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咳嗽是机体的防御反射,剧烈咳嗽可致腹肌断裂、腹部血肿形,临床实属罕见,且术前容易误诊。本文对我院近两年收治的咳嗽致腹肌断裂病例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合既往类似病例报道,分析该疾病临床发病特点及误诊原因,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 标签: 腹直肌断裂 腹壁血肿 临床诊疗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是研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影响。方法本次主要是选取了社区2016年—2017年社区群众60名。这些群众的年龄普遍都在60岁之上,并且都是患有慢性病的群众,选取对象之后主要是进行三大类护理项目的比较,最终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对社区护理干预进行评价。结果主要是开展三大类护理项目,最终对调查结果进行评分评估。三类护理项目主要是对社区健康辅导类(营养健康指导、电话健康咨询、心理咨询、)、社区健康监测类(慢性病建档率、慢性病管理率、家庭寻访率、)和社区护理服务水平评估(用药安全质量、护理指导水平、就诊服务质量、康复指导、)。结论社区护理相比于一般的护理来说,所呈现的效果更明显,慢性疾病患者的恢复时间得到极大的缩短,因此社区服务对社区慢性病的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所以说社区护理在基层护理中是十分重要的存在。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慢性疾病管理 康复
  • 简介:摘要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使得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提升,目前已经成为了全球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不论是对于人们的健康还是人们的日常生活,都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引发糖尿病的原因是胰岛素分泌问题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而导致的代谢异常。糖尿病患者的体重会有所下降,同时也会出现多尿、多食多饮的症状,与此同时还会引发其他慢性疾病。我中心对患者实施规范管理,将糖尿病相关的知识进行了相应的整理,并进行健康教育宣传,使患者对该疾病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并积极的配合治疗,让糖尿病的治疗效果有了较大的提高。

  • 标签: 社区管理 糖尿病 相关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社区责任制管理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方法用“随机法”将246例精神病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其中对照组予以常规社区管理,观察组予以社区责任制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其管理满意度(96.75%)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0.05)。结论在社区精神病患者随访中实施社区责任制管理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责任制管理 精神病患者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社区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预后影响。方法选取我社区2016年5月—2017年5月发生脑卒中疾病的7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医院将其分为参照组(32例)和研究组(43例),其中参照组患者采取一般治疗方法,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强社区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一年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参照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21.88%、15.63%;研究组患者的脑卒中复发率和死亡率分别为6.98%、9.30%,由此可见,研究组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要显著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更加显著,P<0.05,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脑卒中患者加强社区医疗,患者的复发率和死亡率都有所降低,同时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也得到明显改善,这表示患者的预后效果更佳,其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患者 社区医疗 预后 影响
  • 简介:摘要心脏骤停(suddencardiacarrest,SCA)是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1。徒手心肺复苏技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是抢救生命最基本的技术和方法,对心跳、呼吸骤停病人实施及时有效的抢救可以明显提高其生存率2。研究显示,在心跳停止4min内开始有效心肺复苏者50%被救活,4~6min开始有效复苏者10%被救活,超过6min有效复苏者存活率仅4%,10min以上开始有效复苏者极少存活3。国外一项研究表明,有20%的公众有机会目击猝死,但不到5%的人会尝试进行心肺复苏,表明居民心肺复苏知识缺乏4。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差距尤为明显,我国对公众CPR知识的培训还没有建立起完整规范的体系,社区健康教育资源仍匮乏。因此,探索具有现实意义的社区健康教育模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拟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技术培训,以提高社区居民对危急重症患者院前急救抢救成功率。

  • 标签: 心跳骤停 心肺复苏 社区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对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方法以东阳市部分社区护士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选取100名社区护士为研究案例,调查内容包括营养指导、家庭护理、疾病护理可健康知识宣传等。从调查结果中进行社区护理服务内容影响因素研究。结果经研究发现,社区护理主要集中在疾病护理,缺乏对社区居民的临终关怀。社区护士工作经验和康复护理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性,社区居民的营养护理和健康护理要求较高。结论当前社区护理内容侧重性较强,部分护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和规范,需要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影响因素 社区护理 服务内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促进产后腹肌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于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足月分娩且产后腹肌分离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共108例随机分组各54例,对照组未进行干预治疗,观察组给予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观察组腹围各数据均明显降低,且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妇腹肌分离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产后腹肌分离患者实施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配合康复按摩治疗可有效缓解疼痛痛,增强肌肉张力,提高恢复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盆底神经肌肉电刺激 康复按摩 腹直肌分离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对比检测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平均住院日,研究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在腹股沟嵌顿疝手术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在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收治的60例腹股沟嵌顿疝分为两组,对照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普通手术方法治疗;观察组该组30例患者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手术时减少、术中出血量低、平均住院日短,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手术中使用经腹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经腹直肌后入路腹股沟探查术 腹股沟嵌顿疝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通过阐述跌倒的基本概念、相关因素,以及预防跌倒的重要性,对国内近几年

