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充填根管的牙齿的微渗漏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因正畸或牙周问题而拔除的结构完整的新鲜离体牙100颗单根管前磨牙进行研究,随机为这些牙齿编号(1~100),采用数字随机分为手扩组与机扩组,各50颗牙齿,手扩组使用不锈钢K锉行手动根管制备,机扩组使用Pro-Taper机扩针,登士佰机扩马达行根管制备。制备完成后,分别将手扩组机扩组的牙齿各自随机分成手扩组A/B,和机扩组A/B,对A组(手/机)行热牙胶垂直充填,B组(手/机)行冷牙胶侧压充填;通过对两组牙根尖微渗漏量的对比进行分析。结果通过对根尖微渗漏量数据分析,不同的根管制备方式对渗漏量影响均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对于冷牙胶侧方加压充填微渗漏量更小,P<0.05,存在统计分析意义。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根管充填方式,渗漏量更少,根尖封闭性更好,远期成功率更高。

  • 标签: 热牙胶 微渗漏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良充填体及不良修复体对牙周组织造成的轻重不同的危害,以及造成危害的原因探讨。结果自2012年以来接诊不良充填体98例,不良修复体129例,导致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变,轻的造成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严重的造成邻牙龋坏以及牙周脓肿、根尖脓肿、颌面间隙感染、甚至颌骨骨髓炎的发生。长期的不良刺激和非正常咬合,甚至可以导致癌变以及颞下颌的疾病。结论加强对全民健康教育和正确就诊的引导;加强口腔科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口腔规范操作技术水平,可以避免此类现象发生。

  • 标签: 不良充填体 不良修复体 牙周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大块充填流体树脂登士柏SureFilSDRflow修复牙颈部楔状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以往就诊的86例患者资料,根据不同充填修复材料进行分组,参照组使用可乐丽菲露AP-X光固化复合树脂充填修复,研究组采用登士柏SureFilSDRflow大块充填流体树脂整层充填修复,对比两组疗效及并发症。结果研究组修复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参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楔状缺损患者采用新型大块充填流体树脂进行修复,能有效降低术后敏感、充填体脱落等并发症,可进一步拓展运用。

  • 标签: 大块充填流体树脂 修复 楔状缺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龋齿利用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技术治疗的疗效。方法从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龋齿患儿中,随机选择80例进行分组研究,即甲组与乙组,每组40例。甲组实施常规填充治疗,乙组采取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疗效。结果甲组患儿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是90.0%,与乙组的97.5%比较,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乙组患儿在治疗过程中的配合程度均优于甲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虽然常规填充术与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术治疗小儿龋病菌可获得较好的疗效,但是采取改良非创伤性充填术能够提高患儿治疗的配合程度,有助于更好地完成手术,应用价值更高。

  • 标签: 小儿龋齿 改良非创伤性 充填技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27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做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相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随访27例患者均未复发。结论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疗效安全、有效。

  • 标签: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复发性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究卡式微凝胶试验在临床输血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2月—2016年4月间于本院接受治疗需要输血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数字表进行分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盐水检验,观察组实施卡式微凝胶试验。结果观察组血液检测正定型率以及方定型率较之对照组均得到明显提高,组间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输血检验工作中应用卡式微凝胶实验有助于提高一次性正确率,可在极大程度上提高患者的输血安全性,故值得推广。

  • 标签: 卡式微柱凝胶试验 临床输血检验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的腹股沟疝患者75例,根据不同的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5例采用传统疝修补术,观察组4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比两组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切口疼痛消失时间、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以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治疗腹股沟疝较为理想的方式,具有痛苦小、并发症少、恢复快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疝环充填式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4月-2015年3月来本院就诊的156例慢性牙髓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采取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将其分为两组,观察组84例,采用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对照组72例,采用多次性根管充填治疗。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用药时间、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后综合疗效评价,观察组有效率为95.24%,对照组为93.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复诊次数、完成治疗天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管充填治疗慢性牙髓炎疗程短、复诊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一次性根管治疗 慢性牙髓炎 根管充填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有效性与优越性。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124例腹股沟疝病人,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充填式无张力组(62例)和传统疝修补组(62例),充填式无张力组给予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式治疗,传统疝修补组给予传统Bassini修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充填式无张力组和传统疝修补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P<0.01。结论腹股沟疝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操作仔细、解剖清晰,能够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优势显著。

  • 标签: 疝环充填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门诊部120例磨牙深龋患者,收取时间在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期间,并将磨牙深龋患者按照不同充填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夹层技术进行充填,观察组患者实施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将两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后的充填平均时间、充填失败率、充填成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平均时间(5.12±1.37)min优于对照组患者(30.45±1.54)min(P<0.05),观察组磨牙深龋患者充填失败率3.33%、充填成功率96.67%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磨牙深龋具有显著效果,其操作简便、充填时间较短,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 标签: 3M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 磨牙深龋 夹层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5月-2016年11月腹股沟疝患者64例随机分组。常规组行传统修补手术;研究组行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手术时间、疼痛情况、活动时间、住院天数;阴囊积液、尿潴留等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腹股沟疝治疗效果比常规组高,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疼痛情况、活动时间、住院天数比常规组好,P<0.05;研究组阴囊积液、尿潴留等发生率比常规组低,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的治疗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缩短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对缩短住院时间和改善患者预后有帮助,值得推广。

