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荆州市0~6岁儿童的骨密度状况。方法采用以色列阳光医疗有限公司生产的7000SP型超声骨密测试仪对3710名0~6岁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测并进行分析。结果男女儿童的骨密度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但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之间的骨密度检测结果存在着非常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应关注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的钙营养状况,及时补充维生素D,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对骨健康的重视程度,指导家长科学补钙。

  • 标签: 儿童 钙营养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婴儿骨密度现状,探讨影响婴儿骨密度的因素,为婴儿早期钙营养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测定婴儿左胫骨中点处的超声速度(SOS)。结果婴儿骨密度水平随婴儿月龄增大呈升高趋势;骨密度异常率随月龄的增长呈下降的趋势,且3月龄组异常率高于后两组;婴儿骨密度与母孕期营养、日晒时间、婴儿被动操、补充VitD、生长发育速度等因素密切相关,与性别、喂养方式无关。结论应重点关注小年龄婴儿,加强婴儿早期钙营养干预。

  • 标签: 骨密度值 婴儿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永州职业技术学院三个校区5个学生和教工食堂2009~2010年蟑螂的种样构成、密度和季节消长,为开展蟑螂防治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粘捕法调查,将捕获蟑螂带回实验室进行分类鉴定。结果2年共调查捕获蟑螂成虫和若虫1503只,经鉴定隶属2科2属3种,有德国小镰、关洲人镰、黑胸人镰,以德国小镰为优势种,占捕获蟑螂总数的93.02%;蟑螂总密度为0.56只/张,总的侵害率为26.56%;以学生食堂蟑螂密度和侵害率为最高,分别占0.68只/张和36.03%;季节消长有明显的季节性,以7~9月为活动高峰。结论基本掌握了学校食堂蟑螂的种样构成、密度及季节消长规律。

  • 标签: 蟑螂 种群构成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武义县蚊类种群密度及其密度季节消长规律,为控制虫媒传染病的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蚊密度。结果2009-2011年武义县蚊类平均密度为2.48只(/灯•h),蚊虫密度高峰在7—8月。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优势蚊种,占捕获总数的67.63%。5个不同生境中,以牲畜棚蚊密度最高,为7.21只/小时•灯。结论淡色/致倦库蚊是武义县的优势蚊种,是防灭的重点。

  • 标签: 蚊类 密度 季节消长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探讨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在佝偻病早期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到2011年12月,接诊0~2岁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210例,进行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测。同时,进行左腕关节X线摄片进行对照。结果通过骨碱性磷酶与骨密度B超联合检查,210例早期疑似佝偻病患儿中有202例符合两项诊断标准,确定为佝偻病,早期诊断率为96.19%。通过X线片检查,有200例患儿检查结果异常。X线与这两项检查结果相符率为99.0%。结论联合使用骨碱性磷酸酶检测和骨密度B超早期诊断佝偻病,可以减少单一技术应用时出现的误诊漏诊,为更好地早期诊治佝偻病提供了诊断依据。

  • 标签: 骨碱性磷酶 骨密度B超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骨源性碱性磷酸酶(BALP)和骨密度检测,对治疗小儿佝偻病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5000例儿童进行骨密度检测仪检测骨密度及BALP的检测结果分析,探讨其相关性及临床价值。结果5000例患者中BALP正常人数为2335人,占46.7%,BALP可疑数值人数为2199人,占44%,BALP异常人数为466人,占9.3%,可疑数值人数和异常人数占总人数的53.3%。各年龄段BALP异常人数以0-1岁年龄段最高,位居第二的是1-2岁年龄段。骨密度检验结果与BALP检验结果的比较,286例患者随机病例同时检测BALP和骨密度,56例BALP数值偏低(BALP≤175U/L)者中,骨密度偏低(Z<-1.0)的患者数为0,骨密度数值正常(-1.0≤Z<0)者为24例,占42.9%,骨密度良数值良好(Z≥0)者为32例,占57.1%。89例BALP正常者(BALP175-200U/L)骨密度偏低患者为11例,占12.4%。141例BALP可疑者或者偏高者(BALP≥225U/L)骨密度偏低者70例,占49.6%。结论BALP检验数值可以作为小儿佝偻病的诊断和治疗的指标,低值BALP对骨密度是否良好和正常具有较强的预见值。

