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分离在制备基薄片中对提高制片质量的作用。方法妇科门诊及体检送检细胞学标本500例,在实验前将每例标本平分为2份,分500Ⅰ、500Ⅱ两组进行观察,500Ⅰ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500张,500Ⅱ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制片500张,从细胞量、细胞染色、细胞形态、病变细胞等几个方面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两组细胞量符合要求分别为494例(98.8%)、465例(93.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细胞染色符合要求分别为492例(98.4%)、436例(87.2%),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细胞形态保存完好分别为492例(98.4%)、495例(99.0%),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制片检出病变细胞13例,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检出病变细胞12例。结论采用细胞分离沉降法和采用离心沉降法(不用细胞分离)所制基薄片对比观察显示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形态无显著性差异,两者所制基薄片细胞量、细胞染色方面有一定差异,病变细胞检出率方面稍有差异需继续探讨。在制备基薄片中使用细胞分离可提高一定制片质量。

  • 标签: 液基薄层制片 细胞分离液 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参麦注射和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月到我院就诊的8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纳入本次研究,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参麦注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和2个疗程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治疗急性脑梗塞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参麦注射液 复方丹参注射液 急性脑梗塞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供血不足治疗中长春西汀注射联合灯盏细辛注射的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脑供血不足患者16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n=80)和常规组(n=80)。常规组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长春西汀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5.0%,显著高于常规组的80.0%(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5%,与常规组的1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西汀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治疗脑供血不足效果显著,并且具有较高安全性。

  • 标签: 长春西汀 灯盏细辛 脑供血不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烧伤休克患者应用延迟复苏补治疗的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2月-2018年5月54例在我院接受烧伤休克治疗的患者,依照补公式为所有患者进行复苏补治疗,第一个24h复苏补量为体重×烧伤面积×1.5ml+2000ml5%葡萄糖,晶胶体比例为11或者21,确保成年患者每小时尿量保持为80ml,小儿尿量为1ml/(kg·h)。第二个24h复苏补量减半,采用电解质、水、胶体、碳酸氢钠以及利尿剂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分析患者复苏补治疗效果以及延迟复苏治疗烧伤后不同时间患者预后情况。结果51例患者复苏成功,成功率为94.44%,3例患者复苏失败,失败率为5.56%。痛通过对复苏补治疗时间分析延迟复苏治疗继烧伤后≤6h患者复苏时间<24h比率高于继烧伤时间>6h患者,感染率以及病死率明显更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补量>3000ml比率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迟复苏治疗继烧伤时间越短越能够使患者病死率以及感染率得到明显降低,对于提升患者的生存率有重要价值。

  • 标签: 烧伤休克 延迟复苏补液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慢性皮肤溃疡治疗中康复新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择收治慢性皮肤溃疡患者80例,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康复新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2.5%,显著高于常规组的75.0%(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20.6±3.7)天,显著短于常规组的(32.2±5.5)天(P<0.05)。结论在慢性皮肤溃疡治疗中应用康复新效果显著,可促进创面更快愈合,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 标签: 慢性皮肤溃疡 康复新液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混悬制备洗涤红细胞的临床应用性研究。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1月本站制备的0.9%生理盐水混悬(保存期为24小时)和MAP红细胞保存混悬(保存期同悬浮红细胞)的洗涤红细胞共计505袋进行研究分析,将两种混悬的洗涤红细胞各取24袋作为质量抽检,检测血红蛋白含量和上清蛋白含量,分析两种混悬的质量抽检结果;分析两种洗涤红细胞加班制备次数;将临床供应的两种混悬的洗涤红细胞共计457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9%生理盐水组的血红蛋白含量(29.45±0.15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7±0.02g/U)均与MAP保存组血红蛋白含量(29.39±0.22g/U)、上清蛋白质含量(0.18±0.04g/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9%生理盐水组加班制备次数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0.9%生理盐水组的临床发放量与MAP保存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0.9%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与MAP红细胞保存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适应性均高,但MAP红细胞红保存混悬洗涤红细胞的加班制备次数明显较少,且制备血量逐年增加,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混悬液 制备 洗涤红细胞 临床适应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妥昔单抗注射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及原因。方法对茂名市人民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治疗的168例患者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以及涉及器官、系统。结果本次研究中168例患者采用利妥昔单抗注射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21%,主要为全身性反应,涉及的器官系统主要为皮肤系统。结论利妥昔单抗注射在实际治疗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药物配比,用药前需要对患者既往用药史以及用药禁忌情况进行了解,加强对患者用药后的观察,尤其加强对首次用药患者的观察,降低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利妥昔单抗注射液 不良反应 全身性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抗生素留置腹腔治疗腹膜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2例腹膜炎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4月-2019年2月,单纯接受常规治疗的31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抗生素留置腹腔的31例为B组,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B组患者在治疗后其体温恢复正常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血白细胞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都少于A组患者,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腹膜炎患者来抗生素留置腹腔后,能够得到十分良好且确定的治疗效果,同时,还可以减少各类并发症的产生。

