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RP-HPLC法测定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含量的方法。方法使用KromasilC18色谱柱(150mm×4.6mm,5μm),以乙腈-0.025mol?L-1磷酸溶液(体积比4555,用20%氢氧化钠调PH至2.5±0.3)为流动相;流速为1.2mL/min,检测波长为205nm,柱温为30℃。结果熊去胆酸片中熊去胆酸及有关物质在测定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测试方法精密度、稳定性、重现性良好(RSD<2%),平均回收率为98.5%~100.4%。结论RP-HPLC应用于熊去胆酸中熊去胆酸及相关物质含量的测定具有简便、灵敏度高、准确性强的优势,能有效控制熊去胆酸片的质量。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熊去氧胆酸片 胆酸 胆石酸 鹅去氧胆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鼻高流量疗(HFNC)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2017年4月期间54例患者的护理资料。观察患者的和指数、气道湿化、病情转归的情况。结果46例过渡到鼻塞吸氧,6例气管插管,2例接呼吸机辅助呼吸。结论经鼻高流量疗配合精心的护理,能保证疗效果,减少气管插管、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增加患者舒适度。

  • 标签: 经鼻高流量氧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高压治疗脑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间接收并治疗的62例脑血栓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高压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4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9.6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0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血栓患者采用高压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脑血栓 并发症 临床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氧气治疗前对供装置氧气插孔消毒的必要性。方法分别对急诊科抢救室、观察室、内科、心内科、神经内科、外科供装置氧气插孔随机采集样本50份,分为消毒前、消毒后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消毒前被采样的25份氧气插孔的阳性率为88%,消毒后阳性率为4%。结论每次安装氧气流量表前,先用0.5%碘伏消毒氧气插孔,再为患者吸氧,可降低因污染所导致的安全隐患,对减少患者医院感染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供氧装置 氧气插孔 消毒
  • 简介:摘要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疾病造成的残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给患者和照料者带来极大不方便。高压(HBO)作为治疗及康复手段,为脑梗死患者又提供了一个治疗选择。本综述主要简述高压治疗脑梗死的机制及在脑梗死方面的治疗现状。

  • 标签: 高压氧 脑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和胎儿染色体异常以及严重结构畸形等之间的关系,掌握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对于评估胎儿预后中存在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有力的依据。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产前检查,孕周在11~13+6周单胎妊娠的孕妇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检测其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大于等于2.5mm孕妇共84例,其中80例孕妇在知情同意下接受介入性产前诊断,分析其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所选取的80例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孕妇中,存在胎儿异常的20例,占总数的25.0%。其中10例胎儿属于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1例为性染色体异常。剩余9例患者染色体正常,但是在后续超声检查中显示异常胎儿先天性心脏病5例,唇腭裂2例,脑积水2例。结论为孕妇开展胎儿颈项透明层检测,属于直接反映胎儿是否存在异常的一项关键指标,在早期胎儿畸形筛查和产前检查中非常重要,将颈项透明层厚作为开展早期干预的依据,能够保证介入性产前诊断更具有效性,应该在临床产前检查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颈项透明层 产前检查 染色体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化疗期间出现便秘的白血病患者进行加味液汤治疗,研究其治疗效果。方法选取xx医院2015.01.04-2016.01.15期间60位出现便秘的白血病化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作观察对象与对照对象,均30名患者。对照组口服乳糖口服液以及完成饮食规划;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味液汤治疗。对患者治疗有效率以及治疗后排便情况通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有效率90.00%、70.00%,前者显著好于后者,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治疗后观察组单次排便时间及两次排便间隔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液汤治疗白血病化疗后效果显著,有效减少患者入厕时间,增加排便频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加味增液汤 白血病 化疗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压对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在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治疗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100例进行研究,将参与研究的所有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高压进行干预(50例),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进行干预(50例)。观察两组患者临床干预后患者临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治疗效果以及满意度症结果比较。结论经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临床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护理效果以及满意度结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且两组患者临床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高压运用于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中,能明显降低患者临床血红蛋白指标含量,能显著提升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满意度,促进患者身体更快恢复健康,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与应用。

  • 标签: 高压氧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常规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压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7月—2016年8月在我院接受脑梗死治疗的患者66例,并将患者分为高压疗法(HBOT)实验组33例及对照组33例。这两组患者都接受基础药物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高压治疗,治疗时间为一个月,观察两组疗效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通过两组疗效的比较,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高压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的改善症状,促进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高压氧疗法 药物治疗 脑梗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及分析血红素合酶-1(HO-1)与冠心病病变的关系。方法测定非冠心病患者60例(对照组),冠心病患者116例(冠心病组)的血红素合酶-1的水平,并分析HO-1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结果冠心病组HO-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HO-1可以作为诊断冠心病的一个指标。

