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螺旋CT与X线心胸比值测量对照研究,探讨螺旋CT在心胸比值的临床运用价值,是临床检查中另一手段。方法对300例螺旋CT及X线胸部检查结果,分别进行心胸比值测定,一对一进行对照,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其异同。结果二者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螺旋CT心胸比值测定为临床诊断、鉴别诊断提供新的途径,提高诊断的准确性,为丰富临床诊疗。

  • 标签: 螺旋CT X线检查 心胸比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肾功能衰竭并发肾性贫血患者在血液透析中2种静脉给予蔗糖铁方法的临床效果,探讨静脉补铁最佳方式。方法将7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发肾性贫血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分别进行动脉端前输液器静脉滴注蔗糖铁和肝素静推蔗糖铁,均为2次/周,100mg/次,总剂量1000mg,进行患者血液参数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血清铁蛋白、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都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患者各指标升高的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端前输液器静脉滴注蔗糖铁和肝素静推蔗糖铁都可应用于血液透析中静脉补铁,效果相当。肝素静推蔗糖铁方法简便,不易滴空致管路进入空气,更适合血液透析过程中多例患者同时应用。

  • 标签: 慢性肾功能衰竭 血液透析 肾性贫血 静脉补铁 血清铁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内疝并肠扭转的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腹内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CT扫描,并急性MIP、MPR、VR等处理。结果在15例患者中,其中有10例患者曾经行腹部手术,6例患者可见疝口显示,并患者的肠系膜血管、肠聚集均表现为异常,其中有12例患者伴随肠扭转,可见血管与肠管显示为漩涡症。结论利用螺旋CT扫描,对于腹内疝并肠扭转的疾病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可及时制定治疗方案,有利于患者疾病预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腹内疝 肠扭转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多层螺旋CT在脑梗塞的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方法选取我院从2013年1月到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90例脑梗塞病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对所有患者的CT表现、病因、分析与鉴别诊断探讨及分析,提高患者对于脑梗塞的重视程度。结果脑梗塞的单侧发病率高于双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脑梗塞患者的左侧发病率高于右侧,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塞患者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即可以准确、清晰地判断病灶的位置、大小,又可以对于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脑梗塞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硬膜外镇痛对剖宫产术后镇痛的止痛效果以及对患者恢复的影响,副作用的发生率。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剖宫产术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A组和对照组B组各100例。观察组术毕接硬膜外镇痛,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30小时后拔管,对照组B组术毕直接拔管,术后产妇麻药消退后,给予止痛栓止痛。观察两组术后的止痛效果,副作用的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产后出血,产后泌乳情况,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镇痛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产后出血情况,产妇泌乳情况无明显差别。尿潴留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皮肤骚痒情况观察组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自控镇痛用于剖宫产术后镇痛,效果好,安全性高。

  • 标签: 剖宫产 硬膜外麻醉 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齿科扫描软件对牙源性的临床应用。材料与方法对38例颌骨囊肿患者行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采用特殊的齿科扫描软件CLrDental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利用CLrDental软件功能重建出牙及囊肿的3D图像、曲面图像及应用reforma软件功能建立矢状面和冠状曲面图像,CLrDental图像能清晰地显示其异常结构及与牙齿、邻近组织的关系。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CLrDenta软件后重建技术在牙源性囊肿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结合原始轴位图像能为临床医师提供正确影像信息,有助于选择正确的诊断及治疗方案。

  • 标签: 多层螺旋CT 齿科软件 牙源性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成像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到2014年6月我院60例诊疑冠心病患者,进行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与实施了选择性X线数字减影冠状动脉造影(DSA)进行对比。结果螺旋CT在冠状动脉在Ⅰ、Ⅱ级分支中显示率100%,与DSA完全符合,在Ⅲ级及Ⅲ级以下的分支清晰显示49例,显示率为81.67%,与DSA符合率达到82.14%。结论螺旋CT可清楚地显示冠状动脉管腔斑块,测量其狭窄程度,并具有安全可靠、无创伤等优点,对冠心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螺旋CT 冠心病 CTA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随机的方法在我院选取120名患者,这些患者在临床上被怀疑为胸廓骨折。对其进行容积扫描,使用的是美国GELightspeed64排螺旋CT扫描仪,之后,把薄层数据传输到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三维图像的构建,在此过程中使用到的方法有多平面重组法、最大密度投影法以及应用容积再现法。结果在这120名病人之中,有52名属于胸腰椎骨折,38名属于肋骨骨折,9名属于胸骨体骨折,11名肩胛骨骨折,10名属于胸骨柄骨折。结论使用64排螺旋CT对胸廓骨折进行诊断时比较快速和准确。在对胸廓骨折的空间解剖结构进行显示时VR技术具有一定的优势,此外MPR和MIP在显示细微骨折时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 标签: 64排螺旋CT 胸廓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质子抑制剂临床使用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促进质子抑制剂在本院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调取近三年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抽取近期56份病历进行检查分析。结果本院使用质子抑制剂5个品规,占药品总费比例为3.09%,门诊处方使用率2.9%,住院病历人均使用率32.84%。结论我院临床使用质子抑制剂频繁,在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预防应激性溃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存在许多不合理问题,需要加强规范管理,促进合理使用。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调查 合理使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量注射使用中的问题,总结相应的护理对策,提高微量注射的利用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在2013年3月—2014年4月应用微量注射对住院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分析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结果采取有效的护理对策,可以消除人为因素的影响,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治疗效率,使得微量注射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的发挥。结论微量注射的正确使用是临床治疗的关键,必须要采用合理的护理对策,保障患者接受到及时、准确的治疗。

