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危急血标本的护理质控的方法以及质控后的效果。方法对我院所有患者展开调查,分析危急血标本的采集以及送检过程中发生血标本的溶血、血标本的稀释、抗凝血凝固、标本成分的变化、在患者进食后进行采集血液等问题,找出原因,并对这两个过程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质控,比较护理质控前后危急血标本的错误率。结果在进行护理质控前,危急血标本送检1864例,其中错误的有24例,错误率为1.2%,护理质控后,危急血标本送检2130例,其中错误的有6例,错误率为0.2%,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危急血标本的采集与送检过程进行质控,可以降低危急血标本的错误率,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质量。

  • 标签: 危急值 血标本 护理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3年5月—2017年1月,于我院收治的危急患者中选取50例为研究对象,检验其血清电解质水平,并且建立起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对其临床应用效果效果进行分析。结果50例危急患者中,有5例患者死亡,患者死亡率为10%,女性死亡患者有2例,男性死亡患者有3例;60岁以上死亡患者有3例,50岁~60岁死亡患者有1例,50岁以下死亡患者有1例。结论血清电解质检验危急患者的病情较为严重,为了将患者的具体病情更好的反映出来,对患者血清电解质危急前、中、后加强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能够为患者的生命安全提供有效保证。

  • 标签: 血清电解质 检验危急值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检验科危急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对目前实验室危急管理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结果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进行危急管理持续改进,实验室危急的接收时间、治疗干预时间和有效登记率进行均有明显差异。结论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有利于提升实验室危急管理水平,有利于实现危急流程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

  • 标签: PDCA 循环 危急值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pH对两种方法检测胃内容物潜血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收治的100例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使用精密pH试纸检测pH,显微镜检有无红细胞),按照不同检测方法分为原始标本组(50例,应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检测方法)和中和标本组(50例,应用0.1N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对其进行中和处理,将标本的PH调至7.0后用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假阳性率。结果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真阳性率显著高于原始标本组(P<0.05),中和标本组住院病人经胃管引流的胃液标本假阳性率显著低于原始标本组(P<0.05)。结论中和PH联合愈创木脂、金标法血红蛋白检测试纸、金标法转铁蛋白试纸方法能够显著提高胃内容物潜血的真阳性检出率。

  • 标签: pH 两种方法 检测胃内容物 潜血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批号ALP检测试剂对室内质控结果及病人检测结果的影响,并提出处理意见。方法采用同一标准品进行校准及室内质控,比较旧批号和新批号ALP检测试剂质控结果差异以及旧批号试剂同新批号试剂校准后病人检测结果的差异。结果新批号试剂中高水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为194U/L,2.9%和304U、L,4.3%,旧批号试剂中高水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分别176U/L,4.0%和284U/L,3.9%;旧批号试剂同新批号试剂校准前ALP检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同新试剂校准后ALP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校准后两个批号试剂20例标本相关性(Y=1.043+2.432,r2=0.996>0.975),在可接受范围,相关系较好。结论同一厂家不同批号ALP检测试剂质控结果存在差异,在更换试剂批号后要重新进行校准,做好室内质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减少假失控现象。

  • 标签: 不同批号 ALP试剂 校准 靶值 室内质控 质控图 检测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0~16周岁健康人群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的参考范围。方法选取于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体检的4600例0~16周岁健康人群,通过分析其白细胞指标(WBC)、红细胞指标(RBC)、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浓度(Hb),并与全国临床检验操作常用参考范围进行比较,从而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血细胞参考范围。结果WBC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4.0~10.0)×109,除4~6岁儿童外,其余儿童WBC水平均高于参考;RBC全国参考女性范围为每升(3.5~5.0)×1012,男性参考范围为每升(4.0~5.5)×1012,女性RBC水平均处于正常范围内,男性RBC水平均低于全国常用范围;PLT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100~300)×109,除12~16岁儿童低于参考范围外,其余儿童均处于正常范围内;Hb全国参考范围为每升110~150克,所有儿童的Hb均低于该参考范围。结论参考全国主要血细胞分析参数,结合体检结果,可有效建立起本地的0~16周岁健康人群的主要血细胞参考范围。