  • 标签: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膜前间隙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35例腹股沟疝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患者实施腹膜间隙无张力修补术(15例),B组患者实施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20例)。比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情况。结果和B组相比,A组患者术后的发热,切口感染,阴囊水肿以及疼痛等情况发生率显著较低,P<0.05。除却住院时间外,A组的手术时长和疼痛持续时间较短,P<0.05。结论两种方式均有手术时间短,复发率小,术后恢复时间快等优势,安全性较强。相较于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膜间隙无张力修补术的优势更为显著,建议对患者实施该方式加以治疗。

  • 标签: 腹膜前间隙无张力修补术 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股沟疝的患者实施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分析其临床效果。方法将186例腹股沟疝的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治疗,分别给予TEP手术(观察组)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分析治疗后的治疗效果、手术时间、术后出血量、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效果95.35%(观察组)与有效率93.02%(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使用镇痛药物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0.05,手术时间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则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明显<0.05。结论腹股沟疝对患者的身体有较大的影响,TEP手术与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对腹股沟疝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选择,以适应患者的需要。

  • 标签: TEP手术 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股沟疝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疝环充填式和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应用于腹股沟斜疝临床治疗中的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价值。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60例,采用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60例,采用疝环充填式疝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研究组采用平片式疝修补术,显效50例、有效9例,其临床总有效率为98.33%,与对照组的45例、13例及96.67%%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采用平片式疝修补术,仅发生1例复发,复发率为1.6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例(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324,P<0.05)。结论疝环充填式和平片式无张力疝修补术均具有较高临床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肯定,但平片式修补术复发率更低,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保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斜疝 充填式 平片式 疝修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80例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人数为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无创通气进行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是呼吸频率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氧血压和动脉二氧化碳分压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联合无创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舒利迭 无创通气 老年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Ⅱ型呼吸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阴道细菌检验应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5年1月—2016年2月期间,在我中心皮肤性病门诊进行阴道细菌检查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查,均采用PCR检验和细菌培养2种检查方式。对比2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细菌培养检验检出的阳性率显著比PCR检验高,且对棒状杆菌、戛纳杆菌以及肠球菌的检出率也明显较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PCR检验法相比,细菌培养检验在阴道细菌检验中的临床检出率更高,临床应用价值也更好。

  • 标签: 阴道细菌检验 PCR 细菌培养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RPI修复和RPA修复对游离缺失托牙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86例游离缺失托牙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研究组采用RPI修复法治疗,对比组采用RPA修复法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数差异。结果研究组修复成功率95.35%,对比组修复成功率为93.02%,研究组菌斑、结石、炎症、龈沟深度、活动度指数与对比组相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修复方法对游离缺失托牙的治疗效果均十分明显,能够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游离缺失托牙 RPI修复法 RPA修复法 治疗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研究微创与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的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1月收治的96例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患者进行治疗,按照简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劈冠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进行治疗。比较观察两组手术中的并发症以及拔牙时间等。结果治疗组的拔牙时间短于对照组,治疗组在术中根折、舌侧骨板骨折等术中并发症低于对照组,具有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在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中有着很好的临床效果,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患者的恐惧感,创伤小,缩短了拔牙时间,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少,愈合快,值得在临床中应用推广。

  • 标签: 微创法 劈冠法 下颌低位阻生智齿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离心穿刺和向心穿刺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内瘘中建立血管通路时的优缺点。方法将2016年1月到12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的9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离心组(45例)和向心组(45例),同时根据入组前患者做血液透析(离心穿刺)3个月的平均透析血流量(ml/min)分为3个亚组高流量组(251~300ml/min),中流量组(201~250ml/min),低流量组(150~200ml/min),比较2组治疗后1年的护理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1年后,离心组的并发症内瘘皮下血肿(17.8%vs4.4%)、内瘘狭窄(8.9%vs0%)和假性血管瘤(13.3%vs2.2%)发生率显著高于向心组(P<0.05);在2组的亚组比较中,离心组低流量组的透析血流量(174.8±21.8ml/min)要高于向心组低流量组(164.4±11.2ml/min),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这种差异在中流量组和高流量组未见到。结论向心穿刺较离心穿刺的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但对于透析血流量已低于200ml/min的内瘘患者,选择向心穿刺法会出现透析血流量下降的风险。

  • 标签: 离心穿刺法 向心穿刺法 血液透析 内瘘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方法研究组对象为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13年级的116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为2012年级的114名本科专业临床实习生。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法,研究组在常规教学法基础上应用病例分析,在年度课时快接近尾声时,制作问卷表发放到每位学生手中,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专业知识、毕业后从医意向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经数据统计,研究组学习兴趣提升率93.1%、专业知识合格率98.3%、从医意向的有意率87.9%,明显优于对照组相应的75.43%、85.96%、73.68%(P<0.05)。结论甲状腺教学中病例分析的应用效果较好,能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知识合格率,改善毕业后的从医意向,值得在教学中广泛应用。

  • 标签: 甲状腺教学 病例分析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