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成年男性患者气囊导尿的最宜留置长度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拟选取我院2014年—2015年收治的214例非尿道畸形成年男性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依据气囊导尿留置长度不同分为导尿置入至气囊入口与引流接口分叉处的观察组与置入导尿管见尿液流出,随后置入7~10cm的对照组,将两组24h内不适感、血尿、尿道口出血、排尿障碍发生率作以比较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中血尿发生率为25.2%高于观察组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尿道口出血发生率为3.7%低于对照组15.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排尿障碍发生率为1.9%低于对照组5.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置入气囊导尿至气囊入口与引流接口分叉处是男性患者气囊导尿的最宜置入长度,在此基础上注入0.9%氯化钠溶液可在一定程度提高置安全性,减轻患者疼痛。

  • 标签: 成年男性 气囊导尿管 置管长度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就胃置入长度在胃肠减压引流中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胃肠减压患者70例,依据患者入院就诊时间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胃肠减压患者35例。实验组患者的胃置入长度在54~68cm之间,参照组患者的胃置入长度在44~54cm之间,最后对比两组胃肠减压患者的减压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置入不同长度的胃,实验组患者的肠蠕动恢复时间短于参照组,腹胀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明显低于参照组,组间数据由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胃肠减压引流中选择置入适宜的胃长度,可以使患者的腹胀得以缓解,并降低其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实践价值。

  • 标签: 胃管置入长度 胃肠减压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电动洗胃机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进行延长胃插入深度对洗胃效果的影响,探讨护理方法。方法将2017年3月—9月收治的30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标记为对照组,洗胃时胃常规插入45~55cm并实施常规护理;将2018年1月—7月收治的21例有机磷中毒患者标记为观察组,洗胃时采取在常规胃长度基础上延长插入10~15cm,即插入长度为65~70cm,并给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的治疗及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首次吸出液体时间、总洗胃时间、病死率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有机磷中毒患者抢救时,给予延长胃插入长度洗胃,并实施护理干预后可达到洗胃速度快,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洗胃彻底的效果,可显著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有机磷中毒 洗胃 延长胃管插入长度 护理
  • 简介:摘要在法医临床实践中,对被害人身体各部位的创口长度进行医学鉴定是经常出现的情况。尽管《人体轻伤鉴定标准》中对法医实践中常遇到的轻伤的概念、损伤程度等有相关说明,但是在实践中仍然会出现新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

  • 标签: 创口长度 法制 临床鉴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人静脉留置针进针长度对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5月我院住院部72例患者使用静脉留置针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全部进针组(38)和部分进针组(34),全部进针组即针梗全部进入血管,部分进针组即针梗留2--3MM在皮肤外部。对比留置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和全部进针组相比,部分进针组留置时间较长,组间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和全部进针组相比,局部渗液和渗血,堵塞静脉炎发生率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梗留置2--3MM在皮肤外部,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留置针在静脉中出现渗血、渗液、堵塞、静脉炎等现象,并延长留置时间,这对于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患者的治疗痛苦来讲,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 标签: 留置针 针梗长度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解决围手术期病人静脉穿刺困难的方法,分析中等长度导管应用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得出结论中等长度导管置入较深静脉穿刺和PICC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严格执行操作程序,做好置后的护理,方可减少甚至避免不良护理问题的发生。

  • 标签: 中等长度导管 肘前区静脉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临床中运用阴道超声测量宫颈长度的方法在对早产进行预测方面的效果。方法本院近年来共有四个月孕期的164例产妇进行产前检查,其中各项检测指标正常产妇100例,有迹象早产产妇64例,运用阴道超声的方式测量每例产妇的宫颈长度,并对产妇的妊娠情况进行跟踪回访,对早产与宫颈长度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00例正常产妇均顺利分娩,64例先兆早产产妇中35例正常分娩,29例产妇出现早产。三类产妇宫颈的平均长度依次为37.9毫米、35.7毫米、23.4毫米,其结果之间的差异较为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运用阴道超声的方式对颈长度的进行测量,其操作相对较为简单,应用方便。且随着宫颈长度的缩短,孕妇出现早产的几率将会有所提升,尤其是针对宫颈长度低于30毫米的产妇而言。

  • 标签: 阴道超声 宫颈长度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宫颈应力试验与宫颈长度测量对早产的联合预测效果,进而提高诊断的准确程度,以合理指导孕期医学照料。方法对2011年5~7月的首诊孕妇进行普查追踪,采用SAS9.2对资料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早产组的宫颈短缩程度高于非早产组(Z=4.7577,P=0.001),且宫颈长度<25mm者其宫颈短缩也明显增加(Z=3.1030,P=0.001)。宫颈短缩作为单项指标预测早产和联合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其特异度分别为0.8421和0.8947。结论宫颈长度测量预测早产的灵敏度高,在其初筛的基础上,宫颈应力试验可作为复核的重要指标,这将有助于减少误诊的可能。

