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分为两组,即观察组(n=30,发病6~24小时进行手术治疗)与对照组(n=30,发病6小时内进行手术治疗),将这两种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与术后再出血的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再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在发病6~24小时进行手术治疗时机的疗效显著。

  • 标签: 手术时机 高血压 脑出血 再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对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5例,根据患者的手术时机不同进行为A组(38例)、B组(35例)和C组(32例),对比三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组的治疗有效率分别高于B组和C组,P<0.05;微创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颅组和小骨窗组,P<0.05;A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及早进行手术治疗可改善患者的预后,在治疗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的综合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以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7年2月作为本次研究时间段,从中选择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患者的手术时机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早期手术)和观察组(延迟手术);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优良率75.0%高于对照组4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手术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好于延迟手术,因此临床应该注意把握手术时机,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不同手术时机 高血压脑出血 效果
  • 简介:(平原县人民医院山东平原253100)摘要目的探讨妇科手术病人导尿时机的选择。方法将60例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病人在麻醉平面出现后实施留置导尿,对照组病人在麻醉前实施留置导尿,对病人的疼痛反应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较,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优于麻醉前实施留置导尿,麻醉后实施留置导尿的病人疼痛程度低,生理反应小,可使病人在一种比较放松的状态下进入手术,为手术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利条件。

  • 标签: 留置导尿 时机妇科手术Gynecological surgery patients catheterization timing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急症剖宫产产妇实施入院宣教的最佳时机。方法将40例急症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1例。对照组在入院后即刻进行入院宣教,观察组则由责任护士先简单介绍患者最关心的问题,在病情妥善处理后再按规定的内容进行宣教。入院第3天调查宣教内容等掌握情况。出院当天调查患者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掌握入院内容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症剖宫产产妇选择合适时机进行适当入院宣教比入院后即刻进行入院宣教的效果更好。

  • 标签: 急症 剖宫产术 产妇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发病不同时间进行的松解手术对小肠梗阻手术预后恢复的影响比较。方法选择从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小肠梗阻患者做为本次研究的探讨对象,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以48小时为临界时间,实验组42例,发病确诊48h内立即行松解手术进行治疗;对照组42例,先对其进行保守治疗,若无效,48小时后对其进行松解手术。将这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有效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经过治疗后,两组有效率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沦把握最佳时机对小肠梗阻患者进行松解手术,可使治疗的有效率明显提高,显著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

  • 标签: 小肠梗阻 预后 手术时机 有效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治疗时机、方法与效果。方法分析医院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40例粘连性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相应的手术治疗方式和时机,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中4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粘连分离的5例患者术后有发生肠壁穿破现象,造成腹腔感染,经治疗后康复;6例患者切口感染缝合之后康复。结论在治疗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过程中,临床医生应密切观察患者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来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和治疗时机,这样才能防止患者病情的加重,才能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手术治疗 治疗时机 治疗方法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对比不同时机应用高压氧治疗重度颅脑外伤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进入我院安排治疗的9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平均分成2组,每组48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在受伤后15天至30天之间为对照组患者安排高压氧治疗,在受伤后10天至15天之间为观察组患者安排高压氧治疗,记录比对患者苏醒所用平均时间、GCS及ADL评分情况以及GOS等级分级情况。结果苏醒平均用时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用时更短,P<0.05;GCS评分和ADL评分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明显升高,P<0.05;GOS等级分级比对,观察组患者较对照组患者,GOS等级为Ⅴ级以及Ⅳ级的患者,明显增加,P<0.05。结论早期对重度颅脑外伤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不仅能将患者的苏醒时间减短,而且能将患者的ADL及GCS评分大幅提高,提升临床救治疗效,临床意义重大积极。

  • 标签: 重度颅脑外伤 不同时机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不同时机的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方法择取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116例自然分娩单胎产妇,将所选产妇分成对照组(29例)和研究组(87例),对照组行以常规护理,研究组行以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按照不同时机将研究组患者分为研究一组(29例)、研究二组(29例)、研究三组(29例),分别于产后6~8周、8~10周、10~13周开始进行康复护理,对比临床效果。结果护理结束时,研究组和对照组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一组、研究二组、研究三组护理结束时的盆底静息压力、盆底收缩压力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以使产妇产后盆底功能得到改善,不同时机护理均可以取得良好康复效果。