  • 标签: 0~16周岁 健康人群 血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对运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检验科危急管理水平进行探究分析。方法选取于2017年05月至10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共3627例次危急,2017年11月至2018年04月(运用PDCA循环管理后)共3491例次危急,比较本科室在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后,对危急上报率,报告及时率,登记合格率及知晓率情况。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前与管理运用后,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意义。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检验科危急,改善显著的效果,能够持续提升管理水平。

  • 标签: 检验科 危急值管理 PDCA循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新医改背景下开展高药品直送业务模式的运行方式。方法对高药品直送业务各环节的分析探讨。结果高药品直送业务模式是一种新型的医药分销模式,是传统医药市场竞争中的新机遇。

  • 标签: 新医改 分销模式创新 医药市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的总β-HCG、孕酮在早期先兆流产中的动态变化及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93例先兆流产患者,根据妊娠结局分为保胎成功组和保胎失败组,监测两组患者血中的总β-HCG、孕酮的动态变化。结果75例(80.65%)保胎成功,18例(19.35%)保胎失败(入院后2-3周终止妊娠者)。保胎成功组中首诊检测的血清总β-HCG>60mIU/ml的72例(96%),<60mIU/ml的3例(4%),首诊检测孕酮>20ng/ml的57例(76%),孕酮在8~20ng/ml之间的18例(24%),孕酮<8ng/m1的0例(0%);保胎失败组依次为3例(16.7%)、15例(83.3%)、1例(5.56%)、6例(33.3%)、11例(61.1%)。血中的总β-HCG在保胎成功组中每48小时上升幅度50-85%的为71例(94.7%),在保胎失败组中升高缓慢升高幅度均小于50%。结论先兆流产的患者总β-HCG增长缓慢或下降者,孕酮小于8ng/ml一般不建议保胎治疗;总β-HCG增长正常,孕酮在8~20ng/ml的患者采用黄体酮、总β-HCG等积极治疗效果好;总β-HCG增长正常,孕酮大于20ng/m不需要药物治疗即可。

  • 标签: 先兆流产 血总&beta -HCG 血孕酮 动态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用高耗材管理系统在手术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7年01月—12月,在手术室中开展医用高耗材信息技术化管理(研究组),并与2016年01月-12月阶段开展的人工管理(常规组)进行对照分析。结果研究组实物盘点时间、证件审核时间、护理差错发生率以及护士满意度等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手术室中,通过医用高耗材管理系统进行智能化管理,可有效避免耗材短缺、挤压,大大降低了护士任务量,促使工作效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 标签: 手术室 医用高值耗材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某民航飞行员人群正常高血压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某航空公司飞行人员630名,分为正常血压组、正常高血压组,分别为300例和330例,观察两组体质量指数、血清总胆固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正常血压组的BMI指数低于正常高血压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5.88,P<0.05)。正常血压组的TC、TG、LDL-C均低于正常高血压组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管危险因素中肥胖与飞行员人群正常高血压有较强的相关性,应加强对这部分飞行人员生活习惯的干预和控制。

  • 标签: 民航飞行员 正常高值血压 心血管危险因素 相关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雌三醇联合甲硝唑治疗对老年性阴道炎(SV)患者阴道pH及预后的影响。方法以96例我院确诊为SV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给予雌三醇联合甲硝唑治疗)和对照组(48例,给予甲硝唑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阴道pH变化、治疗3个月后复发情况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阴道pH与治疗前相比显著下降,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对比有显著性(P<0.05)。结论雌三醇联合甲硝唑治疗SV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患者阴道pH,改善患者的预后状况。

  • 标签: 雌三醇 甲硝唑 老年性阴道炎 pH值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分析其对心电图测试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7年6月医院诊治的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采用常规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颗粒治疗,对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心电图测试的影响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临床疗效方面,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P波及Q-T离散度明显减小,房性早搏及室性早搏发作次数均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后上述指标变化情况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脏神经官能症伴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稳心颗粒治疗能够取得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明显改善心电图测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稳心颗粒 心脏神经官能症 心律失常 临床效果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