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疝环填充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进行临床效果的对比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7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并对比治疗有效性。结果观察组患者在住院费用上明显降低,且在并发症发生率上为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8.9%,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形式对该疾病的治疗均起到一定效用,且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效果更佳,患者创伤小,恢复效果好,且费用低,值得在临床过程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疝环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上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困难,新制定的TI-RADS分级可用于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对其使用效果进行临床分析。方法2014年7月我院超声工作室人员经过多年临床经验根据ACR的乳腺超声图像制定了TI-RADS系统,准备投入到临床应用中。选取甲状腺结节患者80例,经统计发现结节病灶共140个,对患者同一病灶进行超声检查和TI-RADS系统检查。超声检查得到的声像结果称为对照组;一段时间后对同一病灶进行TI-RADS系统检查,所得声像图称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结果进行统计,把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标准,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率和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分析TI-RADS分级系统对判断甲状腺恶性结节的超声表现的临床作用。结果声像结果图显示,观察组超声声像图准确率(95.71%)与对照组准确率(70.00%)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恶性结节超声表现判断的误诊率(2.50%)小于对照组误诊率(28.50%),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临床诊断甲状腺恶性结节超声表现有一定的难度,新制定的TI-RADS系统对于判断恶性结节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声像图诊断的准确率,提示患者临床治疗,减少漏诊率和误诊率,避免诊断不当延误病情。

  • 标签: TI-RADS分级 甲状腺良恶性结节 超声表现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2~2013年度汇总的255例药品不良反应(ADR),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连云港市东方医院2012~2013年通过网络系统向国家不良反应中心(ADR)上报的255份报表,分别从患者临床表现、给药途径及涉及药品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255例ADR报表中,抗菌药物所致ADR居首位(占68.63%);静脉注射是引起ADR的主要给药途径(占94.12%);ADR涉及的器官或系统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报告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小儿高热急救的急救及护理。方法总结我院2010-2011年收治的25例高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25例患儿全部治愈。结论及时迅速止惊、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及时采取降温措施、加强综合护理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惊厥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的重要性。方法对5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在观察结节的二维图像、内部周边的血流特征以及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将这些观察分析结果与具体的病理诊断进行对照。结果恶性结节中的发生率明显的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01)。对于恶性结节中边界、形态、回声现象以及钙化方面都与良性结节的差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P<0.05)。在彩色的多普勒血流显像中恶性结节中有70%左右的结节血流为Alder2级或者是3级,而良性结节中只占了40%左右。在血流显像中,良性和恶性结节具有统计学的研究意义,具体表现在(P<0.001)。最后对于恶性血流与良性血流的平均PSV和RI进行对照。恶性结节血流要高于良性结节,二者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在频谱的形态中也有明显的区别。结论超声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诊断具有重要的诊断依据,并且结合二维、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的特点能够提高医学诊断的精确率。

  • 标签: 超声检查 甲状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的应用分析。方法选择我院从2008年11月到2011年12月收治的11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所有患者都经过手术病理证实。对所有患者的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所有的110例患者中,病理诊断出良性结节的患者有73例,诊断出甲状腺癌的患者有37例,超声诊断准确的患者为90例,准确率为81.82%,出现误诊的病例为20例。结论对于甲状腺结节采用超声影像学诊断的准确率比较高,对于恶性结节并存的鉴别和微小癌的诊断有不足。

  • 标签: 良恶性甲状腺结节 彩色多普勒超声 甲状腺癌
  • 简介:摘要通过对18例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肢位摆放护理,18例患者均未发生各种并发症,而且肢体运动未形成异常模式,为后期康复创下较好的基础。因此应重视卒中患者早期肢位的摆放。

  • 标签: 脑卒中 良肢位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确的体位护理,促进脑卒中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防止褥疮、坠积性肺炎、预防痉挛模式的出现及继发性关节挛缩、畸形及肌萎缩,促进患者的康复。方法根据病情、病程,采取不同的体位护理,同时配合拔罐、穴位按摩、通电针刺法等治疗。结果50例脑卒中患者中无一例发生褥疮,其中一例发生坠积性肺炎。治疗后步行恢复率为85%。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配合拔罐、穴位按摩,通电针刺等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脑卒中 体位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肢位的摆放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4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进行早期肢位的摆放,对照组20例采取任意舒适体位,而实验组20例采取肢位。结果6周后实验组肢体功能恢复优于对照组,各种后遗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进行肢位的摆放,能有效的预防痉挛模式的发生,使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有利于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对降低致残率、防止并发症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脑卒中 偏瘫 良肢位的摆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住院患者2015年1-12月份的各项指标,包括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频率、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s)、住院患者微生物送检率、门诊抗菌药物使用频率、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除了Ⅰ类切口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比例未达标外,其它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结论重视抗菌药物临床使用情况,减少细菌耐药性。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析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临床疗效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消化性溃疡的患者122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62例,采用常规性联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乙组患者60例,采用常规性药物治疗加用托拉唑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时间及临床不良反应。结果乙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组患者临床治疗时间显著短于甲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没有发生因治疗导致的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托拉唑治疗消化道溃疡的临床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能有效的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适宜临床广泛应用治疗消化道溃疡。