  • 标签: BALP 骨密度 佝偻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贲门癌中微淋巴管密度(LVD)与肿瘤淋巴转移之间的关系,推断新生淋巴管在贲门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livision法,在58例贲门癌和22例正常贲门粘膜组织标本中用D2-40单克隆抗体标记淋巴管,计数微淋巴管密度(LVD)。结果正常贲门粘膜微淋巴管密度值与贲门癌中淋巴管密度值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LVD与淋巴结转移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结论提示癌组织新生淋巴管与贲门癌淋巴转移密切相关。

  • 标签: 贲门癌 淋巴管密度 D2-40单克隆抗体 免疫组化Elivision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冠心病病人之间的不同。方法选择冠心病病人,其中稳定性冠心病病人有192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208例。其中对住院的冠心病病人按其病情可以分成急性冠脉综合征组和稳定性冠心病组两组。监测两组病人入院24h内的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胆固醇脂。结果发现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的高脂血症、早发的冠心病家族史和吸烟等危险因素明显多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其他的基线情况经统计学分析其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78.49±12.31)μg/dl;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组中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45.79±20.29)μg/d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血浆中的氧化低密度脂蛋白与稳定性冠心病病人相比明显的升高,从而可发现其可能参与了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

  • 标签: 急性冠脉综合征低密度脂蛋白稳定性冠心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oxidizedlowdensitylipoprotein)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0例,依据病情变化分为进展组(PIS组)40例、非进展组(NPIS组)70例。采用固相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ox-LDL含量。结果1、ox-LDL是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预测因子,进展组与非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组比较,两组ox-LD(mmol/L)(t=4.796),有统计学意义(p<0.05)。2.ox-LDL比较轻型脑梗死组与中型脑梗死、重型脑梗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进展性缺性卒中组随着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血清ox-LDL浓度亦越高,中型脑梗死与重型脑梗死比较,p>0.01,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ox-LDL水平升高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密切相关。2.血清ox-LDL水平可反映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病情严重程度。

  • 标签: 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血清铁蛋白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十堰地区0~3岁正常儿童胫骨超声骨密度参考值,并分析各年龄组骨密度值的变化规律,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骨密度的影响因素,为儿童保健和儿科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按照随机抽样的方法,将0~3岁儿童分为15个年龄组,每个年龄组选取100名(男女各半)正常儿童,应用定量超声法(QUS)测定儿童左小腿胫骨中段前方内侧面部位超声骨声速值,并进行人口学特征和影响因素调查,统计得出各年龄组超声骨密度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结果十堰地区0~3岁正常儿童胫骨超声骨密度的总体增长趋势表现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且儿童骨密度增长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增长快慢不一致。结论通过本研究,获得了本地区儿童骨密度数据库,可作为儿童QUS骨评价数据库的参考资料;获得了0~3岁十堰市正常儿童各年龄组男女童的骨密度参考值范围,可作为临床评价儿童骨密度发育状况的判断标准,并明确了儿童骨密度的变化规律和影响因素,对临床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骨密度 0~3岁儿童 胫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骨密度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FURUNOCM-200型超声骨密度测定仪测定番禺区300例6~12个月婴幼儿右脚跟骨超声传播速度(speedofsound,SOS),并应用自设问卷调查骨密度影响因素。结果骨超声速度越快,婴幼儿骨密度值越高。测定值与婴儿遗传因素、喂养情况、日晒时间、是否进行婴儿被动操等情况等有密切关系。结论婴幼儿期是骨强度快速增长期,但体内外的各种因素对其影响较大,应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骨密度的早期干预。

  • 标签: 婴幼儿 骨质疏松 定量超声仪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冲电磁场联合活性维生素D对老年女性骨密度及平衡能力的影响。方法收集老年女性骨量减少及骨质疏松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5例。其中治疗组采用低频脉冲电磁场治疗12周,同时服用钙尔奇D600mg,阿法骨化醇0.5μg,对照组仅服用钙尔奇D600mg,阿法骨化醇0.5μg。一年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腰椎骨密度、双髋骨密度均值、平衡能力及骨折发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平衡能力均有显著改善(P<0.05),但脉冲电磁场治疗组更为明显(与对照组比较,P<0.05),治疗组腰椎及双髋骨密度均值均有显著提高(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虽有提升但无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治疗组较对照组腰椎骨密度及双髋骨密度均值显著提高(P<0.05)。治疗组跌倒和骨折发生率降低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结论低频脉冲电磁场联合活性维生素治疗可显著提高老年女性的骨密度,增强患者的平衡能力,降低骨折发生率。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及预防骨质疏松骨

