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胆红素对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机制以及消除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方法利用PCR仪以及UV—分光光度法观察胆红素的光谱学行为以及运用终点法、连续监测法以及比浊法等方法进行干扰的分析,用NCCLSEP7—P的方案对胆红素的干扰情况进行干扰。结果胆红素在自身所在的溶液中发生了吸光度值的变化,而且双波长不能对其造成的干扰不能进行校正;胆红素的光谱学干扰方向与EP7—P的结果不一致。结论胆红素对于临床检验结果的干扰存在着特殊的机制,临床检验时一定要对胆红素的干扰情况加以控制和消除,这对于临床医生的正确诊断提供了有用的信息。

  • 标签: 胆红素 EP7&mdash P UV&mdash 分光光度法 干扰消除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不同的方法对尿液细菌培养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年1月-11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96例患者尿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板接种法和增菌培养法进行培养分离鉴定。结果平板接种法培养出阳性例数为21例,占21.875%;增菌培养法培养出阳性例数34例,占35.42%。两者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1,P<0.05。结论尿液培养以增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较高,提倡临床使用此方法进行培养分离,以提高尿液培养的阳性检出率。

  • 标签: 尿液 平板接种法 增菌培养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我县鼠疫的主要宿主动物和媒介分布特征,为制定鼠疫防治对策提供依据。方法监测方法按照《广西壮族自治区鼠疫监测工作方案》进行。监测结果我县鼠疫宿主动物有2目2科4种,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黄胸鼠、小家鼠、黑毛鼠、为常见鼠种,蚤类有3种,印鼠客蚤为优势蚤种,平均鼠密度为7.69%,鼠体染蚤率为30.92%,总蚤指数为0.94;宿主动物的血清学、病原学均未检出阳性。结论通过监测未发现鼠疫,我县鼠疫处于“静息期”。

  • 标签: 鼠疫 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痔疮科患者发生肛周脓肿的病原菌感染特点以及抗生素耐药情况,并针对不同病原菌的感染来讨论其与肛瘘、肛周脓肿的关联。方法选取本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收治的150例肛周脓肿患者的脓液标本进行分析,采取细菌培养、品种鉴定以及药敏试验的方法来探究细菌菌种及其相关性。结果150例脓液标本中,检出需氧致病菌的百分率为90.0%,且以大肠埃希菌与克雷伯菌属为主,需氧致病菌中革兰阴性菌占90.0%,革兰阳性菌占10.0%。检出厌氧菌共10.0%,以消化链球菌与脆弱类杆菌为主。需氧菌对于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的敏感率可达100.0%,而对于青霉素的敏感率为0.结论肛周脓肿主要存在混合菌感染与肠源性细菌感染,所有检测出的菌群均对万古霉素与亚胺培南敏感,青霉素不应作为治疗该疾病的常规药物。

  • 标签: 肛周脓肿 细菌培养 药敏试验 肛瘘 耐药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本实验室TBA120FR和TBA120FR-ISE生化检测系统测定的结果进行偏倚评估和可比性研究,探讨不同生化检测系统间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方法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的EP9-A2文件要求,以TBA120FR-ISE为参比系统,以TBA120FR为试验系统,检测40例患者血清的10个生化项目,计算相关系数、直线回归方程和不同医学决定水平处的相对偏差(SE%);以美国临床实验室改进修正案能力验证(clinicallaboratoryimprovementamendment88,CLIA’88)允许总误差的1/2为标准,评价检测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结果两种不同生化检测系统的检测结果相关性良好,各项目的相关系数大于0.9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用两个以上检测系统检测同一检验项目时,应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判断临床可接受性能,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可比性。

  • 标签: 可比性研究 偏倚评估 医学决定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093例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方法应用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对我院2010年1月~2012年2月出生的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初筛未通过者在出生42天后接受听力复筛,可疑者转至我院听力诊断中心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结果筛查率91.4%;初筛通过4242例,未通过851例,初筛通过率83.29%;复筛率93.88%,复筛通过758例占94.86%,未通过41例,35例接受3月龄左右采用听性脑干反应进行诊断性检查,6例失访。最终12例确诊为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结论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我市广大群众中已深入人心。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呈明显的逐年下降趋势。加强围产保健工作与流动人口中的孕产妇管理减少与新生儿听力障碍有关的高危因素可使新生儿听力障碍发病率进一步下降。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声发射 听力损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温度对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的影响。方法利用本院门诊患者标本,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检测结果的比较;利用室间质评样本在不同的温度下检测,结果与回报靶值的允许范围判定。结果20例门诊病人血浆在不同温度下检测结果与生化仪比较,7℃2小时后、15℃20分钟、25℃20分钟有显著性差异;5份室间质评样本检测结果,只有7℃和15℃时结果全部在靶值允许范围内。结论温度对POCT血糖仪检测结果影响较大。

  • 标签: POCT 血糖 检测 温度 室间质评
  • 简介:摘要目的对2010-2011年成都市龙泉驿区4454例孕妇产前筛查结果进行分析,了解龙泉驿区高风险孕妇产前诊断情况及其预防缺陷儿出生的临床作用。方法采取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分析甲胎蛋白(AFP)及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HCG)水平。结果筛查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255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7例,神经管高风险23例,预产期年龄高风险(身份证年龄大于真实年龄者)8例,总筛查阳性人数565人,筛查高风险率12.6%,转诊高风险人数559人,其中,羊水穿刺染色体检查257人,确诊21-三体综合征2人,彩超6人,确诊神经管畸形3人,复查产前筛查低风险22人。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简单易行,结合产前诊断可以有效减少本区缺陷儿的出生,从而提高本区出生人口素质。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1206例农民健康体检结果进行分析,了解农村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情况,及影响农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为农民群体的健康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对社区1206例农民进行健康体检,进行血液生化、心电图、X线胸透、B超(肝胆脾胰肾)等检查,收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结果各项检查结果完全正常的只有181例。在患病的病种和序列上,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等已成为危害农村居民健康的主要疾病。结论农村居民疾病谱有其特殊性,只有做到定期体检,开展早期健康干预,将减少发病率、致残率,促进全民健康。