  • 标签: 血红素氧合酶-1 冠心病 冠脉动脉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在颅脑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5年3月75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常规组和高压组。常规组以脱水、抗感染、神经细胞营养、扩血管等常规治疗为主;高压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增加高压治疗。评价(1)治疗总有效率;(2)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晕迷指数、颅内压。结果(1)高压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比常规组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2)高压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格拉斯哥晕迷指数、颅内压显著比常规组好,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高压在颅脑损伤康复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昏迷症状,降低颅内压,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转归,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颅脑损伤 康复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式婴儿头罩在新生儿臀部疗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方法收集48例新生儿红臀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人数均等各24例。对对照组患儿采用氧气面罩进行臀部局部疗,对研究组患儿采用改良式婴儿头罩进行臀部局部疗。结果研究组患儿的臀部皮肤修复治愈速度明显比对照组更快,且其治疗过程当中每个患儿每天的氧气掉落平均次数明显比对照组更少,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改良式婴儿头罩对红臀患儿进行臀部局部疗,可以有效减少氧气掉落次数,加快治疗速度,值得加强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改良式婴儿头罩 新生儿红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于我院住院并已经确诊的病毒性脑炎患儿120例,根据其入院编号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治疗模式上加用高压辅助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更为确切,实验组治疗总优良率为95.00%,对照组的治疗总优良率为78.33%,P<0.05。结论高压辅助治疗小儿病毒性脑炎效果确切,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 标签: 高压氧 小儿病毒性脑炎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高压治疗患者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56例高压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8人。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疗效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性高、疗效好,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提高疗效。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压氧 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基硫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3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单纯使用甲状腺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丙基硫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并就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展开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丙基硫嘧啶联合甲状腺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基硫氧嘧啶 甲状腺片 甲状腺功能亢进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联合地塞米松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将60例患者计算机随机分为两组,30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地塞米松治疗(对照组),另一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高压治疗(观察组)。对比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突发性耳聋患者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治疗中使用高压和地塞米松联合治疗的效果确切,复发率低。

  • 标签: 突发性耳聋 地塞米松 高压氧
  • 简介:摘要目的对需菌性阴道炎(Aerobicvaginitis,AV))的临床情况和微生态特征进行系统探析。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妇科接受阴道分泌物实验室检查的361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临床诊断及阴道微生态检测情况。结果本组3613例患者中,检出AV患者112例,占比3.1%,包括单纯性AV有27例(24.1%),AV混合感染85例(75.9%),其中,AV+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50例(44.6%),AV+滴虫阴道炎(TV)30例(26.8%),AV+细菌性阴道病(BV)3例(2.7%),AV+TV、VVC有2例(1.8%)。AV患者的阴道乳杆菌功能均存在异常,伴炎性反应,以优势菌群居多,占到84.8%。结论AV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阴道病症,易合并其他感染;微生态表现为需菌增多,乳杆菌功能异常伴炎性反应,在临床诊断中应加强阴道微生态评价。

  • 标签: 需氧菌阴道炎 临床诊断 微生态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对CO中毒患者行高压治疗后采取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33例CO中毒患者,所有患者均予以高压治疗干预,同时配合全程护理,分析护理后患者临床体征与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本次研究的33例CO中毒患者经全程护理干预后其中痊愈率%87.87%,显效率6.06%,无效率3.03%,护理总有效率96.97%。患者经护理后总体健康评分(89.68±10.23)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94.56±12.35)分、疼痛评分(32.35±5.26)等改善程度显著,由此发现可以提升护理质量。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行高压治疗CO中毒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 高压氧治疗 CO中毒患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的56例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为分析对象,其中28例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外伤后30-40d后开始高压治疗,为晚期治疗A组,另外28例患者于外伤后14d之前进行高压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92.8%)高于A组(71.4%),P<0.05;两组治疗后GCS和DRS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B组治疗后GCS和DRS评分均优于A组,各项对比差异P<0.05。结论高压治疗重度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效果显著,且早期治疗临床效果更好。

  • 标签: 高压氧 重度颅脑外伤 效果,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压治疗护理在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院20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实施高压治疗。结果18例患儿按照医嘱完成高压治疗疗程,2例患儿未按照医嘱完成高压治疗疗程。结论实施高压治疗能使患儿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 标签: 高压氧 缺血缺氧性脑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