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骨伤手术患者中选取72例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身痛逐瘀汤)和对照组(头孢替安),各36例,比较不同组别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治疗后最大作用时间和退热持续时间分别为94.4%、(196.2±12.0)min、(11.7±2.1)h,均著优于对照组的77.8%、(102.6±11.4)min、(5.7±1.2)h,P<0.05。结论骨伤术后非感染性发热患者采用身痛逐瘀汤效果显著。

  • 标签: 骨伤科 术后非感染性发热 身痛逐瘀汤 头孢替安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高血压骨伤术后患者实施安全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临床纳入2013年7月至2015年8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的高血压骨伤患者88例,按随机投掷法进行分组,对照组44例行一般护理,研究组44例在一般护理中增加安全管理,对比两组间心理状态。结果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相比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结论对高血压骨伤术后患者实施安全管理干预后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

  • 标签: 高血压 骨伤 护理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伤科消肿颗粒的急性毒性及长期毒性可能造成对机体的毒性反应,为临床提供安全依据。方法用25g/kg的剂量灌胃小鼠进行毒性实验,观察小鼠的一般情况;用2.5g/kg、5g/kg、10g/kg每天灌胃大鼠,连续给药180天,停药后观察药物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影响。结果急性毒性实验小鼠无一死亡;小鼠1天内灌胃伤科消肿颗粒最大耐受量75g/kg;长期毒性实验结果显示,伤科消肿颗粒对大鼠生长发育以及血常规、血液生化指标、主要脏器病理形态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均无明显差异。结论伤科消肿颗粒临床拟用量是安全的。

  • 标签: 消肿颗粒 急性毒性 长期毒性 实验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试验对苗药伤科止痛液的急性毒性试验和皮肤刺激性试验进行研究。方法结合临床用药实际,考察多次用药于SD大鼠完整皮肤急性毒性的情况和对家兔完整皮肤的刺激性情况。结果连续给药14天后,动物均存活;大鼠外观、行为、呼吸状态、体位及姿势、对刺激的反应、大体剖检均未见明显异常;家兔皮肤均无水肿、渗血、炎细胞浸润等皮肤刺激性病理改变。结论在本次苗药伤科止痛液大鼠皮肤急性毒性试验中,大鼠给予最大给药量23.2g/kg体重,相当于临床用药量的200倍,未见明显毒性反应;药物对家兔多次皮肤刺激,肉眼观察未见实验动物皮肤充血、水肿,病理切片检查也未见刺激性病理变化,表明苗药伤科止痛液临床使用较安全,为临床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

  • 标签: 苗药伤科止痛液 急毒实验 皮肤刺激性实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伤科熏洗汤联合功能锻炼对踝关节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于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来我院治疗的踝关节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34例。给予乙组患者术后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治疗,甲组患者在乙组基础上联合伤科熏洗汤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甲组优良率明显高于乙组(P<0.05),甲乙两组患者护理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且护理后,甲组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明显低于乙组(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乙组(P<0.05)。结论踝关节术后给予患者伤科熏洗汤联合功能锻炼,能有效降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促进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伤科熏洗汤 功能锻炼 踝关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4年6月收治的120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性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针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其中对照组采取中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加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术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经不同治疗方法治疗后,观察组中显效28例,有效30例,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中显效24例,有效29例,总有效率为88.33%。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骨伤手法配合中药内服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较之仅采用中药治疗,其临床效果更卓著,建议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中医骨伤手法 中药内服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