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的围周期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期间收治的18例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例。患者均在本院行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围期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中一般情况。结果在中出血量方面,观察组略低于对照组,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两组患者均在本院顺利完成手术,治疗好转后出院。观察组住院时间为(12.36±2.37)d,对照组为(15.42±3.59)d,观察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P<0.05。结论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周期给予患者综合护理干预,可显著缩小手术(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有利于胃肠功能快速恢复,应推广使用该护理模式。

  • 标签: 肠癌经腹部联合根治术 围术周期 护理配合 直肠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颅骨修补患者围期的护理措施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本院在2013年1月~2015年3月接收的42例行颅骨修补的患者,对其实施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在进行有效的治疗后,伤口都慢慢恢复,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后没有相应的并发症发生,一段时间后都痊愈并办理出院。结论对颅骨修补患者的围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颅骨修补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间盘摘除中配合和护理措施。方法本次病例对象为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收治的53例椎间盘摘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行常规配合;优质组行优质配合和护理。评价(1)术前术后疼痛评分;(2)并发症率。结果(1)优质组手术后疼痛评分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2)优质组并发症率显著比常规组低,比较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椎间盘摘除给予优质中配合和护理措施,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广。

  • 标签: 椎间盘摘除术 术中配合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B超检查在肝癌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20例肝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应用中B超引导下进行肝癌切除。将中B超检查结果与术前超声、CT检查结果进行对比。结果87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手术之前经过B超、CT检查均证实存在占位病变,而在手术过程中探查未能扪及肿瘤9例,术前检查未能发现子瘤7例,门静脉癌栓12例,肝管癌栓10例,肝门淋巴结肿大4例,均经术中B超和术后病理确诊。对33例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进行了B超肝脏检查,发现结肠癌肝转移8例,胃癌肝转移4例,中都作了相应处理,并术后经病理证实为转移性肝癌。结论对接受肝癌接触的患者行中B超检查有助于对肝癌进行准确定位,能够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术中B超 转移性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全髋关节置换中护理配合。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在我院接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老年患者85例,给予综合的中护理。结果85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安全通过手术期,并一返回病房,患者及家属对手术室护理满意。结论加强中护理管理,重视中的护理配合,是手术手术成功的保证,能有效降低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

  • 标签: 老年 全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内动脉瘤夹闭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年度2012年12月~2015年11月,纳入颅内动脉瘤夹闭15例,单盲随机分组。对照组中有7例,围期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中有8例,围期实施综合护理。组间比较。结果两组中实验组并发症率更低,满意度更高,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颅内动脉瘤夹闭期综合护理效果非常显著,患者并发症少,值得运用。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围术期 综合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腔镜疝修补、无张力疝修补与传统疝修补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8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疝修补(腹腔镜组)30例,常规无张力疝修补(无张力组)31例,传统疝修补(对照组)28例,比较三组患者临床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随访复发率。结果三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并且腹腔镜组与无张力组随访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张力疝修补、腹腔镜疝修补可作为治疗腹股沟疝的首选式,尤其是腹腔镜疝修补具有更低的医源性创伤,患者术后康复速度更快,但手术费用较为昂贵,临床应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经济情况进行选择。

  • 标签: 腹腔镜疝修补术 无张力疝修补术 传统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菌药物在疝修补期的预防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期间入院进行疝修补手术的患者90例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需求进行相应调整后,进行疝修补期的抗菌预防护理干预,并对比在不围期的药物合理性,通过SPSS统计软件来进行最终的试验数据分析。结果经临床用药后,根据围期的不同时期进行选择应用药物进行预防管理,能够有效的缩短患者的手术恢复期,且药物的合理性,也能够确保其伤口免受感染,对基本的临床症状,都能够保障其在手术治疗后的药物合理性。结论在临床中,抗菌药物的使用,对疝修补的围期护理,有着显著的抗菌作用,能够极大的加强临床抗菌效果,并促进患者的临床治疗恢复。在临床中,可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抗菌药物 疝修补术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对比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锥颅)以及开颅血肿清除(开颅)治疗脑出血的作用和效果。方法将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治疗,研究组实施锥颅治疗,对照组实施开颅治疗。将临床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肿清除成功率相对接近(P>0.05)。治疗第1d、7d、14d、21d,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2个月后生存率明显超过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治疗脑出血,效果明显,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脑出血 锥颅钻孔 血肿抽吸外引流术 开颅血肿清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PEG)围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3例行经皮内镜引导下胃造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手术期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23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胃造瘘。术后24小时开始经造瘘管喂饲,其中2例因胃内水囊破裂,造瘘管脱出,及时更换了造瘘管。所有患者均未发生堵管、出血、误吸及腹膜炎等并发症。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操作简便、快捷、安全及创伤小,护理方便,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和生存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已成为临床建立肠内营养通道的首选治疗手段。

