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新生儿科护士素质培训,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执行力。方法分析新生儿科护士素质和能力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进行不断改进。结果通过有针对性的不断地培训,使新生儿科护士综合素质有所提高。结论具备良好的自身素质修养,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操作能力,是提高新生儿科护理安全管理执行力的重要条件。

  • 标签: 新生儿 护士素质 安全管理 执行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安全防范意识与措施的重要性。方法以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接受体外循环的心脏手术患者517例为研究对象,在患者手术过程中全面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安全防范意识与措施,分析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体体外循环手术均顺利完成,患者恢复情况良好。3例患者因手术需要接受二次转流,且体外循环顺利,患者均安全停机。体外循环手术时发生7起意外事故,3例为转机中电源脱落,事故几率为1.35%。经过紧急处理后,7例意外事件均未出现不良后果。结论体外循环实施者加强体外循环管理安全防范意识和做好体外循环术前准备、术中规范操作及术后学习,可以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提高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避免和杜绝体外循环事故引起的不良后果。

  • 标签: 体外循环 安全防范意识 安全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科护理管理的工作方法,有效促进病患者病情的康复。方法根据外科护理的工作特点,总结加强外科护理管理的工作方法,包括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加强业务技术管理、严格质量控制、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重视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加强临床教学管理等。结果通过加强外科护理管理,有效提高护理质量。结论外科护理工作既繁忙又具特色,做好护理管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关键。

  • 标签: 外科 护理管理 体会
  • 简介:摘要加强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因此,在护理风险管理中需要制定有效的护理风险管理计划,规范关键环节的护理过程管理,进而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人员充分掌握护理风险防范技能,预防和护理风险相关的安全事故的发生。

  • 标签: 护理风险管理 护理质量 思路方法
  • 简介:摘要医疗器械是医学治疗的过程中作为诊断、辅助治疗和促进患者病情恢复的医学工具,其对于患者的病情的治疗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医疗器械的管理一直是医院等医疗组织管理的重点,本文就对如何提升医疗器械的管理和降低医疗风险等进行简单的探讨。

  • 标签: 医疗器械 管理 医疗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不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为1例,占3.33%,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例,占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强化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加强产科急救管理对产后出血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4年(观察组)以来通过建立产科急救网络、规范呼救与转诊程序、加强产科服务质量的提高等一系列产科急救管理工作对比2001-2007年(对照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严重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做好产后出血的急救组织管理工作,可使孕产妇得到及时有效救治,使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病死率得到有效控制,保障孕产妇生命安全

  • 标签: 产后出血 产科急救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病房管理,预防医院感染。方法严格制度,加强培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做到预防为先。结果控制剖宫产率,鼓励自然分娩;加强病区环境管理,严格无菌操作技术;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机体免疫能力,是控制产后医院感染的主要措施。

  • 标签: 病房管理 预防 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重症监护病房(ICU)是集中救治危重患者的特殊场所,ICU医院感染是导致患者治疗、抢救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我院结合实际情况,就医院感染管理做一分析。

  • 标签: 医院感染 护士 无菌操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专项措施并总结管理成功经验。方法将我院在实施安全管理前后的高危药品差错事件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在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前,全院分别出现高危药品误服、高危药品处方错误、高危药品遗失事件4例、4例和2例,占全院药品差错总数的22.2%,而在在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前,全院出现高位药品误服、高危药品处方错误、高危药品遗失事件分别0例、1例和0例,高危药品差错率仅为3.2%,明显低于管理前(P<0.05)。结论我院实施安全专项管理可有效减少高危药品差错事件、提升高危药品管理的有效性,值得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 标签: 高危药品 安全性 专项管理 探讨
  • 简介:摘要作为医院重要组成部分的医院药房,对其管理质量好坏与否直接影响到医院临床用药的安全,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及医院的发展,所以加强医院药房的管理非常重要。本文就医院药房管理进行研究,并提出加强药房管理的措施,为提高临床用药安全,促进医院稳定发展提供切实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医院 药房管理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加强药事管理工作,使得门诊药房药患纠纷得到有效减少。方法通过提高药剂师的能力、有效控制药品质量、增进与患者的沟通等方法,对我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在药事管理办法实施前后的医患纠纷变化情况。结果加强门诊药房药事管理后的一年中,相关药患纠纷数量明显下降(P<0.05),门诊和住院患者对医院满意度显著提高(P<0.05)。结论对门诊药房药事进行有效管理,能够降低用药不科学、药剂师的失误、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等现象出现,而且也可以有效降低患者退药情况的发生,由此使病人的满意度得到有效提高,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这样病人就可以放心的让医生开药和用药了。

  • 标签: 药事管理 门诊药房 药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输血风险因素,总结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对25名输血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对输血科进行现场调查,调取8231例申请输血患者输血前感染指标检测报告、输血不良反应报告。结果HbsAg阳性487例(5.92%),抗-HCV阳性97例(1.18%),梅毒抗体阳性49例(0.60%);护士认为风险评分前三位因素为与患者及其家属配合不默契、护理任务重、复杂成分输血。结论输血风险事件可能发生于输血过程中任意一个环节;输血风险事件影响因素较多;加强临床输血前、输血中、输血后监控与管理非常必要。

  • 标签: 临床输血 输血护理 监控 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供应室科学管理体系,预防院内感染。方法按照《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室)管理的3项强制性标准》(2009版)及《消毒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的管理。结果目前我院已经建立科学的供应室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预防供应室原因的院内感染。结论对供应室进行科学的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供应室 科学管理 预防院内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手术室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确保手术安全。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管理,不对患者实施手术室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手术室管理,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的人数为1例,占3.33%明显低于对照组8例,占2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手术室感染管理,能有效保证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手术室的环境,确保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强化管理 手术室 医院感染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要实现“中国梦”,需要依靠青年,也能成就青年。要实现疗养院可持续发展,需要依靠广大“80后”(35岁及以下)青年员工这支队伍。但是疗养院与医院定位的差异、个人能力与待遇的不匹配、婚姻与家庭的问题导致比医院青年员工面对更多的困难。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就如何为疗养院“80后”青年员工创造有利的成长环境,进行了实践探索。

  • 标签: 疗养院 人才培养 &ldquo 80后&rdquo 青年
  • 简介:摘要妇产科与其他科室相比极其不同,其是相对较为特殊的科室,妇产科所护理的对象和相关护理工作都非常重要。妇产科护理应以安全为重点内容,要严格执行相关规章管理制度、提高患者的法律意识和防护意识、树立健康的护理人员形象等。建立健全妇产科护理措施,制定完善的妇产科护理标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足的问题,提高对孕妇的有效护理,保证孕妇的安全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确保献血者的安全以及血液产品的质量,分析连续采血的安全隐患,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对策。

  • 标签: 血站 连续采血 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随着人们法制观念和维权意识的增强,护理安全是目前的首要任务,回顾2013-2014年儿科门诊输液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并进行效果评价,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

  • 标签: 儿科 门诊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