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药品是指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健康认识的水平和要求日益提高,毋庸置言,药品对于保持人们身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安危和身体健康。笔者就药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工作实践作以下探讨。

  • 标签: 药品生产 药品质量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松岗街道工人的安全生产态度。方法研究采用横断面调查,使用自填式问卷,计算调查对象安全生产态度的得分情况,逆向问题反向计分。结果工人对安全生产的态度较可,其中在年龄大于30岁、工作时间超过3年、教育水平在初中或以上,以及月收入超过1000元者中表现更好,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性别和企业的规模对安全态度有影响(P分别为0.029、0.039和<0.001),其中相对于小型企业,中型和大型企业中员工表现出较差安全态度的OR值分别为0.289(0.224~0.372)和0.532(0.416~0.682)。结论对于年轻、工龄短、教育水平低、收入水平下游和小型企业的工人应重点进行干预,管理者的主导作用要进一步增强,与职工形成互动、联动的工作局面将对安全生产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 标签: 工人 安全生产 态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某茶粉生产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生产工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接触危害因素员工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及生产性噪声、高温。检测结果示生产性粉尘检测点达标率为89.5%,氨、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检测点达标率为100%,生产性噪声检测点达标率为90.0%,高温作业点WBGT指数达标率为100%。工人体检结果未发现尘肺病、噪声聋等相应职业病和从事相应岗位的职业禁忌证。结论应做好粉尘和噪声危害较严重岗位的治理,加强危害因素不合格工作场所除尘、排毒设施及减震除噪措施和劳动者个人防护。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 茶粉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正交试验的方法优化维生素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方法运用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优化维生素E软胶囊的生产工艺,并进行热稳定性试验。结果最佳的生产工艺为明胶甘油水为212、胶液温度为65℃,在此最佳条件下,维生素E的包埋率可以达到42.8%,且经重复性试验可知,该最佳条件下的工艺重复性较好;热稳定性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处理温度的不断升高,维生素E软胶囊的保存率不断下降,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维生素E软胶囊的保存率均比维生素E油的保存率高。结论以明胶、甘油和水(212)为囊材,胶液温度65℃,将其制成软胶囊其包埋率稳定性较好(平均包埋率为42.8%),制成的维生素E软胶囊较维生素E油有着更好的热稳定性,表明软胶囊囊壳对维生素E有着较好的保护作用。

  • 标签: 维生素E软胶囊 工艺优化 正交试验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对2010版GMP的特点以及药品生产企业实施2010版GMP的重要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和阐述,提出药品生产企业想要更好的实施2010版GMP的具体策略,以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药品生产企业 重要性 实施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生产中制粒前是否对原料进行混合粉碎对成品中盐酸赖氨酸含量测定的影响。方法以盐酸赖氨酸为考察指标,采用分光光度法1测定两种制备工艺所得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测定其颗粒中盐酸赖氨酸含量2。结果原料混合粉碎后制得颗粒其盐酸赖氨酸含量接近理论值。结论用是否混合粉碎的原料进行制粒对成品中盐酸赖氨酸含量有影响,赖氨酸磷酸氢钙颗粒在制粒前应对原料混合粉碎过80目筛。

  • 标签: 盐酸赖氨酸 颗粒 粉碎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和掌握某节能灯生产企业工作场所存在的职业危害情况及所采取的防护措施、防护效果,为职业病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该企业生产工艺、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及接触危害因素员工体检结果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该企业总体布局满足生产需要,生产工艺及设备布局合理;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生产性粉尘、一氧化碳、汞、铅及生产性噪声等。检测结果大部分符合职业接触限值。工人体检结果未发现相应职业病和从事相应岗位的职业禁忌证。结论应加强汞、噪声等关键岗位的排毒设施及减震除噪措施和劳动者个人防护。

  • 标签: 职业卫生 职业病危害因素 节能灯
  • 简介:摘要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课程是高职类食品药品监督管理专业学生核心专业课,要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不仅要让学生掌握GMP管理理论知识,还必须要掌握实际管理技能。本文从分析传统高职高专GMP课程教学现状和存在问题入手,从教师教学方法、教师实践技能、学校实践教学三个方面探讨了GMP教学模式的改革。

