人工晶状体(20例,30只眼),简称多焦组,另外一组植入非球面单焦点人工晶状体(35例,50只眼),简称单焦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高阶像差及脱镜率。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术后均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术后3月5mm瞳孔下多焦组全眼总高阶像差无统计学差异,球差多焦组较单焦组稍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球面多焦点组的脱镜率达到93.3%,非球面单焦点组达到58.0%(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中给予不同的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均可获得良好的视力效果,两组术后总高阶像差无明显差异,但脱镜率多焦组明显高于单焦组,全程视力效果好,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植入术 种类 视觉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原因。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50例患者均为2012年4月至2015年1月期间入院,对上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总结其术后疼痛的原因。结果关节内因素占比同关节外因素占比比较,明显较高,P<0.05。结论关节内因素与关节外因素属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重要原因,临床应当结合致痛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处理,以减轻患者术后的痛苦感。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疼痛原因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