  • 标签: 留置腹腔 治疗 抗生素液 效果 腹膜炎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分娩时间苯三酚注射的应用效果。方法抽选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阴道分娩的产妇130例,随机分为乙组(65例)、甲组(65例)。乙组常规阴道分娩,甲组在阴道分娩中使用间苯三酚,比较两组子宫颈口扩张情况、总产程、新生儿评分、产后2h出血量。结果甲组子宫颈口从用药到开全时间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子宫颈口扩张速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总产程短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新生儿评分高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甲组的产后2h出血量少于乙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在阴道分娩中,间苯三酚注射可缩短总产程、减少子宫颈口从用药到开全时间、提高子宫颈口扩张速度,缩短产程,减轻孕妇分娩痛苦,减少不必要的剖宫产。

  • 标签: 阴道分娩 间苯三酚注射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康注射与水化治疗对接受冠脉造影检查及冠脉支架植入术(CAG/CASI)患者造影剂肾病的防治作用比较。方法选择80例接受CAG/CASI的患者,随机分为肾康组与水化,每组各40例。肾康组采用肾康注射治疗,水化组采用生理盐水水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CAG/CASI前,CAG/CASI后第3、5天的血肌酐及尿白蛋白/肌酐比变化。结果两组术后第3、5天血清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肾康组CAG/CASI后第五天尿白蛋白/肌酐比较水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肾康在预防造影剂肾病方面与水化疗效相同。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水化 尿白蛋白/肌酐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川芎嗪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饮食、降糖、降血压、调脂、应用ACEI或ARB制剂、抗血小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川芎嗪注射100mg静脉点滴,每日一次连用14天,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的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CysC)、β2微球蛋白(β2-MG)、尿微量白蛋白/尿肌酐(ACR)均下降,血肌酐清除率(Ccr)上升,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注射治疗糖尿病肾病具有疗效好、经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 标签: 川芎嗪 糖尿病肾病 疗效 推广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左氧氟沙星注射的不良反应。方法将我院2016年1月—2019年3月期间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0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使用回顾性调查法对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和应用的相应措施进行分析探讨。结果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后出现的不良症状主要表现为胃肠道、过敏、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及肝功能异常反应和其他方面,其中胃肠道、过敏及心血管反应在不良反应中占据比例最高,各种反应所占比例比较结果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左氧氟沙星注射,医生及药师应当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认真分析,将用药护理工作落实到位并保证药物使用的安全合理。

  • 标签: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应用 不良反应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肾康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0例患者的收治时间均在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肾康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血糖水平、肾功能以及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显著较对照组低,其Cr、UAE和CysC相比较于对照组,亦显著较低,观察组患者的CD3+、CD4+均显著较对照组高,CD8+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康注射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肾康注射液 早期糖尿病肾病 肾功能 免疫功能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奥拉西坦注射治疗脑卒中后对认知障碍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在2016年11月—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脑卒中认知障碍患者32例,并根据患者的入院顺序分为A组(16例)与B组(16例),A组患者进行常规西医治疗,B组患者在A组患者治疗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B组患者在进行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占93.75%,似乎高于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68.75%,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患者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都较治疗前有所改善。但B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精神状态量表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都较A组的高(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奥拉西坦注射进行辅助治疗的疗效较为可靠,可以对患者的认知功进行有效的改善,需扩大样本再观察。