  • 标签: 骨质疏松 脉冲电磁场 骨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老年人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与骨密度(BMD)的关系,寻找引发原发性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BMD阈值区间,为预测发生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风险提供科学指标。方法对1210例年龄≥60岁的老年人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定量超声骨密度仪(QUS)测定跟骨的BMD值,将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骨折发生例数随BMD的T值降低呈负相关,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百分比分别在Ⅰ区间和Ⅱ区间均与Ⅲ区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当BMD的T值≤-3SD骨折发生例数呈显著增加(r=-0.973,P<0.01)。结论老年人BMD的T值为-3.0SD时,骨折发生率呈明显上升,临床上可将老年人的BMD的T值低于正常1个标准差(-3.0SD)作为预测骨质疏松性骨折的阈值区间。

  • 标签: 骨折 阈值 跟骨 骨质疏松 骨密度 老年人 定量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腰椎骨密度、血清E2、SOD、MDA的影响作用。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6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服用骨康口服液,对照组服用阿伦磷酸钠,两组均配合钙尔奇D作为基础治疗,观察时间为6个月。结果两组用药前腰椎骨密度、血清E2、SOD、MDA含量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用药后腰椎骨密度均增加,观察组骨密度增加明显,与用药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用药后血清MDA含量显著降低,而E2、SOD含量明显升高,与本组用药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用药前后血清E2、SOD、MDA含量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康可增加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腰椎骨密度,升高血清E2、SOD水平,降低MDA含量,而阿伦磷酸钠对血清E2、SOD、MDA无明显影响作用。

  • 标签: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骨康 骨密度 E2 SOD MDA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脑胶质瘤中层粘连蛋白(LN)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MVD)和肿瘤良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手术切除石蜡包埋的50例人脑胶质细胞瘤(Ⅰ-Ⅱ级17例为一组,Ⅲ-Ⅳ级33例为一组)组织中的LN表达情况和MVD计量;另外,取脑外伤及自发性脑出血开颅减压术中切除的正常脑组织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①LN在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脑组织对照组(X2=6.497,p<0.05);②各级别胶质瘤组织中均有LN表达,主要表达于胶质瘤血管内皮基底膜中及部分胞浆中,低级别胶质瘤(Ⅰ级和Ⅱ级)17例,LN表达阳性率为64.7%;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33例,LN表达阳性率为88.65%。LN在高度恶性的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低级别胶质瘤(p=0.0278,p<0.05);③高级别胶质瘤(Ⅲ级和Ⅳ级)与低级别胶质瘤两组MVD有显著性差异(rs=0.4139,p<0.01);④LN的表达与MVD相关(F=5.136,p<0.01)。结论①LN在脑胶质瘤血管生成中起重要作用,能促进胶质瘤血管的形成;②LN和MVD与胶质瘤良恶性程度明显相关,可作为脑胶质瘤病理诊断的补充指标;③LN可作为治疗脑胶质瘤的靶向目标,为胶质瘤的基因治疗提供指导方向。

  • 标签: 层粘连蛋白 微血管密度 胶质瘤 免疫组织化学 细胞外基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移行带前列腺特异抗原(ProstateSpecificAntigen,PSA)密度在PSA>10ng/ml的大体积前列腺患者(PV>50ml)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泌尿外科于2001年12月~2008年12月间收治的PSA>10ng/ml并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术的大体积前列腺患者资料。依据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结果分为BPH组及前列腺癌(PCa)组,分析比较两组间年龄、PSA、PSA-TZ。结果入选患者172例,前列腺癌19例,前列腺增生153例。PSA>10ng/ml在大前列腺体积(>50ml)患者,PSA-TZ在筛选前列腺癌(Pca)优于PSA;PSA-TZ取0.40ng/ml2,作为截点对于筛选Pca能达到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论在PSA>10ng/ml的大前列腺体积(PV>50ml)患者中,结合PSA-TZ可提高大前列腺体积患者穿刺活检阳性率,减少不必要的穿刺活检。

  • 标签: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大体积前列腺 前列腺穿刺活检 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