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认为这种心理因素是致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乃是中医学理论的独特见解;采取以情胜、以情制的心理治疗方法,更是中医学理论的一项创举。可致病亦能治病的心身统一观,充满着唯物辩证法,是中医学宝库的精华之一。其理易明,其法难施,然而古代许多医家巧妙地以言语为主要手段成功地治疗了为数甚多的疾病。

  • 标签: 中医理论 言语疗法 情志疾病 怒胜思 思胜恐 恐胜喜
  • 简介:摘要由于受因素的影响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本文依据作者多年临床心得并采摘名医大师之铭训,从六个方面入手,提出了致病的具体措施和方法(1)心病心治;(2)重塑心境;(3)移情转;(4)加强沟通;(5)五相胜;(6)认知行为疗法。其目的是消除病因、纠偏防变、促进疾病康复。

  • 标签: 情志因素 疾病 心理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截瘫康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的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5年1月~2015年11月,纳入对象截瘫康复期47例,经数字法分组。22例入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25例入观察组,施行中医护理。组间对比。结果两组中观察组护理后HAMD更低,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截瘫康复期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后,抑郁程度明显减轻,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截瘫康复期 中医情志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护理治疗郁证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94例郁证患者,将其按照随机双盲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实施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方剂配合中医护理治疗郁证的应用,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郁证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初产妇接受中医护理对其产后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初产妇120例,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产后护理,实验组则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初产妇干预结果的差异性。结果实验组初产妇产后抑郁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初产妇接受中医护理,能够较好改善其产后心理状态,意义重大。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初产妇 产后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对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门诊进行诊治的46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妊娠高血压疾病西医护理,观察组联合采用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护理舒适度和心理状态评分值。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的剖宫产率为30.43%,胎盘早剥率为8.69%,产后出血率为8.69%,HPLLP综合征发生率为4.35%,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联合西医常规护理可以显著提高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中医情志护理 西医常规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方法随机抽取本院2016年4月—2018年4月期间诊疗的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照11分配原理,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各45例。即A组患者使用中医疗法,B组患者使用中医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生活质量。结果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100.00%,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HAMD评分较差于B组,即两组患者各数据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中医疗法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进行治疗,能够显著增强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其生活质量,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治疗 中医情志疗法 脑卒中后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医护理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56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实施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焦虑、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生理状态、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生活总满意度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能够有效改善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透析 中医情志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心理,从中医心理学的角度探索相胜法治疗网络成瘾的临床操作方法。方法首先阐述相胜法的作用机制及其治疗网瘾的优势,其次,借助案例说明相胜法治疗网瘾的临床运用及注意事项。结果相胜法治疗网瘾疗程简单、疗效显著。结论相胜法治疗网瘾体现了中医辩证施治的治疗原则,形式上不拘一格,能够契合现代心理学各家之所长,为网瘾的治疗研究提供了一个本土化的临床思路。

  • 标签: 网络成瘾 情志相胜疗法 中医心理学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疗法配合针灸治疗中风病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治疗组予以情疗法进行干预,治疗前后予以NIHSS评分比较。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与干预前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中医疗法在配合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中有明显作用,对提高中风患者康复及生活治疗有重大意义。

  • 标签: 中风病 情志疗法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结合临床路径干预对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护理所取得的效果,以方便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方法本文选择的研究时间为2017年2月到2018年6月,所有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本研究选择108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方法分为常规护理组和联合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54例。对本研究常规护理组落实常规护理,而联合护理组则配合采用情护理方案,结合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进行评价和比较。结果对于两组患者的康复护理依从性、治疗效果、负性情绪进行评价,联合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为患者选择护理联合临床路径护理方案进行护理可以帮助患者提升康复护理的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缓解负性情绪,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情志护理 临床路径 缺血性中风急性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联合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心理状态和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回顾58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应激反应变化及并发症。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均得到改善,观察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中与术后应激反应指标对比差异显著,观察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讨论子宫肌瘤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结合护理干预,有效舒缓患者焦虑、抑郁情绪,降低手术应激反应,术后并发症少,干预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理状态 应激反应 子宫肌瘤 情志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情护理对老年患者精神状态的影响。方法对我院老年病科2014年一季度收治的223例患者,进行情感关怀、认知矫正、放松训练等护理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患者的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总分、躯体症状和精神症状得分明显下降,护理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护理能有效缓解老年病科患者的焦虑症状。

  • 标签: 老年 情志护理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关于中医护理方法在肿瘤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所取得的效果探究。方法本文所收治的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所收治的肿瘤介入治疗的患者,调查时间为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本研究选择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中医护理组,平均每组患者均为34例,分别对两组患者落实常规护理中医护理,评价两组患者落实不同护理以后的情绪质量。结果比较本研究两组患者护理以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本研究常规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为58.82%(20/34),中医护理组的治疗依从性为91.18%(31/34),两组患者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从拒绝、紧张、合作三个角度对患者的情绪状况进行评价,本研究中医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对于肿瘤介入治疗患者在进行护理的时候,为患者落实中医护理干预方法进行指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患者提高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情志护理 肿瘤介入治疗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廖志峰认为之郁是抑郁症的主要致病因素,与风、寒、暑、湿、燥、火、痰等病机引起不同。但失常是否会造成抑郁症,除与精神刺激强度、持续时间长短以及社会言语活动减少等有关外,也与患者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等生活状况密切相关。型抑郁症的病机主要为肝失疏泄,气郁化火,心肾阳虚,心气血虚。采用辨病与方证施治相结合的方法,通过数据挖掘,分析了抑郁的中医证候规律,将抑郁症分为三型,治疗上采用疏肝解郁理气,交通心肾和益气养血安神,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廖志峰 情志抑郁证 辨证论治 疏肝解郁理气
  • 简介:摘要从中国传统医学及相关文献分析脾胃病与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心理疏导疗法在脾胃病中的运用。

  • 标签: 脾胃病 情志 心理疏导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和饮食调护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自2015年4月-2016年7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97例,按随机分类法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护理组患者给予护理和饮食调护,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和心理状况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经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77.09%,两组比较差异较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较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状况评分护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胃炎的患者实行情护理和饮食调护能够帮助患者加快恢复速度,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情志护理 饮食调护 慢性胃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脑卒中患者应用情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6年2月间在我院确诊并进行治疗的脑卒中患者88例,遵照随机投掷法给予分组,研究组44例行一般护理,对照组44例除一般护理外还应给予护理,对比两组间心理情况。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得到改善,P<0.05。结论护理的应用降低了患者的负面情绪。

  • 标签: 情志护理 脑卒中 康复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配合穴位按摩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的影响效果。方法纳入此研究中的50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根据单双号方法将其划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则选择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情护理配合穴位按摩模式,对两组患者的康复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分别经过护理后,其观察组患者的SD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同时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数据之间因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在临床护理中应采用情护理配合穴位按摩模式,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同时提升其生活质量。

  • 标签: 情志护理 穴位按摩 脑卒中 抑郁 康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