  • 标签: 宫颈应力试验 宫颈短缩 宫颈长度 早产 联合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超声监测宫颈长度在预测早产中的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门诊定期产检的有先兆早产症状的孕妇123例,经腹超声监测其宫颈长度,比较宫颈长度的差异,追踪其妊娠结局,预测早产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结果①发生先兆早产的123例患者,其中早产51例。早产组宫颈长度短于足月产组宫颈长度,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早产组孕妇与非早产组孕妇年龄、孕次、出现先兆早产的孕周、保胎方法和给药途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但两组孕妇的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③受检的孕妇中,宫颈长度<3.0cm为52例,47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90.38%;宫颈长度≥3.0cm孕妇71例,4例发生早产,早产率为5.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宫颈长度3cm为临界值,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2.16%,特异性为87.5%,阳性预测值为83.93%,阴性预测值为94.03%。④宫颈长度<3.0cm组48h,7d和37周内分娩率显著高于宫颈长度≥3.0cm组分娩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超声测量宫颈长度对先兆早产孕妇发生早产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3.0cm时,早产发生率较高,应予高度重视。

  • 标签: 超声 宫颈长度 早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测量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轴长度及非接触眼压值的变化。方法收集白内障患者279例306眼,对手术前及手术后1月、术后6月随访时行IOLMaster进行测量。结果眼轴长度眼轴长度术后较术前缩短,差异有统计学差异;非接触式眼压值术后较术前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OLMaster测量严格按照人工晶状体测算后的术后眼轴变短及眼压降低是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原因之一。

  • 标签: 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 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 眼轴长度 非接触眼压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先兆早产孕妇宫颈长度测量运用于预测早产的临床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住院的278例先兆早产孕妇,通过超声检测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的宫颈长度,并且随访跟踪,直至分娩。结果该278例先兆早产孕妇,早产组为112例,足月产组为166例,早产率为40.3%(112/166)。早产组平均宫颈长度(24.3±5.0mm)明显低于足月产组平均宫颈长度(34.0±6.8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长度与早产发生具有密切联系,以宫颈长度3.0cm为界,宫颈长度预测早产的敏感性为98.4%,特异性为60.3%,阳性预测值为67.6%,阴性预测值为97.8%。结论测量宫颈长度对于预测先兆早产孕妇的早产是有效可行的,在临床上可以指导合理用药及护理,减少死亡率与发病率。

  • 标签: 早产 子宫颈 预测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宁夏六山地区人工栽培赤芍的质量进行考察。方法对人工种植的赤芍的质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薄层色谱及色谱柱等方法进行考察,检测项目参照《中国药典》2015年版一部赤芍项下的检测项目。结果本次研究共对10批赤芍进行检测,受检的所有批次赤芍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平均含量11.5%。结论宁夏六山地区栽培赤芍外形好,产量大,性状、显微、薄层色谱均符合药典规定,芍药苷含量高于药典规定,可考虑规范化种植。

  • 标签: 六盘山 栽培赤芍 质量考察 规范化种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32例患者在Quadrant通道系统下行微创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方法选取在我院行Quadrant的通道系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0例患者,观察其术后护理的效果。结果多数患者在45天后能恢复正常的生活,3个月后能恢复工作,其中17例优,2例良,1例尚可,优良率为95%。结论术后护理应加强体位护理,严密地观察其病情,预防并发症,注意切口引流管的护理,积极加强早期的康复锻炼,同时还要做好出院的指导。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症 术后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间突出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选择50例确诊为腰间突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与护理,判断其治疗与护理后的恢复和活动情况,进行数据统计。结果50例腰间突出患者经过本院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自觉疼痛缓解或消失,患者消除恐惧心理,保持心态平和。结论本院对腰间突出患者的护理措施是值得向临床推荐的。

  • 标签: 腰间盘突出 患者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经常规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辅助检查和实际病情,分别采用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半侧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及全椎板切除减压髓核摘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至12个月,其中优25例,良9例,可4例,差0例。术后患者临床症状均有改善,优良率为89.47%。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未见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症和手术原则指导下,符合外科手术治疗条件的应尽早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是肯定的。

  • 标签: 手术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间突出症术后护理的有效指导方法,旨在找出最合理的指导方式。方法选择2012年5月入住我院的1例腰间突出患者,对他手术后的护理指导进行观察,对除了进行基础的术后指导外进行的其他类型的指导有效作用分析,最后对所有在术后进行的护理指导做总结性分析。结果在骨科手术后的基本的护理指导后加上其他类型的护理指导方法,患者康复情况良好,在预期时间内基本康复,治愈率为90%。结论腰间突出症在术后除了要进行基础的骨科术后指导外还需要进行多种指导,患者在多种护理指导下能够更快康复。

  • 标签: 腰间盘突出症 康复护理 术后 指导方式
  • 简介:摘要报告1例外周静脉中长度导管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体会。包括发生血管管腔狭窄的原因分析、对策。认为根据医生医嘱、治疗周期、患者个体特点等因素主动选择合适的输液装置,防止因药物刺激等造成静脉内膜出现严重组织学改变,进而造成外周血管损伤,同时把输液的危险因素,即选用错误装置给药,控制在输液治疗活动前,降低输液的风险,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安全注射提供了新思路。

  • 标签: 静脉输液 中长度导管 血管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下测量宫颈长度和内口宽度在预测早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发现有先兆早产迹象的132例初产妇临床资料,然后再在超声下测量产妇的宫颈长度及内口宽度,分析并比较测量结果与妊娠结局。结果早产组产妇的宫颈长度明显小于足月产组,早产组产妇的宫颈内口宽度大于足月产组,宫颈Bishop评分高于足月产组,比较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在超声下测量产妇的宫颈长度与内口宽度,可较为准确预测出早产情况,临床应用价值高。

  • 标签: 超声测量 宫颈长度 内口宽度 预测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