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加压钢板与解剖钢板置入内固定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4月-2014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复杂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将32例患者分成两组,锁定加压钢板组与解剖钢板组,每组1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锁定加压钢板组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解剖钢板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锁定加压钢板组优良率明显高于解剖钢板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好,骨折愈合时间短,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 解剖钢板 复杂胫骨平台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将我院骨科收治的68例新鲜肩锁关节脱位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组(观察组,34例)和锁骨钩钢板治疗组(对照组,3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Karlsson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患者疗效优良率为97.1%,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ndobutton袢钢板治疗新鲜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且术后并发症较少,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鲜肩锁关节脱位 Endobutton袢钢板 锁骨钩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带袢纽扣钢板和锁骨钩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到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设为观察组,行袢纽扣钢板内固定,另选取2010年4月-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肩锁关节脱位患者28例设为对照组,行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治疗,术后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复位丢失量、肩关节功能恢复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18.33±3.95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分别为(72.59±11.28)min、(65.39±7.13)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4.39±20.88)ml、(136.35±31.28)ml。观察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喙锁距离为(23.98±4.05)mm,术后8个月为(24.73±5.47)mm,末次随访(25.39±5.22)mm,平均丢失(2.14±0.58)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12例,良2例,差0例,优良率100%。对照组复位丢失测定,术后1周测量喙锁距离为(25.78±5.26)mm,术后8个月为(27.03±4.82)mm,末次随访为(29.11±3.47)mm,平均丢失(3.36±0.26)mm。肩关节功能恢复Karlsson评估,优9例,良4例,差1例,优良率92.85%。结论带袢纽扣钢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在复位程度、术后复位丢失量、肩锁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锁骨钩钢板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肩锁关节脱位 带袢纽扣钢板 锁骨钩钢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效果,总结临床经验。方法择取我院起于2012年4月,止于2014年4月,接收入院的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共计47例。把随机分组原理作为主要依据,对本次研究所选取的47例患者进行科学的分组,即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24例,行锁定钢板治疗;对照组患者23例,行非锁定钢板治疗。于治疗后,合理判定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记录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锁定钢板治疗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近端骨折患者采用锁定钢板法进行治疗,安全可靠,且更利于其骨折创口的愈合。

  • 标签: 愈合 锁定钢板 并发症 肱骨近端骨折 优良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微型钢板内固定治疗掌骨骨折患者76例,其中闭合性骨折71例,开放性骨折5例。术后随访6~14个月。以TAF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结果微型钢板固定掌骨骨折优良率为92.1%,发生并发症3例。骨折愈合时间为45~75天。结论微型钢板治疗掌骨骨折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手功能获得了较好的恢复。

  • 标签: 掌骨 骨折 骨折固定 微型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定钢板内固定对锁骨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2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平均骨折愈合时间为(1.8±0.4)个月和(3.0±1.1)个月,骨折恢复优良率分别为94.3%和74.3%,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9%和20.0%,均有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情况,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锁骨骨折的疗效好,患者的功能恢复佳,安全性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锁骨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6例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完成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后,检查下胫腓联合复位情况满意后钻孔,选用袢长度合适的Endobutton纽扣钢板固定下胫腓联合。结果本组16例均获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个月。术后患者主观评价优11例、良3例、一般2例,优良率87.5%。美国足踝骨科学会(AOFAS)评分优7例、良6例、一般3例,优良率81.25%。结论Endobutton带袢钢板治疗下胫腓联合损伤符合下胫腓联合的生物力学,复位固定可靠,允许早期负重,不需常规取出。

  • 标签: 下胫腓联合损伤 复位内固定 带袢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预成纤维和可塑纤维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7~2014.7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完成病人的术前检查后,给予实验组病人预成纤维修复,给予对照组病人可塑纤维修复,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咬合力分别为241.51±12.73(lbs)、121.53±13.29(lbs),咀嚼效率分别为92.83±9.45、74.63±8.39,实验组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改善幅度更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龋齿继发率分别为2.5%、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成纤维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修复残根残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寻求预防及改进措施。方法对内同定失败病例的内固定方式进行分类对比、回顾性分析。结果共11例失败,其中钢板长度不足,内固定螺钉松动、退出致骨折端移位3例;螺钉把持力不足致内固定松动3例;重建钢板塑形不良、内固定不佳1例;运动不当致内固定失败1例;骨折内固定选择不当2例;骨质疏松致内固定松动1例。结论锁骨骨折内固定失败为多因素作用的结果,锁骨骨折的治疗应根据骨折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固定及方式;规范手术操作,正确指导术后功能锻炼,加强医患沟通、提高患者依从性,可有效减少内固定失败率,减少医疗纠纷。

  • 标签: 锁骨骨折 内固定 失败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Endobutmn钢板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并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双Endobuaon钢板解剖重建斜方韧带及锥形韧带NeerII型锁骨远端骨折17例,观察骨折愈合时间,并应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10~12月所有骨折均愈合,肩关节功能Constant-Murley评分优11例、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8.24%。结论解剖重建喙锁韧带治疗NeerlI型锁骨远端骨折,效果良好。

