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5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留置气囊导尿管发生尿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308例留置导尿管患者中发生尿的25例患者进行原因分析。结果留置气囊导尿管患者出现尿与尿道松驰、腹内压增高、膀胱痉挛、导尿管引流不畅、尿管置入深度过浅、气囊注水量不当、导尿管型号过小、夹管时间不当等有关,通过分析原因采取护理对策,患者尿症状得到控制。结论留置导尿时正确评估患者,导尿后发现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可有效预防或减少尿发生,减经患者不适。

  • 标签: 气囊导尿管 渗尿 原因分析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伤口或引流管持续液是伤口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作者通过工作期间对术后引流管周围持续大量液的患者采用造口袋来收集管理液,与传统的换药方式相比能直观准确的观察记录渗出液的颜色、性质、量,引流管周围皮肤无浸渍、无破皮,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造口袋 引流管 渗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萆薢、湿联合外洗蛇床子散对阴痒的治疗效果。方法对48例阴痒患者给予口服萆薢湿汤联合外洗治疗的疗效观察,治愈率高,复发率低。结论口服萆薢湿汤联合外洗治疗阴痒有确切的疗效。

  • 标签: 阴痒 清热利湿 杀虫止痒 萆薢渗湿汤 蛇床子散
  • 简介:摘要目的将水胶体敷料用于深静脉导管液患者的护理,观察使用的效果。方法选取40例深静脉导管液的患者,按液发生的顺序排序,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实验组使用水胶体敷料。比较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换药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浸渍性皮炎的好转时间及非计划拔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的病人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水胶体敷料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液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使用该敷料可以有效的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促进浸渍性皮炎的转归,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患者的医疗费用,提高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水胶体 导管渗液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低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82例急性腹泻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数字随机分组法原则,将患儿分为两组,每组各41例病例。对照组采用PRSII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口服补液盐III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大便形成时间。结果①观察组(97.56%)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2.93%),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观察组大便形成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口服补液盐的使用可将患儿大便形成时间缩短,取得更加确切的疗效,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在本次研究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低渗口服补液盐 小儿腹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清热湿汤治疗感染性腹泻配合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4年4月~2015年4月收治的感染性腹泻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6例,采用清热湿汤治疗并配合优质护理,对照组38例,给予蒙脱石散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4.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3.7%,并且腹泻消失时间(3.9±1.2)d明显比对照组(4.7±1.5)d短,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湿汤治疗感染性腹泻疗效显著,配合优质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 标签: 清热渗湿汤 感染性腹泻 疗效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气管切开伤口持续血的原因与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通过对临床1例持续出血的气切伤口病例的病史了解、病情观察,针对其原因,归纳有效的护理对策,成功解决了护理难题。结果气管切开伤口持续血情况控制良好,促进了病情转归。结论气管切开手术引起出血的并发症是可以通过病情特点、个体差异的分析和护理实践的探索得到有效控制的。

  • 标签: 气管切开伤口 持续渗血 原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液伤口持续负压管理的临床效果及护理要点。方法首先抗感染,保持创面的清洁,及保持有效的负压吸引,做好各项综合护理。结果自2013年6月~2014年12月对6例腹部伤口或引流管口持续液患者采用持续负压管理,经全面护理监测,疗效显著。结论持续负压管理对腹部伤口液患者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住院治疗时间,减少换药次数,有效避免交叉感染,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住院费用。

  • 标签: 持续负压管理 腹部伤口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对30例使用泌尿造口袋联合护肤品收集管理腹部引流管周围液患者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方法对腹腔引流管拔除后窦道有大量液的患者及腹部引流管管口周围持续大量液的患者,均采用Coloplast一件式泌尿造口袋联合护肤品来收集管理上述部位的液。结果本组30例患者使用上述方法后,引流管口周围液均引流入造口袋内,引流管口周围皮肤无破溃、皮肤保护良好,腹腔引流管引流通畅,能直观准确的观察记录渗出液的色、质、量;病人满意度及舒适度提高。结论认为使用泌尿造口袋联合护肤品管理腹部引流管周围液可降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准确观察并记录液的色、质、量,减少医护人员工作量,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 标签: 泌尿造口袋 护肤品 引流管口 渗液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小板低休克反应与血小板体外保存时间的相关性。方法来源于10名自愿健康献血者的按血站标准采集的10袋单采血小板,置于22℃血小板保存箱保存7天,分别在保存的当天、第3天、第5天和第7天测定血小板低休克反应。结果在5天之内,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血小板低休克反应没有明显变化(P>0.05)。但是第7天发生了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正常的5天保存期内,血小板活力未明显受损,不影响输注。

