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在HIV抗体检测中比较快速与酶标的敏感性,观察快速能否用于HIV抗体的初筛。方法用酶联免疫(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PA)和胶体硒(ICA)对同一阳性标本的不同稀释度作检测,比较这三种方法的敏感性。结果三种方法的敏感性不同,ELISA敏感性最高,PA次之。结论快速不适于HIV抗体的初筛,即使要使用,应以ELISA的结果作为最终报告。

  • 标签: 快速法 ELISA HIV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通便灵胶囊的快速鉴别。方法根据通便灵胶囊的主药为番泻叶,而番泻叶中主要成分番泻总苷属羟基蒽醌类,利用其遇碱显色的特性,建立该药品的快速化学鉴别方法。结果该方法能有效地检测出通便灵胶囊的有效成分。结论该方法快速,简便,可有效应用于对此药品的快速筛查。

  • 标签: 通便灵胶囊 化学反应 快速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金标快速定量检测C反应蛋白应用进行分析。方法选取100份血液标本,均进行全血CRP的检测,分别进行金标与免疫比浊检测,对两种检查方法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金标重复性显著优越于免疫比浊检测(P<0.05)。对比两种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种检测回收性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20min、40min检测稳定性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60min、90min、120min检测稳定性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金标进行全血的CRP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同时具有检测快速、操作简单、准确性好的优点,抗干扰能力强、回收性好、适宜临床上广泛应用开展。

  • 标签: 金标法 免疫比浊法 C反应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静脉采血中应用不同进针法所达到的无痛效果和减少血管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静脉。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缩短采血时间。方法选择门诊抽血化验病人1000例进行分组,对照组500例采用传统进针法,观察组500例采用快速小角度直刺。对比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晕针率、穿刺疼痛程度及穿刺点瘀斑率。结果观察组成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无晕针率,穿刺疼痛程度和穿刺点瘀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静脉采血时应用快速小角度直刺血管法可以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患者疼痛,减少针刺部位瘀斑,达到无晕针率。

  • 标签: 快速 小角度 直刺法 静脉采血 晕针率 疼痛 成功率 瘀斑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探讨其可行性。方法收集选择本科室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做固定修复的患者103例,通过对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一周后复诊戴牙时观察牙龈炎症,边缘密合度,美观、舒适,口腔异味,咬合关系,功能几项指标。结果101人临时冠未脱落;2人的临时冠脱落,脱落率1%;98人认为美观、舒适,3人感觉有味;所有患者牙龈均无炎症,边缘密合度良好,咀嚼、进食无影响,功能良好。结论DMG临时冠材料口内快速成型的方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临时冠 口内成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利用快速检验分析食物中毒和致微生物的有效性。方法总结了几种检验食物中致病微生物的快速检验方式,并对介绍的方法进行逐一分析。结果我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的检验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利用快速检验能够在第一时间内检测出食物中的致病微生物。结论虽然我国在该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科技的发展,相关技术人员还应不断努力,研究出更为简便的检验方式。

  • 标签: 快速检验法 食物中毒 致病微生物 进展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流感病毒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流行病学监测提供思路。方法以我中心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采集的1355份流感样病例(ILI)及暴发疫点现患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流感病毒核酸进行检测分型。结果本组1355份咽拭子标本中共检测出流感病毒核酸阳性573份,总阳性率为42.29%;其中甲型H1N1流感352份,B型76份,季节性流感H1亚型21份,季节性流感H3亚型124份。结论实时荧光RT-PCR快速检测流感病毒的特异性与灵敏度均较高,而且操作方便,效率高,可以作为公共卫生应急疫情的实验室快速诊断方法。

  • 标签: 实时荧光RT-PCR法 流感病毒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平行穿刺和快速垂直穿刺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静脉穿刺患者296例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平行穿刺,观察组患者148例实施快速垂直穿刺,比较两组患者的穿刺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一次置管成功率、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快速平行穿刺相比,快速垂直穿刺具有疼痛轻、一次置管成功率高等优势,更易为患者所接受。

  • 标签: 静脉穿刺 快速平行穿刺 快速垂直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器械快速有效的灭菌方法。方法观察组由本科护士在手术室相邻的房间消毒无包装的手术器械抽样100件;对照组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消毒,送检前包装需消毒的器械。结果两组细菌检出率均为100%,两组手术病人无一例感染,二者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只要认真清洁器械,按操作规程操作设备,在手术室快速高压蒸汽消毒与消毒供应中心包装消毒在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都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近视手术 消毒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简便易行测定油炸食品中铝的方法。方法用改进后的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测定铝含量。结果改进后的方法线性范围由国标的0~6μg提高到0~10μg,线性关系良好。曲线的回归方程为Y=0.1174X-0.0236,相关系数0.9997,加标回收率93.0%~106.2%,方法的检出限0.37mg/kg。结论改进后的铝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容易控制,结果精确。