  • 标签: Endobutton钢板 喙锁韧带 锁骨远端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可塑纤维与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可塑纤维,观察组使用预成纤维,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90.91%,对照组患者的牙齿修复成功率为59.09%,观察组患者成功率高于对照组;经过问卷调查,观察组治疗满意率是90%,对照组满意率是7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牙齿修复的成功率和患者治疗满意率均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尺桡骨钢板内固定治疗前臂双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选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40例前臂双骨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分别为2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手术复合联合小夹板不超肘外固定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钢板实施内固定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95%)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80%),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前臂双骨折患者实施钢板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患肢的恢复,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临床疗效 前臂双骨折 钢板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n=20)和观察组(n=23),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锁定钢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优有5例,良有8例,差有7例,优良率为65%,观察组患者优有9例,良有12例,差有2例,优良率为91%,对照组有6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30%,观察组有1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94.3±8.4)min、(24.3±3.7)d、(376.2±22.3)ml,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61.5±9.6)min、(15.7±3.4)d、(221.8±26.7)ml,两组患者的优良率、并发症发生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与常规手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比较,应用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优良率高,并发症发生率少,有效的缩短了患者的手术时间和平均住院时间,减少了术中的出血量,在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锁定钢板 常规手术 肱骨近端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胫骨髓内钉与微创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在2015年1月~12月期间收治的胫骨骨折患者共有80例,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参加本次研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取胫骨2型髓内钉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微创钢板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情况及治疗的优良率。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60.4±5.3)min、术中出血量(102.4±11.2)ml、住院时间(10.2±2.3)d、愈合时间(14.3±2.1)周;对照组手术时间(98.5±15.4)min、术中出血量(176.7±20.4)ml、住院时间(20.4±3.4)d、愈合时间(20.3±2.4)周;比较差异P<0.05;研究组优良率92.5%与对照组77.5%比较差异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胫骨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微创钢板治疗对患者的创伤小,出血量少,愈合比较快,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

  • 标签: 胫骨2型髓内钉 微创钢板 胫骨骨折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的临床应用优势分析。方法取2014年至2016年锁骨骨折内固定手术病例60例,前置组30例,上置组30例,术后4周、6周、12周、24周、28周复查锁骨X线片,分析对比骨折端愈合情况。按照Constant标准分析对比患者功能恢复情况。结果随访期间,无不良事件的发生,前置组锁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1.1±1.2)个月,上置组平均愈合时间(14.1±1.6)个月,按照Constand评分,前置组优者28例,优18例,良10例,可2例,则优良率93.33%,上置组优者22例,优者12例,良者10例,可8例,优良率为73.33%。结论钢板前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相对于钢板上置内固定治疗锁骨骨折效果要好。

  • 标签: 锁骨 骨折 钢板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运用锁定钢板手术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采取锁定钢板手术对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到我院治疗的40例股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进行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处理情况,同时给予其1~2年随访,通过Lysholm膝关节评测标准对患者的患膝关节功能做评估。结果40例患者的手术均顺利完成,均未产生螺钉断裂、旋转畸形、膝关节内翻或外翻等问题,术后骨不连1例,经对症处理后改善。临床疗效优、良、可、差各有13例、22例、4例和1例,总优良率占87.5%(35/40)。结论锁定钢板手术操作简便、微创,用于股骨远端C型骨折的治疗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股骨远端C型骨折 锁定钢板手术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采用双钢板治疗的128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的疗效,评价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251例肱骨远端骨折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123例,采用传统固定和复位手术;研究组128例,采用双钢板固定术治疗,术后随访半年,观察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并评价其疗效。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快于对照组,并发症少,且疗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双钢板固定式治疗肱骨远端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少,且愈合快,有利于提高患者预后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双钢板固定法 肱骨骨折 疗效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proximalhumerusplate,LPHP)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4月至2014年5月,应用LPHP治疗66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男30例,女36例,年龄60~84岁,依据Neer分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8例,Ⅳ型骨折8例,合并肩关节脱位3例,致伤原因车祸13例,坠落或跌倒53例。通过随访患者影像学资料及临床症状采用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临床功能。随访12~36个月,平均18个月,2例肱骨头坏死,均为Ⅳ型骨折,肱骨头侧钢板下骨吸收2例,均未出现螺钉松动及钢板断裂,均骨性愈合,平均愈合时间4个月,8例肩关节活动受限,Neer功能评分优38例;良20例;可8例。优良率87.9%。无骨折不愈合,无内固定松动、移位或断裂等情况。结论LPH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创伤小,操作简便,骨折愈合快,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肱骨近端骨折 Neer 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胫骨骨折的临床治疗中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2014年9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胫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随机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60例,其中对照组骨折患者进行传统的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长、术后平均发热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判断标准(P<0.05)。结论在胫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加快患者的骨折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创经皮钢板固定 胫骨骨折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研究对象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本院股骨转子间骨折62例,依照治疗方法差异分组。31例入组研究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余31例入组对照组,采用DHS(动力髋螺钉)治疗。对比疗效。结果研究组住院日短,髋关节活动时间短,髋关节恢复优良率高,组间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显著,患者恢复快,可予推广。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