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弹性髓内钉(elasticstableintramedullarynail,ESIN)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的效果及并发症方法从2008年12月~2012年2月应用Métaizeau方法(ESIN)共治疗11例儿童桡骨颈骨折。男7例,女4例,年龄5~13岁,平均9岁6月。其中Judet分度Ⅱ度5例、Ⅲ度3例、Ⅳa度2例,Ⅳb度1例。结果11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8,5个月(6~15个月)。术后功能评价9例优良,1例为中,1例为差,优良率为81,8%。3例桡骨头骺变形膨,1例出现关节周围异常钙化,1例发生迟延愈合。结论ESIN治疗儿童桡骨颈骨折是操作简单且微创的方法,主要适用JudetⅢ°骨折,总体效果优良,并发症少。

  • 标签: ESIN 儿童 桡骨颈骨折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应用UE对60例患者共72个乳腺肿块进行检查,均获手术病理证实。UE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E在乳腺肿块诊断中敏感性为敏感性为82.4%(14/17),特异性为92.7%(51/55),准确性为90.3%(65/72)。结论UE在乳腺肿块良恶性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肿块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弹性腹带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孕妇共1050例。不用腹带采用术后常规方法者500例为对照组,研究组550例,离开麻醉床后即予弹性腹带包束直至伤口7天后拆线。结果研究组普通丝线缝合针数,ALLis钳钳夹时间,术后伤口甲级愈合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无一例切口脂肪液化、术后第1天切口部分裂开、拆线后切口部分裂开等并发症。两组术后肠功能恢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伤口感染,肠胀气。结论对于下腹横切口剖宫产术后,在离开麻醉床后即予弹性腹带包束直至伤口7天后拆线,能显著节省手术时间,减少瘢痕形成及降低切口脂肪液化、裂开等并发症,对术后肠功能恢复无不良影响。

  • 标签: 剖宫产 弹性腹带 伤口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鉴别乳腺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3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112例经过病理、医学影像的检查手段确诊了肿块类型的符合要求的乳腺疾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分为AB两组。并分别对其应用术前超声弹性成像检查结果与常规超声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并做出相关评价。为临床诊断寻找一种准确率高的检查方法。结果RET评分与病理结果良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38例,符合率为95%,恶性诊断的符合人数为13例,符合率为81.25%。在乳腺疾病诊断中超声弹性成像正确率高于常规超声诊断,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不但能够准确诊断乳腺肿块而且能够对肿块的良恶性进行有效区分,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超声弹性成像 诊断鉴别 乳腺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时组织弹性成像技术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D、CDFI、CW/PW及RTE技术联合应用于42例女性患者的乳腺疾病检查,所得结果与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D、CDFI、CW/PW及RTE技术联合应用可大大提高乳腺疾病诊断的准确率。结论TRE技术尤其适用于乳腺微小病变的良恶性诊断。

  • 标签: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乳腺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应用高频二维超声对80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检查,观察肿块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纵横比、内部回声、后方回声、有无微小钙化及腋下肿大淋巴结等;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组织硬度、受压后位移的变化大小观察乳腺肿块的特征。结果80例乳腺癌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超声诊断提示恶性肿瘤72例,诊断符合率90%。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结合组织弹性成像对乳腺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肿瘤 多普勒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患者的意义,探讨检查过程中进行心理干预的价值以及检查所致感染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尿流动力学检查的400例前列腺增生症患者。结果390例患者顺利完成尿流动力学检查,9例发生下尿路感染。结论尿流动力学检查对于BPH患者病情诊断具有极高的价值,积极的心理干预对于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作用,严格操作规范对于避免感染、减少患者痛苦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尿流动力学 心理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磁性药物的特点,介绍磁性药物靶向系统的组成和载体分类,以及近几年靶向动力学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阅读文献,归纳分析文献内容,利用运动方程建立外磁场作用下磁流体在血管里流动的动力学模型。结论磁性药物靶向治疗在生物医学、生物工程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磁性药物 磁性纳米颗粒 靶向给药 靶向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本院手术室护理性质及工作的特殊性对排班方法进行改革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方法根据手术量及手术区域不同的情况,在固定排班的基础上,实行按需工作制,部分护士排班和医生捆绑,充分体现弹性原则,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结果在手术量增加护理人员不变的情况兼顾了院总部和西区手术室安全顺利完成各类手术,保证了手术室工作的高效运转,满足手术患者和医生护士的需要。结论科学合理排班,能最大限度的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提高满意度。

