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测定心肌谱分析手足口病患儿的病情。方法选择2011年2月到2014年10月我院住院诊治的手足口病患儿30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普通感染患儿30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K、CK-MB、cTnI含量测定。结果观察组的血清CK与CK-MB含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cTnI含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足口病患儿多伴随有心肌CK与CK-MB的异常,为此需要积极评估心肌损害程度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手足口病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谱在小儿肺炎患儿中的变化情况,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选择2011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例肺炎患儿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健康检查的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进行心肌测定,并将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心肌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心肌各项指标异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肺炎时存在心肌异常,监测心肌的变化有利于及时治疗处理,对病情的判断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小儿肺炎 心肌酶谱 心肌损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生心肌损害的原因。方法回顾分析1例甲减患者治疗随访过程中临床症状、表现、甲功八项、心肌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该例患者经治疗随访观察3个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甲功指标恢复正常,心肌学指标逐步正常。结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可导致严重心肌损害,心肌学指标异常增高,诊断明确、有效治疗后患者病情预后较好。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心肌损害 心肌酶谱增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新生儿窒息后心肌的变化,了解窒息对心肌的损害情况及预后。方法收集2012年1月-12月在本院住院的窒息患儿的临床资料及心肌的检测。结果窒息患儿的心肌均有升高,重度窒息组心肌水平高于轻度窒息组心肌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肌的测定可作为新生儿窒息时心肌缺血的敏感性指标之一。

  • 标签: 新生儿 窒息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CK、CKMB、AST、HBDH及LDH),心脏标志物(cTnI、MB)测定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和速率法,对中国人民解放军四六三医院2011年7月-2012年4月10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5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ST、CK、CKMB、LDH及HBDH和cTnI、MB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AMI患者血清中AST、CK、CKMB、LDH及HBDH和cTnI、MB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阳性率分别为80.39%、74.51%、79.41%、75.49%、72.55%、86.27%、87.25%。102例AMI患者中,82例心肌升高,88例肌钙蛋白I阳性,90例肌红蛋白阳性,敏感性分别为80.39%、86.27%、87.25%。结论心脏标志物联合心肌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疗效检测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肌钙蛋白I 肌红蛋白 心肌酶谱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HFMD)患儿心肌及心电图改变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138例手足口病患儿,经病原学检查均为柯萨奇病毒A16型,检测心肌α-羟丁酸脱氢(HBDH)、激酸激酶同工(CK-MB)、激酸激酶(CK)、乳酸脱氢(LDH)、谷草转氨酶(AST)。同时,138例患儿均做常规12导联心电图。对心肌异常及心电图异常的例数进行统计。结果HBDH的异常率为18.1%,CK-MB的异常率为2.2%,CK的异常率为5.8%,LDH的异常率为29.0%,AST的异常率为5.8%。心电图ST-T异常率为4.3%,窦性心动过速为12.3%,窦性心动过缓为3.6%,窦性心律不齐为5.1%,异位心动过速为0.7%。结论柯萨奇病毒A16型感染的手足口病患儿存在心肌损害,测定血清心肌能及时了解手足口病患儿的心肌损害程度,对临床诊治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上应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具有心肌损害的手足口病患儿,以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手足口病 心肌酶 心电图
  • 简介:摘要急性脑梗死发生的同时机体可伴发各个系统的异常变化,其中心脏功能紊乱和心肌损害是最常见的。近年来大量研究发现急性脑梗死可伴发血清肌钙蛋白T及心肌的升高和心电图的变化,临床工作者也越来越关注并尝试其作为观察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及评价脑梗死预后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就心功能变化对急性脑梗死的影响进行阐述。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肌钙蛋白T 心肌酶谱 心电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血清心肌及多项白介素联合检测方式对病毒性心肌炎疾病实施鉴别的临床价值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病毒性心肌炎疾病的患者55例,再抽取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健康人资料55例,分别将其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介素IL-6和IL-18水平进行测定,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对心肌中的肌酸激酶和肌酸激酶同工水平进行测定,并对比两组测定结果。结果研究组研究对象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疾病患者的IL-6、IL-18、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水平会呈现明显升高趋势,在临床上可以将这一特征作为病毒性心肌炎鉴别的一项重要依据。

