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治疗方法,而手背静脉是输液常用的部位,手背末梢浅静脉靠近掌指关节处,静脉血管短、表浅、细小、弯曲,进针后不易固定或固定不当导致穿刺失败。为了减轻病人的痛苦,方便护理人员操作,提高穿刺成功率,我们对手背远端静脉血管的输液穿刺方向、进针及固定方法都做了一些改进,经临床试用效果良好,现总结如下

  • 标签: 手背远端静脉 逆行穿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影像学表现及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调查分析我院2009年12月~201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例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分析其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经过。结果开颅肿瘤全切除3例,活检配合头伽马刀立体定向放射治疗1例,4例病理均为恶性黑色素瘤,术后椎管内转移1例。结论颅内原发性黑色素瘤MRI检查常表现T1WI高信号,T2WI低信号,有环状强化性病变。其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配合放疗,尤其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可有效控制局部病灶。

  • 标签: 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FNAC在诊断恶性黑色素瘤的特点及价值。方法取1o毫升注射器穿刺肿块吸取细胞,直接涂片,瑞氏一姬姆萨复合染色,光镜检查。结果25例经病理确诊的恶性黑色素中细胞学诊断21例,3例诊断为恶性肿瘤,未予分类,一例报告为软组织见异形细胞,建议活检。细胞学诊断准确率85%,恶性肿瘤诊断准确性95%。讨论FNAC对恶性黑色索瘤特别是有色素颗粒的肿块有较高的诊断意义。对没有色素颗粒的病例在分类上有一定困难,临床资料及复杂多样的细胞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但要依靠病理学及参考免疫组化确诊。FNAC方法简单,创伤性小,时间快,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好方法。

  • 标签: 恶性黑色素瘤 细针吸取细胞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双腔气囊导尿管气囊内最佳注入液体量。方法将384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1-8ml或12-30ml不等。观察组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结果观察组病人导尿管自行脱出、漏尿和术后不适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双腔气囊导尿管时,在气囊内注入的最佳液体量对减少导尿管的自行脱出、尿道外口漏尿、减轻病人不适感均有明显的作用,应选择在气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8-12ml。

  • 标签: 一次性气囊导尿管 液体注入量 气囊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清扫术对于Ⅲ期手术病人预后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2012年间本院收治的78例四肢恶性黑色素瘤淋巴结清扫术患者,其中上臂恶性黑色素瘤13例,前臂恶性黑色素瘤12例,手部恶性黑色素瘤15例,大腿恶性黑色素瘤8例,小腿恶性黑色素瘤9例,足部恶性黑色素瘤21例。术前通过查体以及B超、CT等检查方式证实四肢相对应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初步定为Ⅲ期病人,给予实施腋窝、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后通过淋巴结病理加以明确,淋巴结阳性定为Ⅲ期,阴性者给予去除。结果全部患者均行腹股沟淋巴结及腋窝清扫术,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患者38例,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患者40例;阳性者54例,阴性者24例。极少病例发生淋巴漏、炎症、淋巴管炎及下肢水肿,78例中共有54例证实为淋巴结转移,共清扫454枚淋巴结,其中172枚(37%)为转移。54例有淋巴结转移组随访,49例健在,5例死亡。结论四肢恶性黑色素瘤相对应腋窝、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患者,行区域淋巴结清扫术是安全及必要的,Ⅲ期病变淋巴结可切除,可治愈或延长生命。

  • 标签: 淋巴结清扫术 恶性黑色素瘤 淋巴结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日生理需求液体总量平均q2h鼻饲在昏迷患者尿路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我院2011年6月6月至2012年9月神经外科脑出血昏迷并插胃管尿管者60例。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0例,均无心、肝、肾等问题,脑水肿均已消除。二组均进行膀胱冲洗、会阴抹洗Bid,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观察组将患者每日生理需求液体总量平均分配,q2h鼻饲一次。结果对照组尿路感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将日生理需求液体总量平均q2h鼻饲可提高昏迷并留置尿管患者的护理质量,降低因留置尿管引起的尿路感染,达到最佳的护理效果。操作简单,经济,值得推广。

  • 标签: 昏迷患者 生理需求液体总量 平均q2h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