  • 标签: 内镜 胃造瘘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传统开腹胆囊切除与小切口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方法对2014年2月~2015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8例胆囊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将48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4例,观察组采取小切口胆囊切除,对照组采取采取传统手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住院天数。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切口胆囊切除与传统手术相比,操作相对简单,耗时少,中损伤小,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临床治疗过程中可适当选择应用。

  • 标签: 传统术式 小切口 胆囊切除术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背带式缝合用于剖宫产中产后出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9月~2015年9月共收治的66例剖宫产产后出血产妇,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前者给予子宫背带式缝合,后者行常规填塞纱布法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中出血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显著。

  • 标签: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腔镜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加速患者康复,缩短平均住院日。方法对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护理配合经胸、腹腔镜切除食管癌的48例手术患者的护理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围期实施系统化护理,仅有一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平均住院日18天。结论围期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加速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日。

  • 标签: 腹腔镜 食管癌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冰冻切片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中是否能做出正确的病理诊断,要求技术人员对制片的每一个环节都精益求精,保证冰冻切片质量。文章结合实际对冰冻切片制作中的技术要点进行总结。

  • 标签: 术中 冰冻切片 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在阑尾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阑尾炎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比较两种式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6小时开始下床活动、术后24小时内肛门排气时间,放置引流管、切口感染等指标。结果腹腔镜阑尾切除(laparoscopicappendectomy,LA)组术后24小时内肛门排气时间、术后6小时开始下床活动、放置引流管、切口感染、切口长度、粘连性肠梗阻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Openappendectomy,OA)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LA组住院费用较OA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LA具有损伤小、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可作为大多数阑尾炎的首选手术方式。

  • 标签: 阑尾炎 腹腔镜 阑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阑尾切除治疗,评估小切口方式治疗阑尾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到2014年12月3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传统阑尾切除)和观察组(小切口切除),对比两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大小分别为(7.37±1.23)和(3.24±0.76)cm,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相比传统切除,小切口切除治疗阑尾炎,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更优。

  • 标签: 急性阑尾炎 小切口切除术 传统阑尾炎切除术 出血量 下床活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式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治疗早期乳腺癌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从2014年7月~2015年7月收治的70例乳腺癌患者,按照腋窝淋巴结清扫方法分为对照组(35)与观察组(35),对照组采取传统手术,观察组采取乳腺腔镜手术,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4.29%,对照组为74.29%,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早期乳腺癌采用乳腺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效果明显,可提升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腋窝淋巴结清扫术 传统手术 早期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肺癌根治患者围期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医院收治的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60例肺癌根治患者,并且依据围期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肺癌根治患者围期中,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给予研究组患者,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给予优质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围期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肺癌根治患者,在围期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可以发挥积极护理效果,研究组患者围期,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经优质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临床肺癌根治患者围期,应用优质护理理念指导下的优质护理干预,围期护理效果要好于常规护理干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几率,提升围期疗效,安全有效,发挥积极手术护理效果,起到积极影响。

  • 标签: 肺癌根治术 围术期护理 肺癌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剖宫产中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例行剖宫产术后发生大出血的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平均(56.12±6.47)min;中出血量平均(1457.31±146.31)ml;住院时间平均(7.31±1.39)d。13例患者均随访6~12个月,月经于3~11个月恢复,再孕2例。结论剖宫产中大出血患者采用改良B-Lynch缝合治疗,止血效果明显,操作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改良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 术中大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