  • 标签: IL-6 IL-8 肌酸激酶 肌酸激酶同工酶 病毒性心肌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心电图、心肌监测在新生儿肺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出生的30例患肺炎新生儿(观察组)和30名健康新生儿(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都接受心电图监测和心肌监测,对比监测结果。结果(1)心电图监测结果对照组新生儿无异常,观察组急性期肺炎新生儿存在两项及以上的变化;(2)心肌监测结果观察组患儿各项心肌结果都更高,重症儿高于轻症儿,急性期高于恢复期(P<0.05)。结论心电图、心肌监测有利于诊断新生儿肺炎、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同时评估治疗效果。

  • 标签: 心电图 心肌酶谱 新生儿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脑炎和血清心肌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我院2013年所治疗的42例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分别于观察组的轻与重型脑炎、急性与恢复期、采用丙种球蛋白与常规治疗进行对比心肌的高低。结果婴幼儿病毒性脑炎患者,心肌的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息息相关,病情严重则心肌水平较高,病情得以恢复则心肌出现下降;丙种球蛋白对心肌的活性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有助于缓减患儿的病情直至痊愈。结论心肌活性可以作为研究病毒性脑炎患者病情的指标,而丙种球蛋白可以降低心肌的活性,从而使得病毒性脑炎患者得以康复,对临床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清心肌酶谱 病毒性脑炎 婴幼儿 丙种球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中降钙素原(PCT)与心肌浓度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早期诊诊断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同期住院的败血症患儿56例(实验组)和非败血症患儿68例(对照组),测定两组患儿血清PCT和心肌。结果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急性期PCT阳性率(89.3%),血培养阳性率为(42.5%),感染组患儿心肌含量较对照组比较明显升高,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抗生素治疗1周后PCT和心肌含量降至正常水平;而非感染性疾病组患儿PCT与正常足月儿对照组比较无明显的差别。结论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在早期血中PCT和心肌明显增高,联合检测对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一定临床价值。

  • 标签: 败血症 新生儿 PCT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与心肌的相关性。方法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121例为研究组,其他非轮状病毒感染的肠炎患儿118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儿血清AST、LDH、α-HBDH、CK、CK-MB等指标的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AST、LDH、α-HBDH、CK、CK-MB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儿经过治疗后上述心肌水平相对于治疗前发生显著降低(P<0.05)。结论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科引起血清心肌水平的异常,检测心肌可作为早期诊断该病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常规的生化检测项目,以便早期诊断疾病和评价预后。

