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小静脉闭塞(HVOD)采取螺旋CT(MS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接诊的小静脉闭塞病患者2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他们的临床资料,皆予以MSCT与MRI诊断,总结分析诊断结果。结果两种诊断方式皆显示20例患者的肝脏均有明显体积增大与大量肝腹水;动态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出现不均匀强化。结论小静脉闭塞采取MSCT与MRI诊断各有优势,但若能充分结合二者实施综合诊断,则可明显提高诊断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病 螺旋CT 核磁共振成像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土三七致成人小静脉闭塞临床特点。为小静脉闭塞早期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1例土三七致小静脉闭塞病患者临床特点,并复习近年相关文献对小静脉闭塞诊断治疗进行总结。结果(1)患者外伤后短期服用土三七,用量较大。(2)服药后短期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痛、黄疸等临床表现。(3)肝功能检查ALT、AST、ALP、GGT、TBIL、DBIL不同程度升高。血清CAl25升高,腹水或血清中PⅢP、IV—C、HA升高。(4)腹部CT提示肝脏密度不均匀,增强扫描静脉期造影剂充盈呈斑片状、地图状。(5)除外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结核、肿瘤等病因。(6)增强CT检查对于VOD的诊断有重要价值,穿刺活检是明确诊断的最佳手段,但临床上特别是基层医院获取组织学诊断常有一定的困难,故现认为VOD的组织学证据已不再是确诊的必要条件。(7)目前对症支持治疗治疗效果极差。结论(1)不当使用土三七可引起小静脉闭塞。(2)土三七与三七一字之差,功效相近,但所含主要成分完全不同。(3)需仔细询问病史,完善常规检查后对于以腹水、肝功能异常、脾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者仍不能明确病因时,应及早进行肝脏穿刺活检。(4)肝脏移植是目前降低死亡率的唯一有效手段。

  • 标签: 肝小静脉闭塞症 土三七 门脉系统广泛血栓 吡咯烷生物碱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自身造血干细胞移植后+54天出现的小静脉阻塞的护理。认为在护理小静脉阻塞过程中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出人量平衡,在护、利胆、利尿消肿、抗凝治疗同时,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和积极的护理,对提高治疗成功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自身干细胞移植 HVOD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应用小静脉点状剥脱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10例。使用随机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5例和观察组55例,均需使用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对照组使用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在手术中应用小静脉点状剥脱处理。比较两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和并发症率的比较观察组治疗显效率和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2)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安全性和疼痛情况对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VAS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中,使用小静脉点状剥脱的方法可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疗效。同时治疗安全性也更高,可进行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小静脉点状剥脱 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术 临床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脉麻醉在经颈静脉内门腔静脉分流术(TIPS)中的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对我院80例行TIPS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麻醉及通气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别为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自主通气组及局部麻醉组。对比四组的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疼痛情况及DSA图像质量,并统计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四组术中DSA图像质量。结果四组患者术中各项生命体征的无差异(P>0.05);疼痛程度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疼痛程度重于其他三组(P<0.05);DSA图像质量方面,联合喉罩组、联合导管组及自主通气组无差异(P>0.05),局部麻醉组的图像质量低于其他三组(P<0.05)。结论将静脉麻醉应用于TIPS中可减少患者术中疼苦,提高术中DSA图像质量,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麻醉 TIPS术 机械辅助通气 气管导管机械通气
  • 简介:摘要目的由于性脑(HE)的发生是经颈静脉内门体分流术(TIPS)后的主要并发症,本研究主要探讨质子泵抑制剂(PPI)治疗是否与TIPS术后HE的发生相关。方法分析本中心接受的TIPS197例肝硬化患者的数据。评估PPI药物和其他特征是否是TIPS术后HE发展的因素。结果TIPS术前使用PPI治疗的患者,TIPS术后H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使用PPI的患者(P<0.05)。TIPS术前、术后PPI治疗不影响无移植存活(TFS)。结论PPI治疗可能是TIPS后H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在肝硬化患者TIPS术前,应仔细评估PPI治疗的适应症。

  • 标签: 质子泵抑制剂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 肝性脑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透析患者内瘘闭塞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方法对17例在我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发生闭塞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护理措施。结果血栓形成、低血压、穿刺不当导致内瘘狭窄以及个人的护理不当是造成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结论内瘘闭塞的主要原因是内瘘血栓形成和内瘘狭窄,准确评估干体重,及时纠正低血压,提高穿刺技术,加强内瘘的护理宣教,是延长内瘘使用寿命,保证透析充分进行的前提条件。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对65例肝炎后肝硬化出现昏迷前期症状和进入昏迷状态的观察及护理经验进行总结,通过对肝硬化患者病情严密观察,及早发现昏迷前期症状,及时清除诱因,合理用药,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阻断昏迷进展,降低病死率,从而提高疗效,促进病人康复。

  • 标签: 肝性脑病 临床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在围术期内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于2011年3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80例接受介入溶栓治疗的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患者,将其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和整体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病情控制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患者护理满意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病情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控制时间和临床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整体护理模式对出现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的患者在介入溶栓治疗的围术期内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整体护理 动静脉内瘘急性闭塞 介入溶栓治疗 围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光闭塞与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6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给予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实施激光闭塞联合旋切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手术治疗后,采用激光闭塞与旋切术相配合进行治疗的30例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3.3%;采用传统手术治疗法的30例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法相比,在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治疗中采用激光闭塞与旋切术相配合,临床治疗效果更佳,治疗效果显著,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激光闭塞与旋切术 下肢静脉曲张 临床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源性糖尿作出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4月—2015年7月收取的30例源性糖尿病患者作为分析对象。结果源性糖尿病患者在乙型肝炎中为37%(11/30);其中慢性肝炎患者为21%(6/30);慢性重型肝炎患者为9%(3/30);肝硬化患者为33%(10/30),其与慢性肝炎、慢性重型肝炎相对比,该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源性糖尿在临床中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肝硬化患者中,需要搭配合理化的饮食才能够有效控制病情。

  • 标签: 肝源性 糖尿病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型性脑的临床特点、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性脑病患者的发病诱因、发病经过、肝病特点、临床表现、辅助检查和治疗方法。结果本组急性性脑64例,慢性复发性性脑30例,脑变性型性脑1例,亚临床型性脑5例。Ⅰ期(轻型性脑)17例,Ⅱ期(中型性脑)20例,Ⅲ期(重度性脑)17例,Ⅳ期(深昏迷)41例。患者在12小时时清醒11例,24小时清醒19例,48小时清醒22例。急性性脑病死亡38例,慢性复发性性脑病死亡5例,但多有复发。结论性脑临床表现多样化,应注意亚临床型性脑的诊断。性脑的诊断主要是根据临床表现,而不是血氨水平,性脑尚无特效疗法,治疗应针对病因、采取有效的经验治疗,可提高苏醒率和存活率。

  • 标签: 肝性脑病 诱因 临床特点 血氨 预后
  • 简介:摘要肝硬化病人出现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应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减轻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 标签: 肝性脑病 观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静脉癌栓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来我院诊治的肝癌患者100例,进行超声检查后,重点观察其门静脉内部回声及血流特点,并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发现伴有门静脉癌栓者37例,与CT、MRI或手术病理结果一致,诊断符合率为100%。结论超声检测不仅能够准确探及门静脉内癌栓的所在部位,还可通过对其回声类型及其血流状况的分析,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及判断预后提供可靠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超声 肝门静脉癌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