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头Paget’s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对乳头Paget’s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12例乳头Paget’s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单纯湿疹样改变者2例,单纯乳腺肿块者3例,乳头湿疹样改变伴乳腺肿块者7例。最终病理证实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伴乳头Paget’s病者8例,占所有病例的66.7%;导管内癌伴乳头Paget’s病者3例,占所有病例的25%;导管内癌局部微浸润伴乳头Paget’s病者1例,占所有病例的8.3%。结论乳头paget’s多伴有乳腺深部肿块,伴肿块的乳头paget’s病出现浸润性乳腺癌的可能性较大。预后较单纯浸润性乳腺癌差,需更为积极的综合治疗。

  • 标签: 乳头paget&rsquo s病 浸润性导管癌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采取“S”切口处理输尿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输尿管镜下使用钬激光对输尿管狭窄部行“S”型全层切开,术后留置F5~6#双J管。结果35例术后3~6个月拔出双J管,随访3~8个月,34例治愈,1例再次狭窄。结论“S”型输尿管全层切开具有术后再次发生狭窄率低的特点。

  • 标签: &ldquo S&rdquo 型切口 输尿管狭窄 钬激光
  • 简介:摘要简要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编码基因及其乙肝病毒前S1抗原和乙肝病毒前S1抗体的临床应用。

  • 标签: 乙肝病毒 前S1抗原 前S1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经由管理目的、管理环节设计和推行措施,设计5S管理流程,讨论5S管理法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推动药品管理科学化、民主化。结果通过5S管理法在药房药品管理活动中的应用,将有效提升药品管理的效率和药房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工作责任意识。结论5S管理方法在药房药品管理中的应用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药房各级工作人员的主观重视和积极参与,又是一个科学管理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学习5S管理的理论内容,还要在其应用过程中反思药品管理的实践经验。

  • 标签: 5S管理法 药房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NSCLC)血清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情况对吉非替尼疗效的影响;探讨靶向治疗前后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S-VEGF)变化。方法120例NSCLC患者进行血清EGFR基因检测。58例不同意行基因检测者作为对照组。抽取178例NSCLC患者外周全血,检测S-VEGF水平。3月吉非替尼治疗后,再次测定S-VEGF水平。靶向治疗组依据是否接受基因检测分为检测组和未检测组,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统计两组接受靶向治疗后S-VEGF降低率。结果NSCLC中EGFR检测阳性组应用吉非替尼治疗后疗效明显优于EGFR检测阴性组及未检测组;EGFR突变患者靶向治疗前后S-VEGF变化有统计学意义;阴性组及未检测组靶向治疗前后S-VEGF变化无统计学意义。结论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可作为靶向治疗NSCLC疗效的一个预测指标。S-VEGF可成为一个有用的标志物,在NSCLC的靶向治疗疗效判断中起重要作用。

  • 标签: NSCLC 血清EGFR S-VEGF 吉非替尼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索运用“5S”管理原理,给医护人员提供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给病人一个安全的活动场所,稳定病区护理质量水平,增加医疗设备的使用寿命,提升医护人员的归属感。方法利用“5S”管理模式与病区及三室管理规章制度相结合的行动方案,加强病区环境管理,落实基础护理,加强工作场所的管理,考核基础质量。结果将“5S”管理方法,运用在病区环境管理,医护工作场所管理,提升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热情,提高了病人满意度,降低了科室成本,实现了双赢效益。

  • 标签: 5S 管理 病区环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行前S1抗原和抗体检测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76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行血清HBV标志物、HBVDNA以及preS1Ag/Ab检测,比较preS1Ag与HbeAg阳性检出率与抗HBs与抗Hbe的阳性率。结果60例preS1Ab阳性血清中,抗HBs阳性率46.67%高于抗Hbe的25.0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HbeAg相比,前S1抗原对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复制情况的敏感度更高,而前S1抗体能帮助清除患者体内的乙肝病毒,具备重要临床检测价值。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前S1抗原 前S1抗体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