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病损及炎性。其特点是高尿酸血症,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周围、皮下或软骨下形成硬结,称为痛风石或痛风结节。痛风结节经皮破溃排出白色石灰粉末状尿酸盐结晶,合并感染,经久不愈。2016年我科收治了1例左手背痛风石溃疡破溃化脓伴感染,深度达到肌层、肌腱,未见明显的骨质外露,经伤口换药后1个月愈合。现报告如下。目的探讨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感染化脓患者的护理。方法通过对1例痛风石破溃伴有严重感染化脓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医护配合,循证运用,入院后请外科会诊及查阅相关文献后,采用5%碳酸氢钠液侵泡创面后用刮匙清理,尽可能将结节内的尿酸盐结晶清除干净,以便加快伤口的愈合,然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冲洗创面1,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针对有化脓性的伤口,用双氧水进行冲洗伤口,再用我们的0.9%氯化钠冲洗伤口,TDP灯照射,碘伏消毒伤口周围皮肤每日换药一次,根据创面情况酌情增加换药次数,直到创面结痂。用抗菌银离子凝胶涂擦,纱布覆盖于患处后予绷带固定,每24h更换1次绷带固定时应注意保持患肢功能位,每8h观察患者被包扎肢体皮肤的颜色、温度等,并询问听取患者的主诉,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住院期间得到有效的护理,情绪稳定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关节疼痛缓解;痛风石破溃创面干燥结痂,化脓性伤口愈合,三餐规律,基本能执行低嘌呤的饮食原则,养成了每日饮水习惯,基本掌握自我护理。结论痛风性关节炎及痛风石破溃化脓性的伤口采用双氧水冲洗,5%的碳酸氢钠浸泡冲洗,在使用0.9%氯化钠冲洗,再使用TDP灯的照射,使用我们的抗菌银离子凝胶能够缩短病程;一旦发现痛风石破溃,应检查尿酸水平,并及时从全身和局部两方面进行全面的治疗,其中局部的创面处理至关重要。痛风患者采用个体化一对一的教育方式,并加强出院后的随访教育,期望最终帮助患者做好自我管理,达到真正行为改变,延缓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