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团体心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2月—2018年3月,在本院住院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0例)与对照组(4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团体心理干预8周。应用阴性症状量表(SANS)及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评价患者康复状况及社会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NS评分均下降,SSPI评分均升高,但观察组评分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团体心理干预应用于慢性精神分裂患者护理中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阴性症状及社会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团体心理干预 慢性精神分裂症 康复状况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团体体检中的应用分析。方法将在本中心进行团体体检680人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每一个团体编号,然后通过随机分组的原则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26人,对照组354人,对照组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团体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满意度评分为(92.35±5.2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82.16±6.25)分(P<0.05);实验组漏检人数(0人)显著低于对照组(12)人(P<0.05);实验组拒检人数(2人)显著低于对照组(16人)(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提高团体体检的体检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团体体检 满意度 漏检 拒检
  • 简介:摘要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人际沟通能力是处于青春期后期的大学生普遍遭遇的心理困扰。随着心理学在我国的推广与发展,研究者逐渐认识到将心理疗法的理论运用到高校心理教育工作中,对于强化教育效果,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作为一种现代治疗方法,心理疗法帮助人们将人和问题区分开来,重新解读故事,重建自我及人际关系。心理疗法有助于大学生将自我困扰和人际困扰外化于自身和他人,从更加理性积极的视角解读自我与他人,并能增强大学生丰富体验和有效应对的能力。本研究主要阐述绘画心理疗法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目的是拓宽心理疗法理论与技术的应用范围,为绘画心理疗法与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结合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心理疗法 大学生 团体心理辅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采用团体心理咨询在血压控制方面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常规治疗及干预的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30例为对照组,并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行常规治疗及团体心理咨询的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30例为试验组,对比两组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血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结果试验组干预后SDS、S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及Hcy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团体心理咨询可有效改善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不良情绪,提高血压控制效果。

  • 标签: 社区H型高血压 团体心理咨询 血压 不良情绪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团体心理治疗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影响。方法取本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接收70例抑郁症患者资料予以分析,分成采取一般治疗的对照组(35例)和采取团体心理治疗的实验组(35例)2组;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实验组SDS(18.02±0.30)分等较对照组低;实验组物质生活(50.02±1.05)分等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于抑郁症患者医治中实施团体心理疗法,可有效缓解其抑郁状况以及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团体心理治疗 抑郁症 治疗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本研究从养老需求的角度分析机构养老以及长期照护服务的发展现况,通过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分析现有养老机构中长期照护服务需求研究中的薄弱点和空白处,从老年人自身角度的需求思考目前机构养老所存在的问题,积极讨论影响机构养老长期照护服务需求和养老机构入住率的可能因素,并且提出相关的建议和对策。

  • 标签: 机构养老 老龄人口 需求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会支持、人格特征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对2014年9月至2016年6月孕周≥28周的孕妇进行调查。结果产后抑郁症的检出率为16.17%。产后抑郁症组对支持的利用度因子评分低于非抑郁症的产妇(P<0.05),EPQ总分和N维度评分显著高于非抑郁症的产妇(P<0.05)。结论产后抑郁症与患者社会支持和人格特征相关,早期识别产前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降低疾病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后抑郁症 社会支持 人格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阅读疗法对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8月在江苏省扬州五台山医院住院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病人均继续服用原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利用阅读疗法进行康复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后8周采用住院精神病人社会功能评定量表(SSPI)分别对两组病人进行疗效评定。结果两组病人在干预后第8周SSPI各因子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病人干预前后SSPI各因子得分及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阅读疗法能有效改善男性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阅读疗法 慢性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和社会支持的状况,探究其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性,为改善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身心健康状况以及生活质量提供积极的措施方法。方法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对我院118名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采取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RSS)对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分析癌症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呈轻中度水平,并且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始终呈正相关(P<0.05),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与社会支持存在正相关。因此医护人员应该帮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利用自己的社会支持,消除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 标签: 老年 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生命质量 社会支持 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计算机认知矫正治疗(CCRT)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社会功能的作用。方法选择98例血管性痴呆(VD)患者实施CCRT训练,评估治疗前后患者的社会功能。结果与治疗前比,治疗后的定向力(5.60±1.35)分、计算力(2.20±0.79)分、语言能力(7.10±0.36)分、空间能力(0.78±0.42)分、即刻记忆力(2.42±0.53)分、短程记忆力(1.17±0.78)分及MMSE总分(23.36±2.98)分均所有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治疗后SDSS、PSP评分(8.23±0.94)分、(81.36±14.23)分均有所改善(P<0.05)。结论应用CCRT治疗能有效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患者的社会功能。

  • 标签: CCRT VD 社会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成都市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与社会支持现状,为临床提供有效的护理参考。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4月在成都市传染病医院住院的艾滋病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面对面的自填式匿名问卷调查,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护理需求等调查内容。分析影响患者护理需求及社会支持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护理需求得分为3.24±0.51分,高度需求者54例,中度需求者36例,低度需求者2例。不同婚姻状况、家庭功能、社会支持水平的患者在生理、安全、爱与归属及自尊、自我实现等需求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护理需求与社会支持之间呈正相关(r=0.410,P=0.003)。结论住院艾滋病患者的护理需求呈中、高度水平,其需求与社会支持密切相关,医护人员应综合考虑,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干预方案,有助于改善患者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护理需求 社会支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低剂量氨磺必利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接受的88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是否给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4例患者单纯给予利培酮治疗,实验组44例患者给予利培酮联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8周后PANSS量表以及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各项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O5)。结论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给予低剂量氨磺必利治疗可有效提高个体社会功能。

  • 标签: 低剂量 氨磺必利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 社会功能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