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TVH)的术。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2年3月非脱垂大子宫阴切除术80例(TVH组)与同期开展的腹腔镜辅助阴切除非脱垂大子宫76例(LTVH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TVH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住院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LTVH组,p<0.01。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TVH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住院费用低等优点。

  • 标签: 改良式 非脱垂大子宫 阴式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传统与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我院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其中80例采用传统疝环充填治疗方法,其余84例选用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治疗方法。结果在经过两种方法治疗后,改良疝环充填术中出血量与所用时间明显少于前者,传统的治疗结果中并发症3例,复发1例。改良治疗结果中并发症1例,无一人复发,而且手术过程中疼痛也轻于传统方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疝环充填无张力疝修补术具有时间短,操作简单,疼痛少,并发症少,复发率低等显著特点,是治疗腹股沟疝的一种好方法。

  • 标签: 腹股沟疝 改良式疝环充填式无张力修补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0年我院产后出血经常规处理无效行改良式子宫背带缝合加子宫前后壁排缝合治疗12例,无一例病人切除子宫,无并发症发生,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保留了生育功能等优点,适用于基层医院开展。

  • 标签: 改良 背带式缝合 排式缝合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到2012年1月的61例腹股沟无张力疝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A组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B组采用疝环充填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效果以及并发症。结果A组在阴囊水肿、疼痛、切口感染、异物感、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1.45%,B组有2例复发,复发率为2.9%,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方法对于腹股沟斜疝修补复发率较少,都比较有效;但是采用腹膜前间隙无张力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安全性更高。

  • 标签: 腹膜前间隙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 腹股沟斜疝 术式 疗效观察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充分运行系统来验证系统各部件都能正常工作并完成所赋予的任务。方法恢复测试、安全测试、强度测试、性能测试。结果成功的系统测试保证了医院信息系统的质量。结论系统测试是系统设计完成后最后一个找出并纠正各种错误的机会,应引起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措施。

  • 标签: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系统测试
  • 简介:摘要直流电骨电钻是骨科手术最常用的动力工具。因其结构复杂且不能浸泡于水中,清洗难度大;如果清洗不彻底,会直接影响消毒效果而最终影响手术效果。因此,骨科电钻的清洗在预防术后感染及保证医疗安全的重要环节中不容忽视。

  • 标签: 直流电式骨电钻 清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切口疝修补的不同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腹壁切口疝的分类,并发症,手术方式和复发情况的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平均随访时间42个月。单纯缝合修补术24例,复发1例;人工合成补片修补16例,复发1例;腹腔镜人工合成补片修补3例,无复发。结论应根据切口疝患者的机体状况,腹壁缺损大小及部位选择个体化手术修补方式。

  • 标签: 腹壁切口疝 疝修补术 复发
  • 简介:摘要在护生的临床带教中应用了双方相互提问的方法,不仅带教老师给学生提出各种问题,而且老师更要重视要求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调动了双方的学习劲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了她们敏锐的观察力,也提高了带教老师的理论水平。在此期间,护生对护理工作将经历由理性到感性、由理论到实践、由学生到护士等各个方面的转变,其目的在于为护生提供真实的护理工作经历,从而帮助护生形成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专业价值观和临床工作方式。实习生通过临床实习阶段的综合训练、培养,由护理院校实习生转化成一名合格护士的桥梁1。

  • 标签: 提问法 临床带教 护生
  • 简介:摘要目的保持引流通畅、妥善固定管道。保持有效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acuumsealingdrainage,VSD)是一种处理各种复杂创面和用于深部引流的新方法,可有效改善局部血流、减轻组织水肿、减少细菌数量、促进肉芽组织生长[1]。目前此项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骨科领域治疗软组织缺损和感染性创面,而引流通畅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

  • 标签: 负压封闭 引流通畅 管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LAVH)和腹全子宫切除术(TAH)的临床效果,探讨该两种术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2年2月腹全子宫切除术70例,腹腔镜辅助阴全子宫切除术70例,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剂的使用进行比较。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天数、术后阵痛后,结果显示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腹组,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阵痛以及住院天数明显优于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经腹全子宫切除术。结论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疗效明显、安全可靠的手术方式,值得在临床广泛开展。

