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QTd)及校正QT离散度(QTcd)的影响。方法选择完成冠状动脉造影且成功地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114例为治疗组,并根据血管病变支数分为三个亚组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临床确诊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未行PCI治疗40例为对照组。各组于术前及术后4h同步记录12导联心电图,分别计算QTd及QTcd。结果PCI术后4h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QTd及QTcd均有明显改善(均P<0.05);治疗组术前与术后4h相比,QTd及QTcd均有明显减小(均P<0.05);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多支病变组之间QTd及QTc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术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QTd及QTcd明显改善。

  • 标签: 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QT离散度 校正QTd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临床分析予以探讨。方法为我院所选的110例冠心病患者实施常规12导联心电图监测,每个导联连续测量5个Q-T间期,取其Q-Td值开展分析。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冠心病组Q-Td明显增大,并且与存活患者相比,死亡患者Q-Td增大更为明显,并且随着患者Q-Td增大其死亡率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通过测量冠心病患者的Q-Td,能够对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及病变程度有一个间接的判断,这能够为临床上获取心室应激性恢复紊乱时的信息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Q&mdash T离散度 死亡率
  • 简介:摘要讨论冠心病患者QT离散度(QTd)改变情况,为预测冠心病病人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及心肌猝死提供依据。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活动平板试验前后的QT离散度变化,研究运动引起的心肌缺血对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分析40例冠心病患者与38例正常人平板运动试验前和运动高峰时体表12导联心电图QT离散度变化。结果运动前冠心病组QT离散度为(46.84±10.19)ms,运动高峰为(60.16±10.45)ms(P<0.001);而正常人分别为(22.21±14.15)ms,(21.11±13.43)ms,(P>0.05),运动前、后两组相比P均<0.001。以运动中QT离散度≥65ms判为异常,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6.6%,特异性87.9%,预测准确性87.3%。结论运动高峰时QT离散度进一步增加有助于反映冠状动脉病变及心肌缺血程度,提示QT离散度是平板运动试验中诊断冠心病心肌缺血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 标签: QT离散度 运动试验 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藏汉民族、性别及不同海拔高度青年健康人群QT离散度(QTd)变化及高海拔向低海拔地区移居不同时间后QT离散度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藏汉族男女学生各300名,共1200名,分别在入校时、入校后1年及入校后2年对心电图进行QTd分析。结果世居平原的青年汉族学生(平均海拔在800米以下)与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QT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入学时与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QTd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与2年后QTd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及2年后与世居平原的青年汉族学生QTd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同民族间男女性别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健康藏汉青年学生QTd与不同海拔高度有明显关联,且世居高海拔地区青年藏族学生移居低海拔地区1年后QTd的改变趋于稳定。

  • 标签: 不同海拔 移居 健康青年藏汉学生 QT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索洛尔治疗心力衰竭患者P波离散度的改变及临床治疗效果,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心内科心力衰竭患者82例,均接受基础抗心力衰竭治疗,其中比索洛尔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前和治疗5月后检测同步12导联心电图。测量P波最大时限(Pmax)、P波最小时限(Pmin)、P波离散度(PD)。结果Pmax比索洛尔组(105±21)ms,对照组(122±22)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比索洛尔组(28±15)ms,对照组(38±19)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比索洛尔使心力衰竭患者PD减少,表明比索洛尔可能减少心力衰竭患者发生房性心律失常和房颤。

  • 标签: 心力衰竭 P波离散度 比索洛尔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Q-T离散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心功能II-IV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分为心衰死亡组、存活组,26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入院后12导联心电图,测定Q-T离散度,比较3组心力衰竭患者的预后与Q-T离散度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与存活组,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长Q-T离散度者预后差,死亡率高,应高度重视。

  • 标签: Q-T离散度 充血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β1-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Bisoprolol)对稳定型冠心病(SCAD)患者QT离散度(QTd)的影响。方法53例SCAD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比索洛尔,疗程为2周。比较治疗前后QTd及心率校正QT离散度(QTcd)、最大QT间期(QTmax)、最小QT间期(QTmin)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前后QTd及相关指标均无显著变化(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QTmax无显著变化(P>0.05),但RR间期及QTmin均显著延长(均P<0.01),QTd、QTcd均显著缩小(均P<0.01)。结论比索洛尔可显著降低SCAD患者QTd及QTcd。

