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神经介入是新兴的医疗技术,它的产生使我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去观察、研究脑血管疾病,应用另外一种方法去思维、认识脑血管疾病的的发生机制和发展过程,为脑血管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神经介入专业具有专业性强,技术难度较大的特点,因此对神经介入研究生的要求较高,除了要有坚实的理论技术与实践技能,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本文介绍了神经介入研究生的心理现状,探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策略,从而能够适应当前的医疗模式及社会环境。

  • 标签: 神经介入 研究生 教育 心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心理干预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微创神经介入镇痛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从2011年8月到2014年8月收治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然后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治疗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心理干预组中,患者焦虑、抑郁的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心理干预组与对照组有明显区别,具有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结论应用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改善介入治疗中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感染疾病的危害,发挥很好的护理干预效果,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健康水平,值得在实际中应用。

  • 标签: 心理干预 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神经介入镇痛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0月我院96例择期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施围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的为干预组(48例),实施常规护理的为对照组(48例)。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抑郁、焦虑、生活质量评分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出院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及SA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但干预组患者护理后的SDS及S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总体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实施围期全程心理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围术期心理护理 神经介入治疗 负面情绪 生活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的围期护理。方法抽取48例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室间隔缺损封堵患者,将他们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24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24例,采用综合护理,观察患者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少于对照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对患有室间隔缺损的患者在接受经胸微创食道超声引导下行封堵治疗过程中,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防止患者在围手术期内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现象。

  • 标签: 室间隔缺损 护理 经胸微创食道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方法对6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包括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完善术前准备;术后严密观察伤口的出血情况,患侧下肢给予绷带加压包扎,制动24h,监测生命体征;出现疼痛和发热时,根据情况对症处理;做好饮食指导和出院健康指导。结果66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行介入术后,其中5例患者出现肝区疼痛,8例患者体温升高,进行对症处理后均能缓解,其余无并发症,全部好转出院。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原发性肝癌介入中具有重要作用,完善术前准备,做好心理护理,指导中配合,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安全实施原发性肝癌介入的关键。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癌介入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68例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体会。方法分析我院近年来对小儿血管瘤介入治疗的护理。结果全组病人介入治疗,只有1例出现吸入性肺炎经治疗后病情稳定,其余均顺利康复,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小儿血管瘤具有创伤小、疗效好、安全性高、住院时间短。不留疤痕等优点。充分的术前准备及术后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 标签: 小儿血管瘤 介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神经管减压治疗视神经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从2009年6月~2012年6月所收治的20例视神经损伤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患者在术前3d采用甲泼尼松龙进行治疗3d。然后选择翼点入路,进行硬膜下视神经管减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70%(14/20),所有患者均存活且无出现并发症。而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对手术有效率的影响发现,视神经管骨折与否和治疗有效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受伤后至手术时间却显著地影响了治疗有效率(P<0.05)。结论我们认为对于大部分的患者,视神经管减压能有效改善视神经损伤患者,且安全性高,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出现,因此值得在临床当中推广应用。

  • 标签: 视神经管减压术 视神经损伤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技术在神经外科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择的对象共80例,均为我院神经内科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脑部血肿患者,按照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进行划分,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神经内科临床治疗方案,观察组在采用常规方案的同时,加用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技术治疗,回顾临床资料。结果观察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介入脑部血肿手术可以有效的避免对脑组织产生新的创伤,同时手术简单,危险低,费用不高,对于脑部血肿的患者是最佳的治疗方案。

  • 标签: 微创介入脑部血肿 神经内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讨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有针对性的选择在2017年1月—2017年4月这个时间范围内,在我院神经外科进行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所涉及的研究对象有61例患者,他们都进行了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护理。结果所有61例患者都比较顺利的进行了与之相对应的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其治疗效果都十分理想,成功率高达100%。结论切实有效的做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患者出现并发症,把死亡率降到最低,在根本上提升神经外科介入手术治疗成功率是其中的核心和关键。

  • 标签: 神经外科 介入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室近几年来心脏介入术后并发迷走神经反射的病因及处理方法。结果19例发生迷走神经反射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积极干预治疗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中、术后的护理,是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预防措施。

  • 标签: 心脏介入术 迷走神经反射 病因分析 临床护理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心脏介入治疗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480例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结果480例患者18例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为3.2%,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等,经采取急救措施后均恢复正常。结论积极预防诱发因素,加强术前、中、术后特别是拔除鞘管的护理,是预防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重要措施。

  • 标签: 心脏介入治疗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细节护理在神经介入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予以探讨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收治的进行神经介入治疗的患者300例,将其均分为两组,分别作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神经介入常规护理方法,对观察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细节护理,在两组患者住院接受治疗期间,对两组患者的满意程度、依从性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程度都要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神经介入治疗患者在实施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细节护理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的满意程度,同时降低了护理出错率,让患者从心底感受到我们护理人员的体贴和细心以及服务的周到,从而提高了工作效率,且为手术操作能够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护理应用 神经介入 细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促进冠心病介入诊疗术后的康复寻找较好的护理措施。方法对386例住院冠心病介入诊疗患者所发生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处理。结果冠心病介入诊疗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心律失常6.7%,其中室早12例,室上速7例,室颤4例,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3例。心绞痛4.9%,血管并发症4.4%,其中9例为穿刺部位血肿,7例出血,1例为冠脉内广泛血栓形成。排尿困难2.3%,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1.3%,发热0.8%。结论强调对患者及家属做好健康宣教。掌握有关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相关知识.以增加患者接受诊疗及术前、术后护理的顺应性.从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冠心病 介入诊疗术 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凶险型前置胎盘围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对23例凶险型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术前行双侧髂内动脉动脉置管,中行暂时性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栓塞,术后必要时再行子宫动脉明胶海绵栓塞。结果23例成功保留子宫。结论剖宫产术前双侧髂内动脉置管,中暂时性双侧髂内动脉球囊栓塞,术后必要时再行子宫动脉明胶海绵栓塞治疗凶险型前置胎盘是一种减少产后出血、减少子宫切除率的有效措施,明显改善孕产妇预后。

  • 标签: 凶险型前置胎盘 介入治疗 保留子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脑血管介入患者实施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的100例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月收治行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两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及围手术期护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总并发症率为60%,研究组总并发症率为24%;此外,针对满意度调查发现,对照组满意度为76%,研究组满意度为94%,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综上所述,对于脑血管介入治疗的患者给予围手术期护理干预能够显著降低并发症率,并且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围手术期 护理干预 脑血管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研究对象为60例肝癌患者于200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收治,根据入院顺序患者分为31例的甲组与29例的乙组,乙组患者通过无水乙醇进行治疗,而甲组患者通过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对比甲乙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结果与乙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相比,甲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且治疗后甲组患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甲胎蛋白水平均优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肝癌的临床效果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肌酐水平、尿素氮水平以及甲胎蛋白水平,并且治疗有效率很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肝癌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介入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脑卒中是造成死亡的重要病因,其中缺血性卒中占43.7%~80.5%,20%~30%缺血性脑卒中是由颈动脉狭窄引起1,所以,颈动脉狭窄必须得到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有研究证实,在有效性、安全性、成本上而言,颈动脉支架成形(CAS)与颈动脉内膜剥脱(CEA)无明显差异,而对于高龄患者而言,CAS的适用程度和近期获益有明显优势2。CAS微创、安全、疗效直观等特点更易被患者接受。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本放射介入中心收治85例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狭窄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效果明显,现将护理报告如下。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支架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