  • 标签: 捆绑式弹性排班模式 基层手术室 应用
  • 简介:摘要髋臼骨折是长期以来困扰骨科医生的难题,其治疗方法多样,但切开复位内固定已经成为治疗移位的髋臼骨折的金标准,在未来治疗方法的探索中微创将成为主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就髋臼骨折的生物力学特点及外科治疗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髋臼骨折 生物力学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弹性蛋白酶水平与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早发型子痫前期(妊娠<34周)、8例晚发型子痫前期(妊娠>34周)、8例妊娠期相同且血压正常的孕妇的血清样本,使用ELTSA法测量血清弹性蛋白酶的浓度。结果子痫前期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血清弹性蛋白酶的浓度显著升高(P<0.05),这些升高对早发型子痫前期仍然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晚发型子痫前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弹性蛋白酶水平在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均有升高,但中性粒细胞活化在早发型子痫前期更突出。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弹性蛋白酶 子痫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与实时组织弹性成像(RTE)对乳腺肿瘤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应用CDFI和RTE对162例患者共212个乳腺病灶进行检查,所有病例均做病理检查。两者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病理显示良性121例(161个结节),恶性41例(51个结节);RTE诊断恶性病变敏感性为84.1%,特异性为95.1%,准确性为92.8%;CDFI联合脉冲多普勒频谱分析诊断乳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59.7%,特异性为85.1%,准确性为79.2%。结论RTE鉴别乳腺肿瘤良恶性较CDFI准确性高。

  • 标签: 乳腺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实时组织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尿动力学特征表现及尿控效果。方法12例肌层侵润性膀胱癌患者行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术后,术后随访3~36个月,测定单次排尿量、尿流率、残余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顺应性、稳定性、容量及排尿期回肠膀胱内压,回顾性分析尿流动力学检查及B超结果。结果本组12例,年龄53~65岁,平均58岁。白天控尿良好11例,夜间控尿良好10例,总控尿能力良好10例。单次排尿量250~450mL。残余尿量0~50mL,平均30mL。最大尿流率17~22mL/s,平均19.4mL/s。尿动力学检查提示新膀胱尿流曲线为间断或低平尿流曲线。储尿期回肠膀胱感觉减退,稳定性较好。新膀胱容量270~410mL,平均374.6mL。储尿期膀胱内压9~18cmH2O(1cmH2O=0.098kPa),平均15.4cmH2O。顺应性31~39mL/cmH2O,平均35.4mL/cmH2O。排尿期最大膀胱内压33~46cmH2O,平均39.7cmH2O。排尿期均为腹压协助排尿。结论原位U型回肠新膀胱储尿囊压力低、控制排尿满意,是一种理想的尿流分流手术。

  • 标签: 原位回肠新膀胱 尿动力学 尿流改道术 膀胱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瞬时弹性波扫描仪检查(Fibroscan)在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中的应用。方法分别用Fibroscan对无症状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乙肝肝硬化患者各40例进行肝脏硬度值(liverstiffnessvalues,LSM)测定,然后分析各组患者间LSM有否差异。结果116例患者成功获得LSM值,肝硬化患者LSM值明显高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与无症状HBV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LSM值也明显高于无症状HBV携带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Fibroscan检查有助于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诊断,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瞬时弹性波扫描仪检查(Fibroscan)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动力血检查在诊断排尿困难和尿失禁的病因及临床意义。方法对本组190例排尿困难、尿失禁患者进行全面尿动力学检查,根据结果作出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结果180例排尿困难者,其中男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占170例,皆有出口梗阻(BOO)其中小前列腺患者占30例几乎全表现为膀胱颈硬化症,(大多表现为平均尿流率低于12ml/s,Sch?fer图示在Ⅲ区以上,提示有梗阻,大多数有不同程度残余尿和逼尿肌不稳定(DI),有10例为严重低顺应性膀胱,20例为完全性尿潴留表现为逼尿肌无力、高顺应性膀胱和大量残余尿);女性膀胱颈硬化症10例,均为出口梗阻和残余尿存在。10例尿失禁患者,男性前列腺患者7例,其中1例为完全性尿失禁,6例为充盈性尿失禁,表现为高顺应性膀胱和残余尿存在;女性3例均为压力性尿失禁,表现为逼尿肌不稳定和低顺应膀胱。结论尿动力学检查应作为排尿困难,尤其是准备前列腺手术和女性膀胱颈硬化症手术治疗的患者常规检查项目,这对明确诊断,指导手术及药物治疗有重要意义,同时对防范医疗纠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尿动力学 排尿困难 尿失禁 前列腺增生症 膀胱颈硬化症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下肢缺血预处理(RIPC)和心内缺血预处理(ICPC)对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灌注压、血流储备分数的急性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冠脉造影证实的(1-2支冠脉主干血管狭窄70-85%)稳定型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RIPC组和ICPC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缺血预处理前后冠脉楔压和血流储备分数(FFR)的差异。结果缺血预处理后两组冠脉楔压和FFR均显著升高,且(P<0.05)。结论下肢远距离缺血预处理与心内缺血预处理均可提高严重病变冠状动脉的冠脉楔压和血流储备分数,改善侧支血流,但下肢远距缺血预处理方法简便、无创、安全,更易于实施。

  • 标签: 冠心病 下肢缺血预处理 心内缺血预处理 冠脉楔压 血流储备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