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转化糖电解注射作为近年来发展较快的液体治疗药物,在围术期血糖控制中有一定优势。临床研究中发现该液体在为患者提供能量的同时对血糖影响较温和,广泛用于围术期和危重病人液体治疗。本文通过阐述围术期血糖异常对小儿的危害和转化糖电解注射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探讨其在儿科围术期血糖控制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 围术期 血糖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热度宁注射和青霉素类注射剂联用输液不良反应预防的方法。方法选择本院患者90例,随机均分成2组,各45例,对观察组采用5%的葡萄糖注射冲洗输液管路的办法来预防输液不良反应,对照组则直接将两种药联用,观察两组发生输液不良反应的现象。结果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6.67%);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2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5%的葡萄糖注射先冲洗输液管路的办法对热度宁注射和青霉素类注射剂联用输液不良反应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及推广应用的价值。

  • 标签: 热度宁注射液 青霉素 输液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联用在老年宫腔镜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6月我院行宫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100例,将其分成A、B两组。A组单纯用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用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进行麻醉。术中持续监测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氧饱和度(sp02)、宫缩痛程度。结果A组麻醉优良率为80%,麻醉恢复时间为(3.55±1.55)min,麻醉起效时间约为(1.8±0.75),B组约为(1.65±0.75)min,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宫腔镜手术中联合使用瑞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宫缩痛少而轻,苏醒及定向力恢复快,且血流动力学更平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丙泊酚 静脉麻醉 宫腔镜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用于支原体肺炎病症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取84例于2013年6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支原体肺炎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两组,每组42例,分别为观察组(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治疗)和对照组(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中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在X线吸收消失时间、咳嗽啰音消失时间、肺啰音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满意度、复发率、治疗效果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阿奇霉素联合痰热清支原体肺炎疾病的治疗,见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能够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阿奇霉素 痰热清 支原体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丹参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配伍并置于25℃水浴8h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阿魏酸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乙腈0.05%三氟乙酸(307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8nm,柱温30℃,进样量20?L。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丹参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配伍25℃放置8h对阿魏酸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丹参注射与维生素B6注射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维生素B6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GS切片染色套与常规染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作用与效果,为病理制片寻找更为环保、健康的制片方法。方法收集2000例病理切片标本,分成2组,每组1000例,分别用GS切片染色套和常规染色行H-E染色,观察制片效果。结果使用GS切片染色套和常规染色制出的切片按照H-E染色质量评定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作环境中,使用常规染色空气质量相对较差。结论GS切片染色套可以代替常规染色在病理制片技术中的应用。

  • 标签: GS染色套液 常规染色液 二甲苯 染色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丹参注射与丹红注射治疗脑供血不足中的疗效比较。方法选取2013年5月至2014年6月收集的脑供血不足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2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丹参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丹红注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比两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脑供血不足患者的总有效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丹红注射治疗脑供血不足患者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丹参注射液 丹红注射液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与硫酸妥布霉素注射之间存在的配伍禁忌。为眼科手术后合理用药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使用1ml注射器先抽取0.1ml硫酸妥布霉素注射+0.2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观察注射器内有无白色的絮状沉淀或其他化学反应。结果两种药液交接处马上形成白色混悬物。结论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与硫酸妥布霉素注射可能会出现变色、沉淀或浑浊现象,存在配伍禁忌。因此在给药过程中,必须加强注意应分开给药,避免不良反应。

  • 标签: 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 硫酸妥布霉素注射液 配伍禁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美托洛尔与卡托普利联用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山西省安泽县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5年8月期间收治的54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研究组(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每组各27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血压以及心脏射血分数。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心率、血压以及心脏射血分数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辅以美托洛尔联合卡托普利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提升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美托洛尔 卡托普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美托洛尔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社区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社区2013年1月~2016年1月间患有高血压疾病的患者137例,并将这些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68)和观察组(n=69)。对照组采用美托洛尔治疗,观察组采用美托洛尔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的康复率为49例(71.01%),好转率为17例(24.64%),无效率为3例(4.35%),治疗总有效率为66例(95.65%),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社区高血压疾病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保障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社区高血压 美托洛尔 硝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考察双黄连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RP-HPLC法检测双黄连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25℃配伍8h的黄芩苷含量,色谱条件如下流动相甲醇1%冰醋酸(5050),流速1ml/min,检测波长280nm,柱温30℃,进样量20?L。同时检测配伍溶液的pH和不溶性颗粒。结果双黄连注射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配伍25℃放置8h对黄芩苷含量及pH无明显影响,不溶性颗粒检测合格。结论双黄连注射与10%葡萄糖注射25℃配伍8h稳定,可供临床应用。