  • 标签: 不同时机 个体化产后盆底康复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对急腹症保守性治疗方法及手术治疗时机的合理选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00例急腹症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与治疗方法,分析急腹症患者的诊断、鉴别与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与鉴别后,选择保守性治疗方法的患者61例,选择手术治疗的患者39例,100例急腹症患者痊愈93例,取得93%的治愈率,无死亡病例。结论对急腹症患者的及时诊断与临床鉴别,按照患者的急腹症临床特征,合理选择治疗时机,为患者选择保守性治疗方法或者手术治疗,对患者的痊愈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急腹症 保守性治疗方法 手术治疗 时机 选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不同时机选择。方法2012年1月—2016年10月选择在我院诊治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症状发作时间间隔的不同,将其分为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50例,为症状发作72h内手术;对照组34例,为症状发作72h后手术,所有患者都给予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没有发生中转开腹情况。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两组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间的术中出血量与手术时间对比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2.4%,包括出血、胆漏、皮下气肿、呼吸道感染,而观察组的则为6.0%,包括出血、呼吸道感染,经比较,两组间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在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治疗中的应用能促进术后的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治疗时机 腹腔镜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 并发症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肠梗阻患者手术时机选择对患者手术后期恢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108例肠梗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照11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实施晚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早期手术方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肠梗阻患者手术后复发性肠粘连、肠切除以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肠梗阻患者手术后复发性肠粘连及肠切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肠梗阻患者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能够有效提升肠梗阻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并且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肠梗阻 手术时机 肠粘连 肠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总管结石不同ERCP手术方式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ERCP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内镜下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ndoscopicsphincterotomy,EST)组、内镜下乳头球囊扩张术(Endoscopicpapillaryballoondilation,EPBD)组、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球囊扩张术(smallEndoscopicsphincterotomypluspapillaryballoondilation,sESPBD)组,统计患者的取石成功率、机械碎石使用率、取石时间,记录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对于不同手术方式的患者采取相对应的护理。结果sESPBD组的机械碎石使用率、操作时间显著低于EST组及EPBD组,各组间术后并发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sESPBD取石疗效要优于EST及EPBD,针对不同手术方式其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在ERCP治疗期间发挥着重要作用。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ERCP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时机口服抗生素应用于侵袭性牙周炎基础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病患84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参照组病患在刮治后服用抗生素治疗,研究组刮治前服用抗生素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病患治疗后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菌斑指数和总体疗效。结果研究组病患治疗后PD、CAL、BI和PLI等参数比较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73%,显著高于参照组的84.09%,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刮治前给予侵袭性牙周炎病患服用抗生素治疗疗效确切,有利于改善病情临床症状,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故在临床治疗中需准确掌握好抗生素应用时间。

  • 标签: 不同时机 抗生素 侵袭性牙周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不同引产时机引产效果,分析不同引产时机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择取2013年4月—2017年2月收治的100例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依据缩宫素引产给药时间不同进行研究分组,入组对象被均分成Ⅰ、Ⅱ、Ⅲ组,予以Ⅰ组孕妇在破膜2h后静脉滴注缩宫素进行引产,Ⅱ组患者破膜后12h静滴缩宫素引产,Ⅲ组孕妇破膜后24h静滴缩宫素引产。对照比较三组孕妇引产效果与母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第一产程潜伏期与破膜到分娩时间组间比较,Ⅲ组最长,Ⅱ组次之,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绒毛膜羊膜炎、新生儿窒息、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在Ⅲ组的发生率最高,Ⅱ组次之,三组差异显著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破膜2h后是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有利引产时机,此时予以孕妇静脉滴注缩宫素可明显缩短破膜到分娩时间,降低母婴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足月胎膜早破 引产时机 母婴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采用手术的方式对患有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进行治疗的合适时机及其具体疗效。方法选择从2016年9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治疗的患有急性坏疽性阑尾炎的患者一共116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患者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两组治疗时发病时间长于48h的一组患者设定为对照组,治疗时发病时间短于48h的一组患者设定为实验组。观察并记录不同组患者治疗时的临床基本指标(包括进行手术时出血的数量、手术耗费时间、患者恢复排气需要的时间和患者住院时间的长短)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差异。结果临床基本指标比较,各项指标实验组患者表现全都比对照组更加优异,手术后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也比对照组更少,以上指标比较,P<0.05。结论对患有急性坏疽性阑尾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时,最佳的治疗时机为发病的2天以内(即48h),选择此时机进行手术,临床效果较好,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比较少,安全可靠。

  • 标签: 治疗时机 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疗效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乳腺囊性增生症的临床治疗方法与手术时机选择。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的80例患者均行区段切除或者单纯包块切除术,经病理诊断,无1例发生癌变,并且随访1~5年,无1例出现异常。结论临床上在对乳腺囊性增生症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将患者的实际病情作为基本依据,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乳腺囊性增生症 治疗 手术时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41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甲、乙、丙三组,甲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外加石膏固定治疗,乙组患者采用外固定架外固定治疗,丙组患者采用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治疗效果。结果丙组患者在Cooney腕关节评分、Sarmiento骨折复位效果评分、骨折愈合时间、术后掌倾角、尺偏角、桡骨高度等方面均明显优于甲组和乙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钢板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能够优化复位效果,缩短愈合时间、提升骨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 标签: 不同手术 桡骨远端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及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脊椎病的效果。方法入选我院收治的脊椎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者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颈后路单开门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术中不良反应及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保留单侧肌肉韧带复合体颈椎椎板成形术治疗,能够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术后疼痛感、不良反应少,治疗总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 脊椎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时机,分析不同选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外科住院并行腹腔镜手术的急性胆囊炎患者98例,按起病到手术时间长短分为观察组(<72小时)和对照组(>72小时)。对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时间指标(包括手术、抗生素使用、肛门排气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并发症2例(4.08%)少于对照组8例(16.33%);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及早行腹腔镜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患者恢复快且效果显著等优势,但应依据患者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急性胆囊炎 腹腔镜手术 时机选择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