  • 标签: 体格检查 农村社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妇科阴道分泌物的清洁及病原菌感染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203例妇科阴道分泌物白带常规检查结果结果3203例标本中,清洁度中Ⅰ~Ⅱ级占总数的64.31%,Ⅲ~Ⅳ级的占总数的35.69%;病原菌阳性检出率为53.29%,线索细胞占总数的33.28%,霉菌占总数的11.77%,纤毛菌占总数的9.99%,滴虫占总数的2.93%,淋球菌占总数的0.31%。结论应加强妇女的健康教育,预防阴道炎等妇科疾病的发生。

  • 标签: 白带常规 阴道分泌物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血常规检验结果是临床多种疾病诊断的依据,其可靠性决定着诊断的正确性。检验技术的发展使得血常规检验朝着高效、便捷、准确、规范方向发展,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人为、生理、病理、环境等因素影响着血常规的检验结果,影响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本文主要分析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各种因素,为临床规范血常规检验操作提供参考。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结果 因素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转氨酶增高情况,以利做好高考学生体检表结论。方法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使用速率法对遂宁5693例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在招生体检时转氨酶进行检测。结果5693例遂宁市高三学生转氨酶增高442例,增高率7.76%。遂宁实验中学高考的学生转氨酶为10.29%,P<0.01,实验中学高考的学生转氨酶增高率与其他中学有差异,且高于其他中学。遂宁一中高考的学生转氨酶增高率为5.26%,P<0.05,遂宁一中高考的学生转氨酶增高率与其他中学有差异,且低于其他中学。结论对参加体检的高三学生转氨酶测定进行分析,了解高三学生转氨酶各增高阶段的比例,对于给参加高考的高三学生作出体检结论非常重要。由于引起转氨酶增高的因素很多,为了避免给临近高考的学生带来思想上的包袱和压力,以更好的状态学习迎接高考,我们认为对于参加高考体检的学生,ALT测定结果在40~160U/L以内的,内科肝脏检查正常,可以不复查,下合格结论,体检表涂正常框。内科肝脏检查异常和ALT≥160U/L的10天再复查ALT和作B超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下体检表上的转氨酶结论。

  • 标签: 高考体检 转氨酶 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因素。方法选取60例健康志愿者,对60例志愿者采用不同的采血部位、不同的检验时间进行采血。分析其临床检验结果的不同。结果60例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是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结果表明2h内的血样标本是最接近正常的,此外还应考虑采血部位、时间及一系列的生理变化的影响,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常规 检验
  • 简介:摘要了解溶血标本对常规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测定,检测正常标本和溶血标本血清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总蛋白(TP)、总胆固醇(CHOL)、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葡萄糖(GLU)、钾离子(K+)等10项临床生化检验指标的含量并进行比较。结果溶血血清ALT、AST、K+、TBIL、DBIL测定结果明显高于正常血清(P<0.05),溶血对BUN、GLU、ALP、CHO测定结果影响较小。结论临床检验工作中应避免标本溶血的发生,如发生了标本溶血现象,因在报告单上注明,必要时应重新采血。

  • 标签: 溶血 生化检验 结果
  • 简介:摘要随着气温的下降,冷凝集对血常规检测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会导致临床病情诊断的延误,因此在临床上必须采取必要措施予以防治。本文以我科室遇到的一例冷凝集现象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冷凝集产生的原因及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最终给出了合理的预防办法。

  • 标签: 冷凝集 血液分析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本地区妇女病的发病特点及相关高危因素,为妇女常见病防治工作重点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辖区2009~2011年度1439妇女进行常规妇科病普查及相关检查,所得的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并经过经统计学处理。结果总发病率49.20%,常见疾病依次为宫颈糜烂、阴道炎、乳房疾病和子宫肌瘤。结论常见病发生率存在着明显的年龄和职业差异(P<0.01),妇女保健工作要有重点的针对这些高危人群采取相应保健内容,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降低妇女常见病发生率,提高妇女的生存质量和健康水平。

  • 标签: 妇女病 发生率 普查普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液中的细菌L型培养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方法对明确诊断的204例泌尿系感染者的尿标本,行普通细菌和L型细菌同步培养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并对L型菌进行药敏分析。结果204例患者尿标本共检出细菌126株,其中普通阳性菌60例,L型阳性菌50例,混合感染的16例;所有细菌L型对大环内酯类、四环素类抗生素敏感。结论对泌尿系感染反复发作、迁延不愈者同时做普通型和L型培养可提高感染细菌检测阳性率,为临床诊断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泌尿系感染 L型细菌 细菌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生化检验结果的主要影响因素。方法对采集中出现的样本溶血、血液样本保存情况对生化检验结果的影响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血液标本溶血前后生化检验指标中TBIL、TP、ALB、LDH、GLU间存在明显差异,而BUN、GGT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TP、ALB、GLU生化质控血清放置在4冰箱中存8小时是最不稳定的,对结果影响最大(P<0.05);UA的生化质控血清在4冰箱中受时间长短影响不大。结论要从患者的生理因素、饮食因素、药物因素、血液标本采集时间、采集部位、标本储存等各个方面加以质量控制,严格把握质量关,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诊疗依据。

  • 标签: 血液标本 生化检验 采集 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