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院前急救是急诊医疗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指急、重、危伤病员进入医院以前的医疗救护。一个急危病人的抢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体现在医务人员是否抓住了6分钟黄金抢救时间对病人进行心肺复苏。心肺复苏(cpr)是对由于外伤、疾病、中毒、意外低温、淹溺和电击等各种原因,导致呼吸心跳停止,必须紧急采取重建和促进心脏、呼吸有效功能恢复的一系列措施。院前急救中就主要体现一个“急”字,时间就是生命,而心肺复苏则是院前急救中的最重要手段。

  • 标签: 心肺复苏 院前急救 抢救有效性判断 注意事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渗盐水对于治疗心肺脑复苏的临床疗效的观察和效果。方法将52例于我院经确诊,需要进行心肺脑复苏的心脏骤停患者随机分为两个小组,以每组26例计算,分别记名为“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此两组中给对照组进行常规心肺脑复苏医治方法治疗,而高渗盐水组则在同对照组一样进行常规病情医治的基础上,对其用药高渗盐水。观察对照组和高渗盐水组在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比较。结果在经过不同用药方式的治疗后,高渗盐水组总有效率为61.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4.6%。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高渗盐水组中患者的症状缓解平均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使用高渗盐水辅助治疗心肺脑复苏,与单纯使用常规心肺脑复苏方式治疗相比,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高渗盐水 心肺脑复苏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新生儿窒息的预防、复苏和护理。方法1.预防产前、产时、产后预防措施。2.复苏复苏的准备、复苏的方案(ABCD),复苏法(保持呼吸道通畅,建立呼吸气囊面罩复苏,药物辅助复苏)。3.护理复苏时的护理、复苏后的护理、喂养时的护理、做好心理护理,结果本院通过加强孕妇及新生儿的预防措施,并及时准确处理新生儿窒息,大大地避免或减轻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提高对产前预防措施及高度重视新生儿抢救成功率,当前仍属围产医学领域中进一步探索的难题,护理人员对新生儿窒息在抢救过程中的配合及监护成功率经验总结。

  • 标签: 新生儿窒息 预防 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肺复苏术后患者应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急诊行心肺复苏术后应用亚低温治疗的患者27例,观察患者心肺脑复苏情况,分析总结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7例患者病情好转、神志转清20例,放弃治疗2例,并发心律失常2例,肢体抽搐2例,冻伤1例,经过对症处理后症状好转。结论亚低温治疗是心肺复苏术后患者脑复苏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心肺复苏 亚低温治疗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探讨车祸伤患者院前急救与转运方法及处理经验。方法2010年11月至2011年9月196例车祸伤患者的急救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抢救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结果196例中因伤势过重现场死亡10例,8例在转运中因伤势过重死亡,余178例病例均得到及时有效的院前救治,院前急救总有效率达90.8%。结论采取合理正确的综合对症性院前急救方法能够有效提高车祸患者救治成功率,给后续治疗创造更好的机会。

  • 标签: 车祸伤 急救 院前转运 风险防范
  • 简介:摘要触电急救的要点是动作迅速,救护得法。如触电者神志不清,应就地仰面平躺,确保气道通畅,并用5秒时间呼叫或轻拍伤员,以判定伤员是否神志不清。需要抢救的伤员,应该坚持正确抢救。并在现场进行一下急救工作。如果呼吸、心跳停止了,心须就地进行抢救,马上作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直至呼吸和心跳恢复为止。

  • 标签: 电击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急诊及时气管插管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由急诊科医生用喉镜经口明视下作紧急气管内插管,护士协助快速有效的建立人工通气道,为心肺复苏成功提供重要生命支持。结果247例插管成功,18例插管失败;复苏成功184例,无效死亡81例。结论在紧急状态下第一时间开放气道,进行有效的人工通气或机械通气,能有效提高心肺复苏成功率。

  • 标签: 急诊 气管插管 心肺复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纳洛酮在院前心肺复苏中的治疗疗效。方法随机把我院在2010年02月到2013年02月收治的110例心跳骤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给予纳洛酮进行复苏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复苏方法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0.9%,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45.5%,两组在临床疗效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两组患者在抢救成功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纳洛酮应用于院前心肺复苏中的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纳洛酮 院前 心肺复苏 疗效
  • 简介:摘要脾破裂病人病情危重,若不及时抢救就会带来不勘设想的后果。对病人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抢救越早越好,成功率也就越高,因此密切配合医生,分秒必争,是抢救脾破裂的关键。休克病人应立即建立二路静脉通路,等休克改善后,诊断明确,紧急手术,对手术后的病人,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科学的临床护理知识及熟练的操作技术,就能使患者病情的各个细节得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再加上病人有战胜疾病的信心,就能使患者重新走上工作岗位。

  • 标签: 脾破裂 休克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近年来胃出血发病率升高,其死亡率也很高,本文分析了胃出血的临床表现,并有针对性地给予了急救措施,给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了借鉴。

  • 标签: 胃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性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急救阶段的应用疗效。方法将2010年1月~12月在我院急诊科按急救护理路径实施护理的30例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将2009年1月~12月实施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急救时间、急救费用、死亡率及护理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时间(34.67±8.65)min;死亡率(16.7%)及护理满意率(93.3%)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分别为45.76±8.65min,16.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急救费用方面,观察组783.34±24.32(元),对照组873.54±38.65(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实行急救护理路径为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急救时间及死亡率方面较常规护理治疗存在显著优势,但不能减少急救治疗费用。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在脑卒中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年2月-2013年4月经急诊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00例,分为治疗组和常规组,每组各50例。针对常规组采用常规急救护理救治,针对治疗组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救治。结果常规组呼救后到在院前接受救治时间为23.49±12.27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41.67±14.71min;治疗组呼救后到在院前接受救治时间为17.61±6.14min,到医院接受救治的时间30.71±12.56min;常规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74%,治疗组总死亡伤残比例为50%。所有数据均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患者采用院前急救护理路径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发生病情后至接受救治时的时间,降低死亡伤残率,提高救治效果。

  • 标签: 急救护理路径 脑卒中 院前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