  • 标签: 轮状病毒性 肠炎 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治疗前后心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2012年10月我院收治的57例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观察组)治疗前后血清心肌检测结果,并与同期50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心肌检测结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心肌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O.05);治疗后心肌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结论心肌的动态变化对老年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的诊治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肺心病 急性加重期 心肌酶谱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期支气管肺炎患儿的心肌和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变化,并研究心肌和CRP水平对临床带来的意义。方法任选2017年开年至6月底在我院治疗的支气管肺炎患儿60例,根据疾病感染类型分三组(20例病毒性支气管肺炎定为A组,20例细菌性支气管肺炎定为B组,20例其他病原性支气管肺炎定为C组),检测这三组患儿的心肌和CRP水平,并分析三组差异。结果在心肌和CRP水平比较中,由高至低组别分别为B组、A组、C组;在心肌和CRP异常概率比较中,由高至低同样分别为B组(75%和80%)、A组(55%和50%)、C组(45%和40%)。结论急性期支气管肺炎患儿在检测心肌和CRP水平中,细菌性感染患儿的心肌和CRP水平最高,异常概率也最高,由此可知,可以根据患儿心肌和CRP水平区分患儿类型,对临床治疗用药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 标签: 支气管肺炎 急性期 心肌酶谱 CRP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肌钙蛋白(cTnI,cTnT)、心肌联合脑钠肽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的诊断价值。方法住院的AMI患者104例,正常对照组来自我院体检科60例。研究两组之间的肌钙蛋白、心肌联合脑钠肽指标的应用价值。结果AMI组治疗前和对照组之间的心肌指标包括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乳酸脱氢(LDH),心梗指标包括肌红蛋白Mb、cTnI、cTnT,以及新指标脑钠肽(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在两组之间的差异明显(P〈0.05)。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0,对治疗前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指标的诊断价值排序为BNP/cTnT>BNP/cTnI>BNP/CKMB>BNP/AST>BNP。结论BNP、BNP/AST、BNP/CKMB、BNP/cTnT以及BNP/cTnI的对急性心梗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肌钙蛋白 心肌酶谱 脑钠肽 急性心梗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心肌水平与健康人员的对比,总结并归纳血清心肌检验在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7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疾病组)以及此期间内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70名健康人员(健康组)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对象,分别在疾病组入院后第1、2、4周检验其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CK-MB),乳酸脱氢(LDH),α-羟丁酸脱氢(α-HBDH),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AST)的水平,并与健康组进行综合比较。结果疾病组在入院后第1、2、4周CK,CK-MB,LDH,α-HBDH,AST的检验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其中CK,CK-MB,LDH,AST较为明显,具有差异(P<0.05);其中CK的水平差异最为明显,P<0.01。结论血清心肌的检测是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可以对病情评估、疗效观察以及患者预后提供一定的帮助。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心肌酶谱 肌酸激酶
  • 简介:摘要目地了解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发生时,心肌的变化以及对病情诊断、预后的评估。方法对2009年-2012年期间住院的23例HIE患儿心肌的检测以及随时抽取的同期住院的非HIE患儿20例做为对照组。结果①HIE患儿病情越重,心肌升高越显著,重度HIE组与对照组心肌有显著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②重症HIE对心肌损害程度严重,预后治疗较差。结论血清水平测定对于病情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 心肌损害 肌酸肌酶 乳酸脱氢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心肌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9年7月~2011年7月收治的6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进行心肌检测。结果轮状病毒组(感染组)患儿血清乳酸脱氢(lactate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creatinekinaseMB,CK-MB)较普通腹泻组(对照组)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会引起心肌受损,治疗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时要注意保护心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轮状病毒 肠炎 乳酸脱氢酶 肌酸激酶 同工酶类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对风火型蛇伤患者心肌的影响。方法将确诊的80例风火毒型蛇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所有入院患者均立即进行心肌检测及随后每日清晨均行心肌复查(空腹),总共检查五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观察组除常规注射抗蛇毒血清等治疗外,加服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结果服用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患者的AST、LDH、α-HBD、CK、CK-MB峰值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第3天开始LDH、α-HBD和CK指标开始明显下降(p≤0.05),但对照组未见明显下降(p≥0.05);第4天开始对照组与观察组各项指标开始有明显下降,观察组除AST和CK-MB两项指标仍偏高之外,其他三项指标已接近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较正常仍有明显差异(p≤0.05),第5天观察组五项指标已恢复正常,对照组五项指标接近正常值(p≥0.05);同时,观察组和对照组在蛇伤肿胀消退时间、疗程时间以及并发率上比较,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7.5%,两组在以上指标中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治疗风火毒型蛇伤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缩短治疗时间,降低蛇毒对人体器官、组织的损害。

  • 标签: 逐毒解筋蛇药散1号方风火毒型蛇伤心肌酶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肌及心电图变化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检测并分析比较76例ACOP患者急性期及缓解期的心肌及心电图结果。结果ACOP患者急性期的心肌含量均高于缓解期(P<0.05),且重度ACOP患者心肌比轻度ACOP升高更显著(P<0.01);急性期ACOP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改变,且重度ACOP组发生心电图异常改变比例明显高于轻度ACOP组。结论心肌及心电图变化可作为判断ACOP患者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的指标。

  • 标签: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心肌酶 心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