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细胞凋亡受体通路相关蛋白FasL表达的RNA干扰(RNAi)质粒,为研究FasL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稳定转染细胞的RNA干扰质粒。方法选取FasL基因的19nt特异性序列,设计针对FasL的shRNA序列,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克隆到pSilencer1.0-U6表达载体中,EcoRI和ApaI进行双酶切和DNA测序鉴定重组克隆,在脂质体的介导下包含FasL基因RNAi的重组载体转染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转染48h后,收集细胞裂解液,Westernblotting分析对照组与转染组Fas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双酶切证实shRNA正确插入pSilencer1.0-U6质粒,DNA测序证实插入的序列正确;FasL基因RNAi的载体转染血管内皮细胞成功;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质粒对照组比转染组细胞FasL表达下调。结论成功构建人FasL基因RNA质粒,为研究FasL参与的细胞信号通路提供了稳定的转染细胞载体。

  • 标签: 载体 FasL RNAi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经过手术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术后患者经过5年随访,2例患者需行二次手术,其余患者术后治疗临床效果较好。结论手术是治疗甲状腺微小癌的主要临床方法,预后较为满意。

  • 标签: 外科治疗 甲状腺微小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消化道小息肉内镜下的治疗各种方法疗效、并发症等的比较,探讨对无蒂小息肉的微创治疗。方法基于本院临床病例128例,根据其大小、生长位置、表面形态等分别行活检钳钳除、热活检钳烧灼后钳除、圈套器高频烧灼等方法,并将活检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胃镜下发现微小息肉者36例,结肠小息肉患者88例,其中97例予以热活检钳钳除,22例予以活检钳钳除,9例予以高频电圈套器烧灼。术后有8例出血,无穿孔。

  • 标签: 微小息肉 高频电切 热活检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对象为2010年2月-2011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7例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高频超声对所有患者进行诊断,并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结果超声图像及血流特征癌结节呈现圆形,不均匀,表现为低回声,边缘有西毛刺,不规则,结节内出现细小的强光点,呈现簇形排列;癌结节内可出现高阻力的血流;超声诊断与病理诊断结果相比,其诊断符合率为74.6%(50/67)。结论高频超声在甲状腺微小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较好,对于鉴别甲状腺微小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甲状腺微小癌 高频超声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全数字化乳腺X线立体定位系统联合麦默通微创旋切活检乳腺微小钙化灶的护理方法。方法将80例乳腺内微小钙化灶定位与活检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评定两组患者满意率和感染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率为85.0%,无感染,对照组满意率仅为62.5%,感染率为15.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乳腺内微小钙化灶定位与活检患者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患者满意率较高,感染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内微小钙化灶 定位与活检 护理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我院近5年来收治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89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肿瘤直径≤5mm19例(21.35%),肿瘤直径>5mm70例(78.65%)。Ⅵ区(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病例中,肿瘤直径≤5mm,2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18.18%;肿瘤直径>5mm,16例有淋巴结转移,转移率为32%。结论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Ⅵ区淋巴结转移的比率较高,术中建议行颈Ⅵ区淋巴结切除。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 淋巴结转移 甲状腺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报告一例甲状舌管癌合并甲状腺微小癌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甲状舌管癌合并甲状腺微小癌患者病历资料,结合复习相关文献,探讨甲状舌管癌的起源、诊断及治疗。结果甲状舌管癌术前诊断困难,CT检查和细针穿刺有助于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结论甲状舌管癌病多为乳头状癌,预后较好,但应定期复查。

  • 标签: 甲状舌管癌 甲状腺微小癌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临床诊断为早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门淋巴结(LN)内癌细胞微小转移发生发展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共收集33例临床分期为Ⅰ期和未经过任何术前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182枚淋巴结,每枚LN切取4个不同层面8um厚切片,用抗上皮细胞抗原的Ber-Ep4特异性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同时行常规病理染色进行对照。在常规病理石蜡切片为阴性的LN中显微镜下发现一个或多个Ber-Ep4染色阳性的细胞则判定为微小转移阳性淋巴结。统计比较方法为卡方检验(x2),结果发现9例患者(27.3%)的21枚(11.5%)发现肺门淋巴结微小癌细胞转移灶。其中5例(15.2%)常规病理石蜡切片阴性的肺门淋巴结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发现有微小转移灶,另有4例患者(12.1%)常规病理多层面切片染色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均发现有微小转移灶。7例Ib期(N0)和2例Ia期(N0)患者上升为IIa或期IIb(N1)。33例临床诊断为早期肺癌患者cTNM、pTNM分期IIb期阳性率大于IIa期分别为15.2%、12.1%。结论病期愈晚,肺门LN微小转移愈多见,早期非小细胞肺癌Ber-Ep4免疫组化染色可发现肺门LN微小转移,且较常规病理多层切片更易于发现LN中微小转移灶。

  • 标签: 肺癌 肺门淋巴结 微小转移 免疫组化染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二种不同的手术操作方法,在小儿双侧腹股沟斜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至2012年3月以来的传统手术组A组42例,耻骨结节上微小切口组B组44例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二组,进行临床比较。结果二组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手术出血量,术后疤痕、平均住院时间等,进行对比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耻骨结节上单一微小切口经外环途径治疗小儿双侧腹股疝的手术方法,操作简单,损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疤痕小亦隐蔽,住院时间短,临床效果满意,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 标签: 耻骨结节 双侧疝 小儿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血清中HV-RNA的RT-PCR检测的可行性,以及扩增的部分HV靶基因的测序分析。方法设计并合成了两套分别互补于HVM基因片段和S基因片段的引物,建立检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临床血清标本中HV基因的RT-PCR方法,并对扩增的部分HV靶基因进行测序分析和比较。结果206份HFRS患者血清经RT-PCR扩增后,得到特异性的M和S靶基因片段,对急性期HFRS患者血清经RT-PCR检测,结果显示,S基因片段引物对HV靶基因检出率为60.93%,M基因片段引物检出率为40.63%,S基因片段引物的扩增效果显著优于M基因片段,两者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x2=3.67,P<0.05)。结论S基因片段引物的扩增效果优于M基因片段引物。

  • 标签: 汉坦病毒 肾综合征出血热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微小单孔腹腔镜下细针带线高位结扎治疗小儿疝的疗效。方法患者全身麻醉后,在脐下穿刺建立气腹,置入5mm微型腹腔镜,探查患侧疝环位置和大小,并观察对侧有无隐性疝,于患侧内环口体表投影处切开2mm切口,尖端带线穿刺针由此在腹膜外绕内环口行半荷包潜行穿刺,并在腹腔内留一线圈后退针;同一方法做另一个半荷包潜行穿刺,用第二根线将第一根线的线圈拉出体外,使之在内环口形成一个完整的荷包,缩紧,皮下打结。若有对侧疝则按相同方法处理。结果本组16例病例均顺利完成,2例嵌顿疝在麻醉后镜下探查1例为肠管,另1例为网膜,在手法复位协助下均顺利还纳,镜下观察5min血运良好。第1~3例手术时间单侧疝32~68min,平均52min;双侧疝80min。第4~8例手术时间单侧疝25~45min,平均34min;双侧疝40min。第9~16例手术时间单侧疝15~30min,平均20min;双侧疝35min。麻醉清醒后可进食,患儿能耐受疼痛。术后平均48h可出院,术后无切口感染、血肿形成,无阴囊水肿。随访3~18个月,无复发,无其他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微小单孔腹腔镜高位结扎治疗小儿疝不破坏腹股沟管的解剖结构,安全、简单、创伤轻微。

  • 标签: 单孔 微型腹腔镜 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