  • 标签: 单采血小板 低渗休克反应 保存时间 血小板活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硫糖、法莫替丁联合应用于急性胃炎患者治疗活动中的疗效以及可行性。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急性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即观察组与对照组。对观察组患者给予硫糖+法莫替丁治疗方案进行治疗,而对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法莫替丁药物治疗方案进行治疗,以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以及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对两组患者给予不同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6.7%,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0.0%,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以看出,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本研究结果得知,观察组患者在硫糖+法莫替丁治疗方案背景下,其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并且观察组患者的临各项指标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指标情况,由此可见,硫糖+法莫替丁治疗方案值得在相关临床活动中应用与推广,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音。

  • 标签: 硫糖铝 法莫替丁 治疗方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对沙莫替丁联合硫糖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此次临床研究主要以我院在2011年1月份到2013年1月份收治的100例急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所有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每个组别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沙莫替丁单独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沙莫替丁联合硫糖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经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临床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沙莫替丁联合硫糖对急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沙莫替丁 硫糖铝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法莫替丁联合硫糖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在本院接受诊治的83例急性胃炎患者作为探讨对象,根据其接受的用药治疗方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法莫替丁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析法莫替丁+硫糖联合治疗,比较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用药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8.57%,2组疗效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复发率为4.88%,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2组具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法莫替丁联合硫糖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疗效明显,能够减少患者复发率,用药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法莫替丁 硫糖铝 急性胃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云南白药外敷治疗竹叶青蛇咬伤伤口血不止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67例竹叶青蛇咬伤伤口血不止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接受常规治疗的32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另将采用常规治疗+云南白药外敷治疗的35例患者纳入观察组;连续治疗5~7d,比较两组方式治疗效果,患者持续血时间和伤口止血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显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持续血时间、伤口止血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白药外敷治疗能够有效缩短竹叶青蛇咬伤伤口血不止患者的持续血时间,加快伤口止血,疗效显著。

  • 标签: 云南白药 竹叶青蛇 伤口渗血不止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自拟温胃湿方联合常用四联抗溃疡药物治疗复发消化性溃疡,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单纯西药治疗效果欠佳者消化性溃疡病例60例,随机分为单纯西药组30例,治疗组30例,西药组给予四联常规抗溃疡药物,治疗组口服西药同时给予温胃湿方口服,治疗两个月后行胃镜、Hp检查,评估自我感觉症状变化,行对照观察。结果从胃镜检查结果、Hp清除率、自我感觉变化,治疗组均优于单纯西药组(P<0.05)。结论温胃湿方联合西药治疗可提高复发消化性溃疡治愈率,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 标签: 温胃渗湿方 复发消化性溃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解决婴幼儿腹部外科术后引流管周围、切口液问题。方法以我科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60例婴幼儿腹腔术后患儿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使用儿童造口袋收集伤口液,对照组采用传统纱布覆盖伤口。比较两组护理操作时间、引流口周围皮肤皮炎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排除标准护理操作人员技能,患儿体重指数,备皮至手术时间,病房条件,手术季节等,合并症,如糖尿病。剔除标准研究期间医生诊断发生严重并发症或死亡的患儿;家长要求提前出院患儿。结果实验组换药次数,换床单的次数分别为(0.8±0.12)次/d,(1.4±0.5)次/d,明显低于实验组的(6.4±2.1)次/d,(9.3±1.7)次/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0%<50%),实验组切口感染率3.33%也大大低于对照组的20%。结论儿童造口袋收集伤口液在婴幼儿腹腔术后的应用能明显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提高护理效果,也能明显降低术后伤口周围皮炎发生率和切口感染率,同时增加患儿舒适性,提高家属满意度。

  • 标签: 造口袋 婴幼儿 腹部伤口 渗液
  • 简介:摘要目的在急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硫糖以及法莫替丁,探究分析临床治疗效果。方法从我院选取2015年8月到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共12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6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40毫克进行静脉滴注,而在观察组中,则联合硫糖以及法莫替丁对患者进行治疗,最终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为6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为83.33%,两组患者之间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单用法莫替丁,在急性胃炎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硫糖以及法莫替丁,其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值得广泛应用并推广。

  • 标签: 硫糖铝 法莫替丁 急性胃炎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