  • 标签: 微量注射泵 问题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甲状腺肿瘤采用螺旋CT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40例甲状腺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术前CT检查诊疗资料和术后病理组织诊断资料,分析两者之间一致性。结果40例患者之中,经术前CT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21例,19例患者为甲状腺良性肿瘤,术后病理组织诊断出甲状腺癌患者22例,甲状腺良性肿瘤18例,二者符合率分别为95.5%、94.7%。结论甲状腺肿瘤采用螺旋CT进行检查诊断,可较准确的判断良恶性,对甲状腺癌的诊断率较高,对制定适宜的治疗方案可给予关键的指导和帮助。

  • 标签: 螺旋CT 甲状腺肿瘤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在3G无线技术支持下,对于CT的维修和保养有很大的积极辅助作用,对于医院设备的维修及时性和便利性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

  • 标签: 3G Philips CT CT设备远程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左氧氟沙星替换常规三联疗法中的甲硝唑,联合质子抑制剂(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四联疗法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初次治疗失败的疗效与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更合理选择和应用抗生素。方法将我院内1病区(2010年-2012年)快速尿素酶试验及14C呼气实验测定HP均为阳性,经常规三联疗法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或甲硝唑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失败的32例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患者为治疗对象,观察以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或克拉霉素及兰索拉唑,枸橼酸铋钾治疗的临床疗效。A组抗生素为左氧氟沙星联合克拉霉素,B组为左氧氟沙星联合阿莫西林,其均联合兰索拉唑治疗组Hp根除率(75%)与阿莫西林治疗组(80%)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左氧氟沙星联合质子抑制剂、铋剂是补救治疗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的有效方案,疗效明显差异,且费用低,副作用小,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幽门螺杆菌 临床疗效 Hp根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我院193例64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提高对口腔、颌面疾病的诊断技术和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对2012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193例64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进行分析总结;运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对患者进行螺旋扫描,然后行薄层重建,应用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体层重建。结果193例患者中埋伏阻生牙68例,颌骨骨折114例,颌骨囊肿7例,下颌良性肿瘤2例,颌骨恶性肿瘤1例,牙龈癌1例,能清晰、直观、准确显示上、下颌骨及牙齿的解剖结构及比邻关系,能清晰显示牙根、牙髓腔、牙槽骨、颞下颌关节疾病。结论64层螺旋CT口腔全景成像技术对埋伏阻生牙、颌骨外伤、牙颌畸形、口腔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口腔全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异位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资料和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CT诊断为异位急性阑尾炎的病例24例,采用4层或64层螺旋CT行扫描,总结分析其CT表现,并将CT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作对照。结果CT诊断异位急性阑尾炎24例患者中,诊断为高位阑尾炎6例,低位阑尾炎11例,盲肠后腹膜外位阑尾炎4例,中腹部阑尾炎3例,经手术证实假阳性3例,CT诊断准确性为91.7%。异性急性阑尾炎与正常位置急性阑尾炎的CT表现一致,主要表现为阑尾肿大,阑尾结石,阑尾周围炎,阑尾脓肿,阑尾穿孔,腹膜炎及小肠梗阻。结论多层螺旋CT能清晰显示异位阑尾位置、大小、走行及周围的组织改变,可帮助临床尽早、及时的明确诊断及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同时对手术切口的定位有着指导意义,避免阑尾穿孔、复杂并发症的发生,对减轻病人的痛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阑尾 异位急性阑尾炎 多层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住院医嘱中质子抑制剂的使用合理性。方法抽查2010年11月-2011年11月期间普外科、泌尿外科、消化内科、心内科和心外科中使用质子抑制剂的病历40份,根据文献资料对该类药物的适应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等进行分析。讨论。结果40份病历中使用不合理的2份,不完全合理的11份,完全合理的27份。结论质子抑制剂在我院的临床应用相对规范。但为节约医疗成本和进一步提高合理用药水准,临床选用时仍需慎重,全面考虑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和药物相互作用等多方面因素。

  • 标签: 质子泵 合理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对肺动脉栓塞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3例经CTA明确诊断的肺动脉栓塞(PE)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3例肺栓塞的患者,共累及动脉97支;其中累及肺动脉主干3支,左右分支8支,叶动脉29支,段动脉45支,累及亚段及以下肺动脉12支。结论64排螺旋CT血管造影能清楚显示肺动脉栓塞程度、栓子的大小及分布,对于亚段及以下分支亦可部分显示,可完全满足临床诊断的需要。

  • 标签: 肺动脉栓塞 血管造影 64排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原发淋巴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近年来22例胃原发性淋巴瘤的CT图像信息,由两位主治以上医师进行诊断,其结果与胃镜下活检及术后病理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1例CT术前诊断为淋巴瘤,1例CT术前误诊为胃癌;螺旋CT在胃原发淋巴瘤中诊断正确率约95.5%;22例胃原发淋巴瘤病理结果如下,其中12例为弥漫性B细胞性,5例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2例为T细胞性淋巴瘤,3例为滤泡性淋巴瘤。结论螺旋CT可准确诊断胃原发性淋巴瘤。

  • 标签: 螺旋CT 胃原发淋巴瘤 胃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小儿阑尾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3例1-12岁儿童阑尾炎CT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资料中,17例诊断为单纯性急性阑尾炎,21例化脓性阑尾炎伴阑尾周围炎,8例穿孔性阑尾炎,5例阑尾脓肿,2例阑尾阴性。结论多层螺旋CT在小儿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特别适用一些急重的小儿急腹症的患者,可以作为怀疑急性阑尾炎而临床表现不典型的小儿患者的首选检查方法。

  • 标签: 小儿 阑尾炎 螺旋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