  • 标签: 铬天青S分光光度法 油炸食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荧光定量PCR直接检测临床标本的肺炎链球菌并对其进行血清学分型的可行性。方法针对肺炎链球菌种属特异性基因lytA及该菌常见的21种血清型设计荧光探针及引物,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使用荚膜肿胀试验作为金标准检测PCR方法的灵敏度及特异度,选择1209份临床样本同时做培养及PCR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肺炎链球菌检出率及血清分型情况。结果构建Taqman荧光定量PCR灵敏度及特异度分别为94.2%及70%。Taqman荧光探针PCR鉴定的主要血清型别为19F(43.7%)、6A/B(17.2%)、23F(13.8%)、19A(6.8%),未能分型的肺炎链球菌为17.2%。荚膜肿胀试验鉴定的主要血清型别为19F(39.1%)、6A/B(17.2%)、23F(9.2%)、19A(5.7%),未能分型的肺炎链球菌为28.7%。1209份临床样本仅培养出16份肺炎链球菌,Taqman荧光定量PCR检出44例肺炎链球菌,其对临床样本肺炎链球菌阳性检出率更高,其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3.39,P<0.001)。结论Taqman荧光探针PCR灵敏度高、特异度好,能直接对临床样本进行血清学分型,可大幅度缩短肺炎链球菌检测的报告时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溴敌隆中毒小儿19例随机分成GSH组11例和对照组8例,均给予维生素k1等常规治疗,GSH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5%GS100ml+GSH0.3g静滴,每天1次;疗程均为2周,分别对比用药后的出血情况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第2周末出血现象明显好转、凝血功能PT、INR、APTT、TT、FIB值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或P<0.05),但GSH组较对照组出血症状消失更为明显(P<0.05),PT、INR、APTT、TT、FIB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GSH辅助治疗小儿溴敌隆中毒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溴敌隆中毒 辅助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具有抗氧化、解毒、保护肝细胞、增强免疫力、延缓衰老、抗肿瘤等重要功能,目前广泛用于临床治疗和食品领域。其在生产中易被氧化成GSSG而失去原有的生物活性,因此对其质量进行了严格规定,重点是控制有关物质及残留溶剂及主药的含量。

  • 标签: GSH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胧甘肤治疗酒精性肝硬化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62例酒精性肝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加用还原型谷胧甘肤静脉滴注,比较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结果4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实验组肝功能指标下降幅度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还原型谷胧甘肤对酒精性肝硬化患者的疗效十分理想,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还原型谷胧甘肤 酒精性肝硬化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用显微鉴别降糖类中成药中非法添加化学药物盐酸二甲双胍。方法用液体石蜡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盐酸二甲双胍结晶的偏光现象(可用偏光镜进行观察),再滴加水合氯醛试液后可观察到盐酸二甲双胍结晶溶解变小或消失。结果通过对20个品种,61批次的试验,发现用显微鉴别中成药中违法添加盐酸二甲双胍,具有快速、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结论本方法可用于中成药中非法添加盐酸二甲双胍的快速鉴别。

  • 标签: 显微鉴别 液体石蜡 结晶 偏光现象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还原性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抗病毒与护肝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间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应用效果及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病毒性肝炎患者采用还原性谷胱甘肽进行治疗后,能明显改善肝功能相关指标水平,促进肝功能的快速恢复,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还原性谷胱甘肽 病毒性肝炎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治疗角膜炎(浅层病毒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3例(共137眼)进行研究,并随机分为51例(共74眼)研究组以及42例(共63眼)对照组。对照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使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对比,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6.08%)要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88.10%),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滴眼液)在眼角膜(浅层病毒性)的治疗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还原型谷胱甘肽 角膜炎(浅层病毒性)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龄髋关节置换超快速康复与常规快速康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我院骨科治疗的60例髋关节置换患者,根据康复模式的不同分为常规快速康复组及超快速康复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及术后疼痛评分情况。结果超快速康复组患者康复后发生1例发生头晕,常规快速康复组患者康复后发生3例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2例,深静脉血栓1例,超快速康复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常规快速康复组(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均明显的下降,同时超快速康复组患者的术后第1d、术后第3d、术后第5d,其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超快速康复能够显著促进老龄髋关节置换患者的康复,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并减轻患者的疼痛体验。

  • 标签: 髋关节置换 超快速康复 并发症 疼痛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硫氨酸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2月―2010年4月本院收治8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甲硫氨酸片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稀释后静脉滴注联合护肝片,均每天1次,4周为一疗程,观察2个疗程,比较2组肝功能及B超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血清ALT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治疗后B超积分明显改善(P<0.05)。结论甲硫氨酸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NAFLD能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肝脏B超积分。

  • 标签: 脂肪肝 甲硫氨酸 还原型谷胱甘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