  • 标签: 奥拉西坦注射液 认知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中药注射对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干扰。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100例医院体检中心采集的健康体检者血样作为基础样本,并采取基础样本20倍稀释的丹红注射、灯盏花素注射以及喜炎平注射原液作为实验样本。取基础样本20倍稀释注射用水作为对照样本。并行常规生化检验测量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脱氧脱氢酶(LDH)、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观察四种药物是否对检验项目造成影响。结果丹红注射对常规生化检验中的Urea、Cr、UA、TG、TC、LDL-C、HDL-C、CK以及CK-MB有影响;灯盏花素注射对常规生化检验中的Cr、UA、LDH、TG、TC、LDL-C、HDL-C有影响;喜炎平注射对常规生化检验中的LDH存在影响。结论丹红注射、灯盏花素注射以及喜炎平注射对于部分常规生化检验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在检验前需要询问患者的药物使用情况,避免对临床检验造成干扰。

  • 标签: 中药注射液 常规生化检验指标 干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紫杉醇+奈达铂(TP)方案联合消癌平注射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9例接受TP方案化疗的晚期NSCLC,63例接受TP方案治疗的为对照组,56例接受TP方案与消癌平注射联合治疗的为观察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ORR)为58.93%(33/56),高于对照组的31.75%(20/63)(P<0.05);观察组的NK、CD8、CD4/CD8等免疫功能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晚期NSCLC病患使用消癌平注射与TP方案联合治疗的临床有效率较高,患者免疫能力显著提高且没有增加用药不良反应。

  • 标签: 消癌平注射液 TP方案 晚期NSCLC 治疗有效率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鱼精蛋白是从雄性大马哈鱼等其他鱼类生殖细胞中提取出来的低分子量蛋白质,分子量4500道尔顿(约4.5×103U),精氨酸占67%,呈强碱性,是一种多聚阳离子多肽,其半衰期约30~60分钟。它在体内可与强酸性的肝素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从而使肝素失去抗凝能力。目前,体外循环(CPB)手术中抗凝使用肝素较为普遍,手术后需要常规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肝素,恢复凝血机制。鱼精蛋白过敏反应是罕见的,其不良发生率为0.06%~10.6%1,然而出现中重度不良反应症状时死亡率却很高,中重度反应者死亡率为20%(1/5)2或50%(5/10)3。本文将依次对肝素、鱼精蛋白的使用和不良反应防治方面进行分析,希望能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鱼精蛋白 注射液 患者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康复新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康复新灌肠治疗组(30例),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30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及复发情况。结果康复新灌肠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93.3%(28/30)显著高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的76.7%(23/30)(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6.7%、复发率13.3%分别低于柳氮磺胺吡啶治疗组的53.3%、23.3%,差异显著(P<0.05)。结论应用康复新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较柳氮磺胺吡啶治疗好。

  • 标签: 康复新液 灌肠 溃疡性结肠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鸦胆子注射联合阿片类药物改善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癌痛患者40例。对照组单用阿片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鸦胆子注射,用NRS评分评价癌痛缓解的情况,用KPS评分评价生活质量。结果对照组总缓解率为55.0%,治疗组总缓解率为85.0%,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鸦胆子注射联合阿片类药物通过减轻癌痛,最终提高癌症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鸦胆子 阿片类药物 癌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山楂精降脂滴丸联合舒肝益脾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68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舒肝益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山楂精降脂滴丸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山楂精降脂滴丸联合舒肝益脾治疗总有效(97.06%,33/34)显著高于对照组(82.35%,28/3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χ2=4.182)。结论山楂精降脂滴丸联合舒肝益脾治疗高脂血症疗效可靠,可有效改善患者预后,有助于改善脂肪肝病情,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山楂精降脂滴丸 舒肝益脾液 高脂血症 临床应用 脂肪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