  • 标签: 社区 老年患者 跌倒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进行研究。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我院社区儿童获得性肺炎患儿36例,观察其病菌分布情况。结果致病菌中大肠杆菌,金葡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链球菌占前四位。结论通过观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分布结果,能够为该地区临床医师对肺炎患儿的经验选择抗生素提供参考,并减少患儿的菌群失调,降低细菌的耐药性产生。

  • 标签: 儿童 获得性肺炎 细菌 社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社区死亡原因、死因顺位及平均死亡年龄等情况,为疾病预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某社区派出所2016年死亡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该社区2016年死亡344人,其中男195人,死亡率839.79/10万,女149人,死亡率578.37/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P<0.05);男性平均死亡年龄76±14.30岁,女性平均死亡年龄81±12.18岁,男性平均死亡年龄显著低于女性(P<0.05);前5位的死因依次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结论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意外伤害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应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卫生、政府及相关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男性因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影响健康的问题更为突出。

  • 标签: 死亡原因 死因顺位 死亡率 平均死亡年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endoclose针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术中关闭假疝囊对预防术后血清肿形成的应用。方法对2015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在珠海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科住院并符合腹股沟疝诊断的52名患者实施完全腹膜外腹股沟疝修补术,术中使用endoclose针结扎关闭假疝囊,观察术后血清肿发生率、腹股沟区急性及慢性疼痛、疝复发等情况。结果52名患者(共61侧疝,其中双侧疝9例,复合疝3例)均顺利实施手术,其中MⅡ型疝39例,MⅢ型疝22例,一侧疝修补手术时间为52±12分钟,其中1例复合疝患者术后出现阴囊血清肿,术后一月可自行吸收。术后第2天腹股沟区疼痛评分为4.2±1.2分,术后1周疼痛评分为2.1±0.9分,随访3至24个月均无慢性疼痛和疝复发情况。结论使用endoclose针关闭假疝囊是预防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后血清肿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

  • 标签: endoclose 腹股沟直疝 血清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索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在改善其预后方面产生的作用。方法抽取67例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并分为探讨组(n=34)和参考组(n=33)两组,所纳入研究对象均接受神经内科规范化治疗,参考组患者出院后继续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探讨组患者接受社区康复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MBI评分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1.0125,P=0.0922),2组FM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且无统计学意义(t=0.9892,P=0.0721),治疗后探讨组患者MBI评分高于参考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0134,P=0.0239),FMA评分高于参考组患者,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273,P=0.0174)。结论脑卒中患者应用社区康复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其预后,可使其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获得明显提升。

  • 标签: 社区康复治疗 脑卒中 预后改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虹桥社区居民跟骨骨刺的发生情况。方法采样均使用国产500mA数字X线机,常规足跟骨侧位摄片,分析虹桥社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所有跟骨侧位X线片结果。结果共有152例足跟骨侧位片资料,其中男58例,女94例;跟骨骨刺阳性率36.18%,60岁以上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显著高于60岁及以下者,不同性别者跟骨骨刺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应通过饮食、运动及生活行为方式等干预,预防跟骨骨刺过早发生,减轻跟痛症的程度。

  • 标签: 社区居民 足跟骨侧位片 跟骨骨刺阳性率 年龄 性别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输液信息化管理在社区门诊输液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移动输液软件对社区门诊输液进行全面信息化管理。结果将移动信息技术应用于社区门诊输液后,提高了护士核对患者身份及药物信息的准确性。全过程详细记录规范了护士的操作行为。智能提醒功能可避免护理差错发生。结论门诊输液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其应用确保了门诊输液患者的安全,提高了社区门诊输液的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实现了护理精细化管理,提升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 标签: 门诊输液 移动软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精神病人康复现状和问题,探索社区康复病人重返社会的有效途径,为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11家阳光心园开展调查,随机抽取61名学员进行问卷调查,并对10位工作人员进行访谈,结合上海市精神卫生信息管理系统数据进行分析。结果11家阳光心园共接纳学员241人;工作人员24名,其中专职18人,兼职6人;学历水平初中1人,高中(中专)6人,大专及以上17人;调查61名学员,男性36人,女性25人;小学及以下占26.2%,初中占42.6%,高中及以上占31.2%;有52.5%学员有主动康复意识,不同学历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824,P<0.05)。结论病人及家属对康复机构认识存在误区,主动康复意识差;阳光心园缺乏流动畅通的出入体制;病人回归社会仍存在较大困难,康复机构人员专业水平有待提高。

  • 标签: 社区康复 阳光心园 回归社会
  • 简介:摘要社区健康教育在社区工作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对此很重视。很多疾病都是通过不良的生活习惯如饮食、环境污染、精神压力、乱用药品、缺乏体育锻炼等。健康教育是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所管辖居民人群对健康的认识,使他们懂得一些基础的卫生保健知识,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以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 重要补充 方法 治疗中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