  • 标签: 腹腔镜辅助阴式全子宫切除术 腹式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本文介绍感动服务的理念,提高护理的品质和提升了病人的满意度,强化医院品牌的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及经济效益。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脂肪乳致脂肪超载综合征的特点与护理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分析临床应用脂肪乳注射液过程中出现的脂肪超载综合征,结合临床经验探讨护理措施。结果国外脂肪乳注射液致脂肪超载综合征的病例报告较早,国内近几年才逐渐引起医务人员的重视。目前国内已有6例死亡病例报告。结论对静脉注射脂肪乳注射液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注意输液速度、加强用药监测、积极处理患者用药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是保证患者安全、有效输注脂肪乳注射液的重要措施。脂肪乳注射液所致的脂肪超载综合征应引起医务人员的广泛关注。

  • 标签: 脂肪乳 肠外营养 脂肪超载 综合征 药品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将翼状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至下穹窿部结膜下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将216例(297眼)翼状胬肉病例,采用翼状胬肉整个表层结膜与胬肉体部分离,切除全部胬肉组织,然后将胬肉头部表面的结膜转埋到下穹窿部结膜下,对这种改良转埋术术后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进行观察。结果216例(297眼)翼状胬肉中,一年后,痊愈212例(292眼),治愈率为98.3%,复发4例(5眼),复发率为1.7%。结论用这种改良转埋术治疗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大大降低。

  • 标签: 改良式 翼状胬肉 转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环充填补片在无张力疝修补术中应用的相关问题。方法;总结使用美国巴德公司的疝环充填补片治疗腹股沟疝患者54例的临床经验。结果;54例患者均临床治愈。手术时间为30~90分钟。术后体温最高38.5°C,6~12小时可进食、下床活动,仅有部分患者会有轻微切口疼痛,但不需要止痛药物,一般自行缓解。并发症出现阴囊血肿2例,切口浆性渗出2例,术后尿潴留9例,给予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平均术后5~7天痊愈出院。跟踪随访54例患者1-6年,无1例复发。

  • 标签: 疝环充填式补片 腹股沟疝 无张力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为提高治疗临床效果,探索PPH与传统术相结合治疗老年重度混合痔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1月-2010年12月我科就诊的60例老年重度混合痔患者,单盲抽样把其中42例分为观察组,采取PPH联合传统术治疗;余者分为对照组,单纯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观察组疗效显效者为90.5%,显著高于采取单纯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的对照组(P<0.05),而术后第3、7天疼痛、出血及水肿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照显示,无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相对单纯传统外剥内扎术,PPH与传统术相结合治疗老年重度混合痔疗效佳,痛苦小。

  • 标签: PPH 单纯传统外剥内扎术 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817例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共分娩产妇总数3788例,其中剖宫产817例,剖宫产率21.3%,剖宫产有上升趋势,关键是社会因素,胎儿因素,加强产前知识宣,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有一定重大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为更好地适应国家基本医疗保障新形势,充分利用现有网络资源,提高医院医护人员及病案统计管理人员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水平。方法运用Borlanddephi和MicrosoftSQLserver,利用现网络国际疾病和手术编码数据资源,设计开发可方便查询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编码的系统。结果本系统已完成开发并使用了一年多,达到了预期目的,已成我们日常工作常用软件之一。结论本系统的开发应用大大方便了病案室疾病和手术编码人员查询和核对ICD编码工作,提高了ICD编码的工作效率。同时,本系统对在医院中推广和普及ICD国际疾病和手术分类有积极推动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疾病 编码 手术操作 国际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预装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intraocularlens,IOL)植入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净后,试验组76例采用预装推注器植入ks-3(canon-staar公司),对照组67例采用传统推注器植入SN60ATIOL(ALCON公司)分别在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7天,第1,第3,第6,第12个月时进行详细眼科检查,记录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施行手术,术后各阶段视力均比术前提高(P均0.05),术中IOL破损,改变植入方法IOL翻转,IOL光学面夹痕,IOL光学面折痕,IOL襻弹出囊袋口发生率试验组分别为1.3%,2.2%,0%,0%,0%,对照组分别为0%,0%,1.5%,15.2%,9.5%,2.7%,未见其他术后并发症。结论应用预装推注器和传统推注器进行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均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之下,预装IOL更具备操作简单,方便清洁等优势,是一种较好的IOL植入方法。

  • 标签: 白内障人工晶体推注器预装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