  • 标签: 稳定型冠心病比索洛尔QT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溶栓前后心肌梗死患者QT离散度和心率变异的比较。方法将2008年5月-2012年11月入住我院心内科的106名早期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冠脉溶栓的方法,根据溶栓治疗成功与否,可分为溶栓成功组和溶栓失败组;对照组采用非溶栓治疗的方法。两组患者在起病14d后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及心率变异性(HRV)分析,同时进行治疗前及治疗后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周和2周的QTd变化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溶检成功组HRV时域分析指标及频域分析指标较溶栓失败组和非溶栓组均显著提高(P<0.01),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所有HRV分析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检成功组、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的QTd在治疗前均明显增大,在治疗后溶检成功组QTd显著减小(P<0.01),而溶栓失败组与非溶栓组QTd恢复速度显著慢于溶栓成功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使用冠脉溶栓治疗,能减小QT离散度,提高HRV,通改善心肌复极和传导的差异性,改善心肌电稳定性及自主神经功能,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冠脉溶栓 急性心肌梗死(AMI) QT离散度 心率变异(HRV)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方法以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50例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作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其余50例高血压无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最小P波时限,P波离散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最大P波时限、P波离散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P波离散度明显增大,因此P波离散度可以作为该病的一项有效的检测指标。

  • 标签: 高血压 阵发性心房颤动 P波 离散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将80例CHF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和对较组(38例),治疗组加用倍他乐克,对较组常规治疗,并作治疗前后的QTd测量及比较。结果QTd与心功能受损的程度呈正相关;CHF伴室性心律失常者QTd大于不伴室性心律失常者(P<0.05);给予倍他乐克治疗后CHF患者QTd明显缩短(P<0.05)。结论CHF患者QTd明显增大,倍他乐克可使QTd缩小,对防治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心电图QT离散度倍他乐克室性心律失常 猝死
  • 简介:摘要更年期是一种生理过程,是很多人都必须经历的。尤其对女性来说,更年期是女性卵巢功能从旺盛状态逐渐衰退到完全消失的一个过渡过程,这个过程中女性很容易焦急、烦燥、不安。因此,在此期间一定要调整好心态,愉快顺利地度过这个敏感时期。

  • 标签: 乐观 心态 更年期 生理 敏感 时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0月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7例,测量QT离散度并采用动态心电图监测室性心律失常,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3例作为观察组1,未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34例作为观察组2,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36例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QT离散度与室性心律失常。结果观察组1、观察组2患者的QTd、QTc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患者的QTd、QTcd与观察组2比较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会导致QT离散度的增加,QTd及QTcd是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预测指标。

  • 标签: 扩张型心肌病 QT离散度 室性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目前,我国医院供应室护理组织管理模式上还存有一定的弊端,还不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快速发展的医护形势的需求。我院在摸索和实践中,实行了手术室与供应室一体化(以下简称“手供一体化”)的管理模式,因其收效显著和诸多优点而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分析其利弊,进行护理管理模式运行中的经验总结,以便尽快提高医院的护理工作水平。

  • 标签: 供应室 管理模式 调整分析
  • 简介:摘要有效控制药品费用,调整药品结构比例,提高药品含金量,控制药品费用的增长,降低病人平均费用负担水平,提供优质的服务,以实现医院运营效益的最优化。

  • 标签: 药品费用 药品结构 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弹力线在上前牙转矩调整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采用MBT直丝弓矫治技术矫治的患者共计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6±2.3岁。所选病例均采用上颌拔除两个第一前磨牙方案,在关闭拔牙间隙的过程中,由于转矩控制不足出现上前牙的直立或舌倾,在精细调整阶段采用弹力线对上前牙转矩进行调整。结果所有患者上前牙转矩均改善明显。结论弹力线调整上前牙转矩有效。

  • 标签: 弹力线 转矩 直丝弓矫治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CSSD护理组织管理模式的调整。方法对近年来我院的病区护理组织管理模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管理模式的组建方式、责任制度与注意事项。结果我院对病区护理组织管理进行改革后,营造出了一种清洁、整齐、安全的工作环境,提升了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率,降低了错误率,临床满意度与物品合格率达到100%。结论实施新型的护理组织管理模式之后,科室实施了新型的层级考核方式,这不仅能够保证护士长与责任组长及时的了解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也能够及时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因此,该种护理组织管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组织管理模式 调整
  • 简介:摘要目的调整医院药学实习的内容。方法依据多家医院发表的调查结果,对医院药学的服务重点进行分析,确定医院药学实习内容。结果药物不良反应、特殊人群用药、药品不良反应、药品相互作用是医患经常询问的内容。结论有针对性的寻找服务重点,对改善药学服务、提高实习生药学水平有很好的帮助。

  • 标签: 药学服务 药学实习 药物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