  • 标签: 潘托拉唑 常规性治疗 临床治疗效果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呈上升趋势。超声在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上有重要价值。各种新的超声诊断技术层出不穷.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技术能分别描述甲状腺结节血流灌注和硬度情况,是二维超声的有效补充。超声引导下粗针及细针穿刺活检技术能进一步明确组织的病理学特征,明显提高甲状腺疾病的诊断准确率。当前最新发展起来的超微血管和萤火虫成像,可无创检测结节微小血流信号及更好的显示结节内的微钙化,为甲状腺结节的诊断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 标签: 多模态超声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引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结节中超声评分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乳腺结节共68例纳入研究,按患者就诊日期的单双号差异分组。单号就诊者入对照组,实施常规超声,有32例;双号就诊者入实验组,实施超声弹性成像评分,有34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结果两组中实验组的诊断准确率相对更高,91.18%>81.25%,有显著差异(P<0.05),且具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恶性结节超声评分临床价值较大,诊断更准确,临床可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结节 良性 恶性 超声评分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后恶性肿块超声造影灌注的临床特征。方法选取我院近几年收治的腹膜后肿块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良性和恶性将其分成两组各23例,对两组患者实施超声诊断和超声造影检查了解两种肿块性质的特征差异。结果恶性肿块造影诊断时其中央型增强占据的比例为69.57%(16例),良性肿块的信号周边性增强为主,比例为73.91%(17例),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管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诊断技术能够准确的诊断恶性肿块的特性,有利于患者的诊断和鉴别。

  • 标签: 腹膜后良恶性肿块 超声造影灌注诊断 特征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块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06例乳腺肿块进行二维超声检查,了解其形态、边界、边缘、内部回声、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等,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观察肿块内部及周边血流情况,进行频谱测量分析,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大多数恶性肿块形态欠规整,边界不清,边缘似伪足状,内部回声不均匀,多见微小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较丰富,峰值流速(PSV)、阻力指数(RI)及检出率较高。而大多数良性肿块形态规整,边界清楚,边缘光滑,内部回声均匀,颗粒状或弧形钙化灶,彩色多普勒显示血流峰值流速、阻力指数及检出率较低。两组间PSV、RI及检出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肿块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乳腺肿块、恶性鉴别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乳腺肿块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恶性肿瘤的超声鉴别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100例在2005年1月—2014年12月在我院超声科就诊的患者。其中意外发现肿块的有33例,体验发现肿块的有15例,自觉乳腺胀痛有45例,乳头溢液有7例。以上患者在手术前都行二维超声、近红外乳腺诊断热像仪检查、CDFI检查。结果来我院就诊的100例患者中,有93例肿块。经手术证实诊断,呈良性病变的49例其中腺瘤样增生有17例、增生伴囊肿形成7例、纤维腺瘤12例、导管内乳头状瘤13例。恶性病变44例大汗腺样癌13例,粘液癌11例、交界性分叶肿瘤9例,导管内乳头状癌11例,其中原位癌34例、不典型增生2例、浸润性导管癌8例。在良性肿瘤中伴有钙化的有5例,恶性肿瘤伴有钙化的有4例。结论利用超声鉴别乳腺恶性肿瘤效果显著。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鉴别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恶性肿瘤的二维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的特征性改变,提高恶性肿块鉴别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0例乳腺恶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与彩色多普勒血流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毛刺状、肿块后方回声衰减、腋窝淋巴结肿大、病灶内微小钙化点与穿支血管等所出现的比率明显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结论超声检查对乳腺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如肿块中探查到微小钙化点/穿支血管,常提示乳腺癌。

  • 标签: 乳腺肿瘤 二维超声 彩色多普勒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良性病变、恶性病变的钼靶X线钙化特征,总结诊断经验,评价诊断效用。方法2015年1月—2017年6月,筛选符合条件的乳腺病变133例,对比良性病灶、恶性病灶,钙化特征指标。结果133例对象,其中诊断为恶性50例,良性83例。恶性者与良性者钙化分布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者触诊阴性者低于良性者,恶性者与良性者形态、分布差异显著,恶性者形态粗大不均、簇状分布率高于良性者,恶性者多形性、散在率低于良性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粗大不均、簇状、X线综合诊断灵敏度与阴性预测值均在90%以上,综合、多形性诊断特异性在80%~90%,X线综合阳性预测值81.7%,X线综合诊断符合率91.0%。结论乳腺恶性钙化的钼靶X线影像鉴别诊断价值较高,其通过分析钙化特征,有较好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结节 乳腺癌 钼靶X线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采取超声弹性成像技术鉴别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方法以及应用价值,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到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95例,对95例患者的超声弹性成像以及常规超声特征进行分析,将手术组织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常规超声以及超声弹性成像在恶性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性。结果95例患者中包括甲状腺结节100个,其中良性结节80个,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评级结果显示1级50个,2级22个,3级6个,4级2个;恶性结节20个,通过弹性成像技术进行评级结果显示3级2个,4级8个,5级10个;将弹性成像技术评级大于等于4级作为界值,超声弹性成像在对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敏感性、准确性以及特异性显著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者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中将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用于诊断恶性甲状腺结节,能够显著提高其诊断准确性,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甲状腺结节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乳腺肿块患者43例作为研究组,对研究组患者进行彩超诊断,在手术后将彩超结果与手术病理切片诊断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彩超结果出现误诊3例,诊断准确率为93.02%。结论彩超诊断乳腺肿块恶性中,能够从肿块边界、形态、内部回声等多角度出发,对肿块全面评估,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彩超诊断 乳腺肿块良恶性 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