  • 标签: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教学模式 技能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我司穿龙骨刺片、降脂灵片、腰痛片、养血安神片等产品由乙醇湿法制粒工艺改为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实践的总结,阐明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中药全浸膏片及半浸膏片较乙醇湿法制粒工艺相比,具有工艺简单、节能省时、生产成本低、产品收率高、质量稳定等特点,有着明显的优势及广阔的应用前景。同时指出了直接粉末压片工艺生产中药全浸膏片及半浸膏片的关键所在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标签: 粉末直接压片技术 中药片剂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健康教育对产妇生产过程及分娩的影响。方法2011年5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院诊治的300例孕产妇,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不进行产前健康教育)和观察组(产前健康教育),每组各150例,对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第一、二、三产程均明显缩短,阴道分娩率明显升高,剖宫产率显著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健康教育能够有效改善孕产妇的分娩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产前健康教育 孕产妇 产程时间 分娩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中,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DTA-2Na)用量、配制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等因素对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质量的影响,以确定其最佳生产工艺。方法本实验对EDTA-2Na用量、加热时间、氮气加入速度和灭菌后出柜温度进行考察,检查有关物质变化情况。结果根据实验数据的方差分析,得出生产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的最佳生产工艺条件为EDTA-2Na用量为0.03%,氮气的加入速度0.1Pa,配制温度为60℃,灭菌后出柜温度为60℃。结论优化后的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生产工艺可行,质量可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 标签: 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 注射液 生产工艺
  • 简介:摘要安全生产事故本身具有的突发性和短暂性往往使得事故现场受灾人群无法及时疏散、逃生,加之事故对周围环境的严重破坏程度,往往伴随着建筑物倒塌、电器设备连电燃烧等潜在危险性。因此,安全生产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往往都比较大,其应急救援工作必然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本文通过简要回顾2007年发生在山东省内的某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过程,深入探讨突发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机制,从而为今后该类事件的处置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安全生产事故 医疗卫生救援 体会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贯彻健康管理的指导思想,增加本科医技检查项目,更好服务体检客户,同时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业务收入。方法连续统计2010-2012年医技科检查人次,计算逐年增长幅度。结果医技组2012年较2011年检查人次增幅(11.8%)与2011年较2010年(31.6%)相比明显下降。结论需加大对体检中心的投入,挑选临床经验丰富的高中级医师进行体检,提高医疗质量,促进体检水平逐步提高。

  • 标签: 体检 工作量 医技项目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评价我县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工作情况及实施效果,为制定疟疾防治工作措施可靠供依据。方法以全球基金疟疾项目(2010年7月~2012年6月)和近年消除疟疾工作情况资料进行评价。结果项目的各项指标均达到项目实施要求,达到了消除疟疾2012年发病率下降到1/万以下的阶段性目标,2010~2012年发病率为4.52/10万~8.45/10万。结论项目实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政府主导,卫生牵头各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长效工作机制,各方面的工作得到了更有效地加强或协调;各级人员的业务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检验设备得到了更新或补充,工作管理进一步规范,痕迹资料得到了加强;积累了一定的项目管理经验,为消除疟疾的管理工作或其他项目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或参考的经验。

  • 标签: 全球基金 疟疾项目 工作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进一步深入,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原有的工作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需要,将项目管理理念引入基层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现有的人、财、物资源,极大地提高了疾病控制工作的效率和专业人员业务素质。

  • 标签: 项目化管理 疾病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疾病诊断中的生化检验项目及价值。方法研究选取我院从2009年3月到2011年3月间从60例肝硬化患者体内提取的血清的8项指标与14项肝功能项目,分别是N-乙酰-β-D氨基葡萄苷酶,α-岩藻糖苷酶,钱白蛋白,亮氨酸氨基肽酶,腺苷脱氨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同工酶,甲胎蛋白,谷氨酸脱氢酶这8项新指标以及白蛋白,总蛋白,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胆碱酯酶,总胆固醇,LDH,α-羟丁酸脱氢酶,肌酸激酶,ALP,γ-谷氨酰转肽酶,甘油三酯这14类肝功能项目。将检验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试验统计数据表明60例肝硬化患者的ADA,与α-岩藻糖苷酶,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碱性磷酸酶指标有显著的提升,前白蛋白有所下降。结论在肝硬化疾病的诊断中,ADA和胆碱酯酶具有很好的检验价值。

  • 标签: 肝硬化疾病 诊断 生化项目 价值讨论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回顾性分析15项病毒性肝病相关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筛选出有价值的项目并优化组合,建立针对不同肝病现状的评估模式,提高病毒性肝病临床诊断率。方法收集我院系乙肝病毒引起的急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患者病历148例(份)作为观察组,再选取同期到我院作血清学检测的150例(份)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以验证肝病筛选模型,评价模型诊断价值。结果2组在常规指标TP、ALB、GLO、T-BIL、A/G和新指标PA、ADA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指标TP、ALB、GLO、T-BIL、A/G等针对不同肝病有敏感的诊断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PA、ADA等新指标对慢性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等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LAP则对诊断急性肝炎价值突出。

  • 标签: 病毒性肝病 生化检验 评估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项目设计使学生能将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有机结合起来。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项目教学案例设计。结果学生全部或部分独立组织、安排学习行为,解决在处理项目中遇到的困难,增强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结论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掌握枯燥的法律条文,并能灵活运用于今后的药学工作中。

  • 标签: 项目教学法 药事管理与法规 案例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