  • 标签: 双黄连注射液 10%葡萄糖注射液 配伍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对冠心病治疗效果。方法2014年2月~2015年5月,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纳入患者42例,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观察组同时联合依折麦布,对比血脂水平、症状控制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内,两组均未见心血管事件,观察组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40例,对照组35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治疗冠心病,相较于单独应用阿托伐他汀降脂效果更好,但控制症状效果无明显优势。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依折麦布 冠心病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将2014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2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分成两组,联合组与天麻素组,每组13例,联合组采取天麻素联合前列地尔进行治疗,天麻素组单独采取天麻素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治疗疗程都为15天。15天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联合组有效10例,有效3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天麻素组的有效5例,有效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53.85%,联合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9.9132,(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应用天麻素注射联合前列地尔注射进行治疗有很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治疗过程中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天麻素 前列地尔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醒脑静注射在临床的辨证用药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4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患者都采用醒脑静注射的治疗,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其中30例为非热证组,46例患者为热证组,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进行观察。结果热证组患者有3例出现不良反应,所占比例为6.5%,非热证组患者有10例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热证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非热证患者,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上存在较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醒脑静注射的使用,能够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且效果显著,可广泛推荐。

  • 标签: 醒脑静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于脑梗死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在基础治疗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两组都治疗观察4周。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7.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后随访3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脑梗死再发率的分别为2.5%和15.0%,治疗组的脑梗死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用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脑梗死能提高治疗效果,有效预防脑梗死再发,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阿托伐他汀 阿司匹林肠溶片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帕罗西汀联用心理干预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9月至2015年7月诊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均43例。对照组给予帕罗西汀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心理干预,观察两组治疗后的HAMD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经治疗后,研究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研究组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症患者采用帕罗西汀与心理干预联合进行治疗,具有满意的效果,能够对抑郁症状进行有效的改善,安全可靠。

  • 标签: 抑郁症 帕罗西汀 心理干预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首届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一年后的工作感受,反映开展急诊急救专科培训的效果。方法对某地18名首届急诊急救专科学员进行半结构式访谈,使用现象学的分析方法及NVivo10.0中文版软件辅助分析资料。结果首届急诊急救学员的工作感受可归纳为3个维度,各维度之间编码权重不同。其中“临床护理”表现为培训后临床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理论知识更加扎实、自我效力感增加;“组织影响”表现为专科培训对学员教学能力、管理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学员与组织的应答中存在两面性;“教学境脉”下,在来至不同级别医院的学员中表现出一定的教学分离现象。结论本地区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有助于提高护士的护理能力,提升自身价值感,丰富职业角色。专科培训模式还需结合医院等级及实际需要进行科学调整,重视专科护士的合理使用与规范化管理。

  • 标签: 兵团 急诊急救 专科护士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栓通注射治疗脑梗塞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154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血栓通注射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在不同药物治疗下,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1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85.71%),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栓通注射能够有效治疗脑梗塞,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血栓通注射液 脑梗塞 疗效
  • 简介:摘要透明酸以其独特的生物学特性而在抗肿瘤载药系统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广泛其应用也存在些限制。因此,本文综述了基于透明酸抗肿瘤药物载体的研究现状,为抗肿瘤载体研究提供支持。

  • 标签: 透明质酸 抗肿瘤 药物载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5年7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高血脂患者共60例,将患者依据入院编号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给予观察组患者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照组给予颧沙坦联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接受相应治疗后,在血压变化情况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的下降程度更为明显(P<0.05),患者的血脂(总胆固醇)下降情况明显,但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伴高血脂时,可以采用氨氯地平联用阿托伐他汀钙的治疗方法,能够更加明显的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预后质量,取得了十分满意的治疗效果,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氨氯地平 阿托伐他汀钙 高血压 高血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